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9695阅读:5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工业污染防治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过去相比,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战略目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逐步从末端治理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浓度控制向总量和浓度控制相结合转变,从点源治理向流域和区域综合治理转变,从简单的企业治理向调整产业结构、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转变。与1995年相比,2004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废水、工业化学需氧量、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排放量分别下降了58%、72%、42%、55%和39%。与1990年相比,2004年全国每万元人民币GDP能耗下降45%,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7亿吨标准煤;火电供电煤耗、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分别降低11.2%、29.6%和21.9%。

现在一些工业垃圾都是采用简单除暴方式处理,这种方式处理不但造成资源浪费和占用有限空间,并且造成难以估计的环境污染,危害人类生存地球。

工业垃圾焚烧炉,是焚烧工业垃圾的设备。工业垃圾焚烧炉由垃圾前处理系统,焚烧系统,烟雾生化除尘系统及煤气发生炉(辅助点火焚烧)四大系统组成。 工业垃圾焚烧炉集自动送料、分筛、烘干、焚烧、清灰、除尘、自动化控制于一体。 工业垃圾焚烧炉采用高温燃烧,二次加氧,自动卸渣的高新技术措施,达到排污的监控要求。

现在是工厂使用的焚烧炉制造成本过于昂贵,并且设计不合理存在巨大的危险性,占用巨大空间,燃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直接排入空气造成能源丧失和温室效应,燃烧过后处理废杂浪费人力与物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了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改变现在的工业垃圾处理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燃烧过程产生环境污染,燃烧过后处理废杂浪费人力与物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包括运渣装置、第一电动机、旋转叶片、炉体、电子打火器、尾气净化装置、发电装置、燃烧室、储料仓、抖料机构、第二电动机、中心控制器、输料机构和回收漏斗,所述炉体内侧设置燃烧室,所述炉体内侧竖壁设置两只电子打火器,位于炉体内侧上端设置发电装置,所述炉体上端圆柱处设置尾气净化装置,所述炉体下端设置第一电动机、旋转叶叶片和回收漏斗,所述炉体下端设置运渣装置,所述炉体侧壁中端处设置输料机构,所述输料机构后端通过到导线与中心控制器连接,所述输料机构上端设置抖料机构,所述抖料机构上端设置储料仓,后端与第二电动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动机上端设置旋转叶片,位于第一电动机下端设置回收漏斗。

优选的,所述中心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运渣装置、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料机构前端穿过炉体外壁,输料机构设置在旋转叶片上,且输料机构上设置若干穿孔。

优选的,所述运渣装置穿过炉体下端,运渣装置前端设置在回收漏斗下端口处。

优选的,所述炉体设置保温隔热材料且采用特殊保温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一电动机上端设置旋转叶片,位于第一电动机下端设置回收漏斗,鼓入空气使垃圾尽可能充分燃烧,所述中心控制器通过导线与运渣装置、第一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连接,统一控制节约占用空间,所述输料机构前端穿过炉体外壁,输料机构设置在旋转叶片上,且输料机构上设置若干穿孔,能将垃圾在输料机构吹起进行燃烧,所述运渣装置穿过炉体下端,运渣装置前端设置在回收漏斗下端口处,便利于废杂运输节约人力与物理,所述炉体设置保温隔热材料且采用特殊保温材料,有效的防止热量流失,推动发电装置发电,在结构上继承了原始的设备创新有点,在其基础上,采用垃圾焚烧发电,设计合理,节约能源,降低污染程度,也提高了机械使用的范围,是一个创新有效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运渣装置、2-第一电动机、3-旋转叶片、4-炉体、5-电子打火器、6-尾气净化装置、7-发电装置、8-燃烧室、9-储料仓、10-抖料机构、11-第二电动机、12-中心控制器、13-输料机构、14-回收漏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工业垃圾焚烧炉,包括运渣装置1、第一电动机2、旋转叶片3、炉体4、电子打火器5、尾气净化装置6、发电装置7、燃烧室8、储料仓9、抖料机构10、第二电动机11、中心控制器12、输料机构13和回收漏斗14,炉体4内侧设置燃烧室8,炉体4内侧竖壁设置两只电子打火器5,位于炉体4内侧上端设置发电装置7,炉体4上端圆柱处设置尾气净化装置6,炉体1下端设置第一电动机2、旋转叶叶片3和回收漏斗14,炉体4下端设置运渣装置1,炉体4侧壁中端处设置输料机构13,输料机构13后端通过到导线与中心控制器12连接,输料机构13上端设置抖料机构10,抖料机构10上端设置储料仓9,后端与第二电动机11连接。

第一电动机2上端设置旋转叶片3,位于第一电动机2下端设置回收漏斗14,中心控制器12通过导线与运渣装置1、第一电动机2、第二电动机11连接,输料机构13前端穿过炉体4外壁,输料机构13设置在旋转叶片3上,且输料机构13上设置若干穿孔,运渣装置1穿过炉体4下端,运渣装置1前端设置在回收漏斗14下端口处,炉体4设置保温隔热材料且采用特殊保温材料。

工作原理:使用前调试机器运行是否完整,在储料仓9添加工业垃圾,在中心控制器12设置相关数据,启动运渣装置1、第一电动机2、第二电动机11、输料机构13,垃圾会随第二电动机11带动抖料机构10下落,下落到输料机构13上,运输到炉体4内,第一电动机2带动旋转叶片3运转,将垃圾鼓入燃烧室8,电子打火器5会将点燃,热量推动发电装置7运转,所产生的尾气通过炉体4上端设置的尾气净化装置6净化处理,所产生的固体杂质下落至回收漏斗14上,设置在回收漏斗14下端运渣装置1将固体杂质运输出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