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79693发布日期:2018-06-26 11:2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具体涉及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油气井或天然气井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对钻井完井或进行压裂作业后的气井开展放喷测试,确定气井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方式。放喷过程会从气井释放大量可燃气体,需通过火炬进行燃烧处理,防止可燃气体释放形成可燃气云或污染大气。

由于放喷气量变化较大,采用单一燃烧器无法对各种工况提供好的燃烧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气井放喷测试过程中燃烧稳定性好和燃烧效率高的燃烧器。

本发明中涉及的一种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总管、连通管、燃烧器分支和导流管。燃烧器分支通过连通管与燃烧器总管相通。燃烧器分支上部表面沿其中心线方向设有阵列放喷孔。燃烧器分支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放导流管的支撑装置。导流管与阵列放喷孔位置对应设置,导流管与阵列放喷孔之间设有出气间隙。

泄放气体进入燃烧器分支后通过阵列设置的放喷孔,可将泄放气体均匀的布置在整个燃烧器分支上,强化了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保证燃烧更充分。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的气体沿导流管两侧壁向上平稳喷出,可在大流量泄放气体情况下保证燃烧稳定性。

优选的,燃烧器分支呈直线式排列,导流管与燃烧器分支的排列方式一致。

采用多个燃烧器分支直线式排列的结构,可以增加燃烧器的截面积,通过各燃烧器分支上设置的阵列放喷孔将泄放气体均匀布置在整个燃烧器截面上,从而强化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优选的,连通管设置在燃烧器分支的中部。

连通管设置在燃烧器分支中部,可以保证泄放气体进入燃烧器分支时气流能均匀通过阵列放喷孔喷出。

优选的,导流管为圆棒或圆管。

导流管采用圆棒或圆管结构可以保证从阵列放喷孔喷出的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利用康达效应沿导流管两侧臂圆弧面向上平稳喷出,更好的保证燃烧稳定性。

优选的,燃烧器分支两端分别设有凸台。

优选的,凸台与支撑装置之间分别设有垫块。

可以通过调节垫块的高度来调节导流杆与燃烧器分支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确保在不同泄放气量条件下始终能保证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优选的,支撑装置包括托杆和用于支撑托杆的托杆支腿。托杆平行设置在燃烧器分支的两端上方,导流管安放在托杆上。

优选的,托杆支腿为竖直安放的圆棒或圆管。

优选的,垫块为套在托杆支腿上的圆管。

优选的,垫块沿托杆支腿上下活动调节支撑高度。

通过沿拖杆支腿上下活动调节支撑高度使得调节导流杆与燃烧器分支之间的距离更方面和快捷,进一步确保燃烧稳定性。

本发明提供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可使泄放气体进入燃烧器分支后通过阵列设置的放喷孔均匀的布置在整个燃烧器分支上,强化了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保证燃烧更充分。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的气体沿导流管两侧壁向上平稳喷出,可在大流量泄放气体情况下保证燃烧稳定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中各标号表示:1、燃烧器分支;2、支撑装置;21、托杆支腿;22、托杆;3、导流管;4、垫块;5、阵列放喷孔;6、燃烧器总管;7、连通管;8、凸台;9、出气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总管6、连通管7、燃烧器分支1和导流管3。燃烧器分支1通过连通管7与燃烧器总管6相通。燃烧器分支1上部表面沿其中心线方向设有阵列放喷孔5。燃烧器分支1两端分别设有用于安放导流管的支撑装置2。导流管3与阵列放喷孔5位置对应设置,导流管4与阵列放喷孔5之间设有出气间隙9。

泄放气体经燃烧器总管6和连通管7进入燃烧器分支1后通过阵列放喷孔5喷出后均匀的布置在整个燃烧器分支1上,这种结构强化了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保证燃烧更充分。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的气体沿导流管3两侧壁向上平稳喷出,可在大流量泄放气体情况下保证燃烧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分支1呈直线式排列,导流管3与燃烧器分支1的排列方式一致。

采用多个燃烧器分支1直线式排列的结构,可以增加燃烧器的截面积,通过各燃烧器分支1上设置的阵列放喷孔5将泄放气体均匀布置在整个燃烧器截面上,从而进一步强化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优选的,连通管7设置在燃烧器分支1的中部。

连通管7设置在燃烧器分支1中部,可以保证泄放气体进入燃烧器分支1时气流能均匀通过阵列放喷孔5喷出。

优选的,导流管3为圆棒或圆管。

导流管3采用圆棒或圆管结构可以保证从阵列放喷孔5喷出的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利用康达效应沿导流管3两侧臂圆弧面向上平稳喷出,更好的保证燃烧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燃烧器分支1两端分别设有凸台8,用于安放支撑装置2。

优选的,凸台8与支撑装置2之间分别设有垫块4。

可以通过调节垫块4的高度来调节导流杆3与燃烧器分支1之间的距离,从而进一步确保在不同泄放气量条件下始终能保证燃烧稳定性和燃烧效率。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2包括托杆21和用于支撑托杆21的托杆支腿22。托杆21平行设置在燃烧器分支1的两端上方,导流管3安放在托杆21上。

优选的,托杆支腿22为竖直安放的圆棒或圆管。

优选的,垫块4为套在托杆支腿22上的圆管。

优选的,垫块4沿托杆支腿22上下活动调节支撑高度。

通过沿拖杆支腿22上下活动调节支撑高度使得调节导流杆3与燃烧器分支1之间的距离更方面快捷,进一步确保燃烧稳定性。

本发明的气井放喷测试用燃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1、图2、图3所示,泄放气体进入燃烧器总管6后经连通管7进入燃烧器分支1,通过燃烧器分支1上的阵列放喷孔5喷出后均匀的布置在整个燃烧器分支1上,从而强化了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保证燃烧更充分。与空气充分混合后的泄放气体沿导流管3两侧壁向上平稳喷出后充分燃烧,可在大流量泄放气体情况下保证燃烧稳定性。

由于采用了多个燃烧器分支1的直线式排列的结构,可以增加燃烧器的截面积,泄放气体通过各个燃烧器分支1上设置的阵列放喷孔5喷出后均匀布置在整个燃烧器截面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强化泄放气体与空气的混合,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导流管3采用了圆棒或圆管结构可以保证从阵列放喷孔5喷出的气体与空气充分混合后利用康达效应沿导流管3两侧臂圆弧面向上平稳喷出,更好的保证燃烧稳定性。

由于连通管7设置在燃烧器分支1中部,可以进一步保证泄放气体经连通管7进入燃烧器分支1时气流能均匀通过阵列放喷孔5喷出,进一步确保火焰的稳定性。

如图1、图2所示,可以通过调节凸台8与支撑装置2之间垫块4的高度来调节导流杆3与燃烧器分支1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在不同泄放气量条件下始终能保证高燃烧稳定性和高燃烧效率。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