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45975阅读:1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热水器或燃气壁挂炉用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一种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燃烧孔板和燃烧器腔体。燃烧器腔体温升,造成壳体内温度高,余热不能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它可以在有效利用燃烧腔及燃烧腔传递到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的热能,对进入换热器的水进行预热,节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燃烧孔板和燃烧器腔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器腔体包括上开口的燃烧腔、位于燃烧腔下部的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和设置在燃气全预混腔的底板上的进气孔;

还包括换热水管,换热水管折弯成开口环形,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

开口环与燃烧腔和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的相交处固定连接在一起;

燃烧孔板设置在燃烧腔的底板上。

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器腔体由压铸铝一次成型制成,换热水管预埋在燃烧器腔体上。

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换热水管由铜材料制成。

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器腔体呈方形,

所述燃烧腔的上开口设置在截面呈直角形的环形座,环形座的水平板上有连接孔。

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腔的面积大于所述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的面积,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的上开口端与燃烧腔的底板连接;

所述换热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位于所述燃烧器腔体长度方向的右端或左端,换热水管与燃烧器腔体的左端或右端、前部和后部配合,

换热水管位于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的面积和燃烧腔的底板构成空间内。

所述的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燃烧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观火窗口,点火针和反馈针窗口。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由于采用这样的结构,一是可以降燃烧器腔体的温度,避免燃烧器大功率燃气时,产生回火,消除了安全隐患,二是充分利用其热能对进入换热器的水进行预混合,节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冷式全预混燃烧器,包括燃烧孔板1和燃烧器腔体2,

所述燃烧器腔体2包括上开口的燃烧腔21、位于燃烧腔下部的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22和设置在燃气全预混腔的底板上的进气孔23;

还包括换热水管3,换热水管3折弯成开口环形,一端为进水端31、另一端为出水端32,

开口环与燃烧腔21和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22的相交处固定连接在一起;

燃烧孔板1设置在燃烧腔21的底板上。

所述燃烧器腔体2由压铸铝一次成型制成,换热水管3预埋在燃烧器腔体上。

所述换热水管3由铜材料制成。

所述燃烧器腔体2呈方形,

所述燃烧腔21的上开口设置在截面呈直角形的环形座4,环形座4的水平板上有连接孔41。

所述燃烧腔21的面积大于所述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22的面积,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22的上开口端与燃烧腔21的底板连接;

所述换热水管3的进水端31和出水端32位于所述燃烧器腔体2长度方向的右端,换热水管3与燃烧器腔体2的左端、前部和后部配合,

换热水管3位于空气和燃气全预混腔22的侧板和燃烧腔21的底板构成空间内。

所述燃烧腔21的腔壁上设置有观火窗口5,点火针和反馈针窗口6。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