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03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就是现有垃圾无公害处理最常用处理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最底层的垃圾燃烧为整个炉体供热,由于燃烧的气流是向上的,使得燃烧时垃圾从上往下依次形成干燥去水层、热解气化层、还原炭化层和燃烧层,层层紧密相连,并一步一步递近直至所有垃圾最终全部成为燃烧层的燃料为止。

然后,目前已有的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其炉内的热量全部依靠燃烧层的垃圾进行供热,一旦燃烧层上方的垃圾吸热量过大,造成燃烧层内垃圾燃烧产生的热量无法供应其需求时,不知会造成炉内垃圾无法进行正常干燥、热解,甚至会造成燃烧层熄灭,无法持续燃烧的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处理的炉体,其中:

炉体的内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其宽度方向小于其长度方向;

炉体的内腔内且位于靠近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室和引流室,所述加热室具有与外界连通用于引入高温介质的进口;

炉体的内腔内设有能量平衡器,所述能量平衡器包括第一管和第二管;

所述第一管、第二管均沿炉体内腔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第一管的两端分别与加热室和引流室连通;

所述第二管位于第一管的上方,且第二管的一端与引流室连通,第二管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

优选地,第一管设有多根,且由第一管向靠近第二管方向,多根第一管分层布置。

优选地,第二管设有多根,且由第二管向远离第一管方向,多根第二管分层布置。

优选地,炉体的侧壁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循环进口和循环出口,所述循环进口通过引风道与引流室连通,循环出口与炉体的内腔连通,且循环进口与循环出口之间设有与二者连接并将炉体内部气体由循环出口引出并输送循环进口的引风装置。

优选地,引风装置与循环进口之间还设有去水装置。

本发明中,通过向加热室内输送高温介质,并使高温介质由加热室依次流经第一管、引流室和第二管,并利用穿插在炉体内部的第一管和第二管对炉内垃圾进行辅助加热,以降低垃圾对炉内热量的吸收,使炉内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从而增强炉内垃圾的处理效果,并避免炉内因热量不足造成熄灭的问题。且当第一管位于燃烧层上方的还原炭化层时,利用第一管内高温介质的加热作用可以加快还原炭化层的还原炭化效果,并确保还原炭化层的温度符合燃烧层对上方垃圾温度的要求,以使还原炭化层的垃圾进入燃烧层后可以直接燃烧,以使燃烧层内的垃圾可以持续燃烧;而由第一管排出并进入第二管的中高温介质,可以继续对还原炭化层上方的垃圾进行加热,以加快还原炭化层上方垃圾的干馏层的干馏、热解效果;当第一管位于还原炭化层上方的干馏层时,利用第一管内高温介质的加热作用可以加快干馏层的干馏、热解效果,并确保干馏层的温度符合还原炭化层对上方垃圾温度的要求,以使干馏层的垃圾进入还原炭化层后可以快速炭化,以确保其进入燃烧层后可以快速被点燃,以避免熄火现象,而由第一管排出并进入第二管的中高温介质,可以继续对干馏层上方的垃圾进行加热,以加快干馏层上方垃圾的干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防熄灭的垃圾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对垃圾进行处理的炉体1,其中:

炉体1的内腔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且其宽度方向小于其长度方向;炉体1的内腔内且位于靠近其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加热室2和引流室3,所述加热室2具有与外界连通用于引入高温介质的进口;炉体1的内腔内设有能量平衡器,所述能量平衡器包括第一管4和第二管5,并使,第一管4、第二管5均沿炉体1内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管4的两端分别与加热室2和引流室3连通;所述第二管5位于第一管4的上方,且第二管5的一端与引流室3连通,第二管5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管4设有多根,且由第一管4向靠近第二管5方向,多根第一管4分层布置,第二管5设有多根,且由第二管5向远离第一管4方向,多根第二管5分层布置。

本发明通过向加热室2内输送高温介质,并使高温介质由加热室2依次流经第一管4、引流室3和第二管5,并利用穿插在炉体1内部的第一管4和第二管5对炉内垃圾进行辅助加热,从而降低垃圾对炉内热量的吸收,使炉内始终处于高温状态,以增强垃圾的处理效果,并避免炉内因热量不足造成熄灭的问题。且当第一管4位于燃烧层上方的还原炭化层时,利用第一管4内高温介质的加热作用可以加快还原炭化层的还原炭化效果,并确保还原炭化层的温度符合燃烧层对上方垃圾温度的要求,以使还原炭化层的垃圾进入燃烧层后可以直接燃烧,以使燃烧层内的垃圾可以持续燃烧;而由第一管4排出并进入第二管5的中高温介质,可以继续对还原炭化层上方的垃圾进行加热,以加快还原炭化层上方垃圾的干馏层的干馏、热解效果;当第一管4位于还原炭化层上方的干馏层时,利用第一管4内高温介质的加热作用可以加快干馏层的干馏、热解效果,并确保干馏层的温度符合还原炭化层对上方垃圾温度的要求,以使干馏层的垃圾进入还原炭化层后可以快速炭化,以确保其进入燃烧层后可以快速被点燃,以避免熄火现象,而由第一管4排出并进入第二管5的中高温介质,可以继续对干馏层上方的垃圾进行加热,以加快干馏层上方垃圾的干燥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中,炉体1的侧壁且位于靠近其顶部的一侧设有循环进口101和循环出口102,所述循环进口101通过引风道与引流室3连通,循环出口102与炉体1的内腔连通,且循环进口101与循环出口102之间设有与二者连接并将炉体1内部气体由循环出口102引出并输送循环进口101的引风装置(图中未画出)。上述结构的设置,可以将聚集在炉内顶部的高温气体引入引流室3内并由引流室3进入第二管5内,利用穿插在炉内垃圾堆中的第二管5对炉内垃圾进行加热,以进一步提高辅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引风装置与循环进口101之间还设有去水装置(图中未画出),用于对循环进口101所引出的气体进行干燥,以出去气体中的水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