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6949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生活垃圾具有热值低、含水多等特点,如果采用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除了在填埋过程中产生难闻的气味以外,产生的渗滤液是垃圾填埋技术的难题,渗滤液的产生严重污染地下水,危害人类生存。相对而言,热处理方式的产物容易处理,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热处理炉内部在温度、氧气量、压强和含水量等条件都会影响热处理的效果,由于垃圾的种类繁多,同时处理大量垃圾的条件不易控制,因此难以达到理想的热处理效果,且目前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能源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包括炉体、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

炉体上设有第一尾气暂存腔、主炉腔、副炉腔、第二尾气暂存腔、辅助腔、第三尾气暂存腔和循环气缓冲腔;第一尾气暂存腔、主炉腔、副炉腔和第二尾气暂存腔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副炉腔、辅助腔和第三尾气暂存腔依次连通,辅助腔上部连通副炉腔下部;

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主炉进料门、副炉进料门、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四导气管、多个导热管和排气管;主炉进料门可拆卸的安装在主炉腔上部,副炉进料门可拆卸的安装在副炉腔上部,第一导气管连通主炉腔上部和循环气缓冲腔,第二导气管连通循环气缓冲腔与副炉腔下部,第三导气管连通副炉腔上部与下部,第四导气管连通第三尾气暂存腔与第二尾气暂存腔;导热管由主炉腔和副炉腔内穿过,导热管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尾气暂存腔和第二尾气暂存腔,排气管与第一尾气暂存腔连通;

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主第一供氧管、第一排渣装置、第二供氧管、物料推送装置、第三供氧管、第二排渣装置和除湿箱;第一供氧管连通主炉腔下部,第一排渣装置安装在主炉腔底部处,第二供氧管连通副炉腔下部,物料推送装置安装在副炉腔下部处,第三供氧管连通辅助腔下部,第二排渣装置安装在辅助腔底部处,除湿箱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连通循环气缓冲腔与主炉腔下部。

优选地,物料推送装置包括辅助架和第一螺旋叶片,辅助架与辅助腔位于副炉腔相对的两侧,第一螺旋叶片第一端可转动连接辅助架,第一螺旋叶片第二端由副炉腔底部穿过,并延伸至辅助腔内。

优选地,第二排渣装置包括储杂架、转动轴和至少一个第二螺旋叶片,储杂架内设有储杂腔,储杂腔与辅助腔连通,转动轴可转动安装在储杂腔内,第二螺旋叶片安装在转动轴上,储杂腔位于第二螺旋叶片处设有至少一个的排杂口。

优选地,二第一螺旋叶片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螺旋叶片螺旋方向相反,并安装在转动轴相对的两侧,排杂口设有两个,两个排杂口位于转动轴轴向上相对两侧。

优选地,导热管轴线相互平行,并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主炉进料门和副炉进料门分别向主炉腔和副炉腔内加入垃圾,使副炉腔内处理少量垃圾,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副炉腔内垃圾处理的效果,主炉腔内垃圾处理的气体会通过第一导气管进入循环气缓冲腔,循环气缓冲腔内气体部分进入除湿箱去水,部分进入副炉腔进一步处理,利用副炉腔内垃圾处理充分的特点提高垃圾整体处理的效果,且副炉腔内垃圾会在辅助腔进一步处理,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垃圾处理的尾气最后都会进入第三尾气暂存腔,然后通过第四导气管和第二尾气暂存腔进入导热管,导热管为垃圾提供预热,第一尾气暂存腔和第二尾气暂存腔为主炉腔和副炉腔保温。本发明使用方便,垃圾处理效果好,且能量利用充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垃圾处理效果优异的垃圾处理炉,包括炉体1、第一辅助机构和第二辅助机构;

炉体1上设有第一尾气暂存腔11、主炉腔12、副炉腔13、第二尾气暂存腔14、辅助腔15、第三尾气暂存腔16和循环气缓冲腔17;第一尾气暂存腔11、主炉腔12、副炉腔13和第二尾气暂存腔14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副炉腔13、辅助腔15和第三尾气暂存腔16依次连通,辅助腔15上部连通副炉腔13下部;

第一辅助机构包括主炉进料门21、副炉进料门22、第一导气管23、第二导气管24、第三导气管25、第四导气管26、多个导热管27和排气管28;主炉进料门21可拆卸的安装在主炉腔12上部,副炉进料门22可拆卸的安装在副炉腔13上部,第一导气管23连通主炉腔12上部和循环气缓冲腔17,第二导气管24连通循环气缓冲腔17与副炉腔13下部,第三导气管25连通副炉腔13上部与下部,第四导气管26连通第三尾气暂存腔16与第二尾气暂存腔14;导热管27由主炉腔12和副炉腔13内穿过,导热管27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尾气暂存腔11和第二尾气暂存腔14,排气管28与第一尾气暂存腔11连通;

第二辅助机构包括主第一供氧管31、第一排渣装置32、第二供氧管33、物料推送装置、第三供氧管35、第二排渣装置和除湿箱37;第一供氧管31连通主炉腔12下部,第一排渣装置32安装在主炉腔12底部处,第二供氧管33连通副炉腔13下部,物料推送装置安装在副炉腔13下部处,第三供氧管35连通辅助腔15下部,第二排渣装置安装在辅助腔15底部处,除湿箱37上安装有进气管371和出气管372,进气管371和出气管372分别连通循环气缓冲腔17与主炉腔12下部。

本发明使用时通过主炉进料门21和副炉进料门22分别向主炉腔12和副炉腔13内加入垃圾,使副炉腔13内处理少量垃圾,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副炉腔13内垃圾处理的效果,主炉腔12内垃圾处理的气体会通过第一导气管23进入循环气缓冲腔17,循环气缓冲腔17内气体部分进入除湿箱37去水,部分进入副炉腔13进一步处理,利用副炉腔13内垃圾处理充分的特点提高垃圾整体处理的效果,且副炉腔13内垃圾会在辅助腔15进一步处理,进一步提高垃圾处理的效果,垃圾处理的尾气最后都会进入第三尾气暂存腔16,然后通过第四导气管26和第二尾气暂存腔14进入导热管27,导热管27为垃圾提供预热,第一尾气暂存腔11和第二尾气暂存腔14为主炉腔12和副炉腔13保温。

本实施方式中,物料推送装置包括辅助架341和第一螺旋叶片342,辅助架341与辅助腔15位于副炉腔13相对的两侧,第一螺旋叶片342第一端可转动连接辅助架341,第一螺旋叶片342第二端由副炉腔13底部穿过,并延伸至辅助腔15内,第一螺旋叶片342送料稳定,且不易造成垃圾缠绕。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排渣装置包括储杂架361、转动轴362和两个第二螺旋叶片363,储杂架361内设有储杂腔,储杂腔与辅助腔15连通,转动轴362可转动安装在储杂腔内,两个第二螺旋叶片363螺旋方向相反,并安装在转动轴362上相对的两侧,储杂腔位于第二螺旋叶片363处设有两个排杂口,两个排杂口位于转动轴362轴向上相对两侧,不易造成炉渣温度大量流失的同时可以稳定高效的进行排渣。

本实施方式中,导热管27轴线相互平行,并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便于不同位置处垃圾的预热,且不易影响垃圾下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