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313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煤粉给料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采用煤粉作为燃料的锅炉或窑炉,往往通过多组煤粉燃烧器实现煤粉的稳定燃烧,需要通过控制每组煤粉燃烧器送入的煤粉在相同的量,才能够实现稳定燃烧,避免出现炉膛温度场不均匀的问题。而现有的煤粉给料系统,往往需要对每台燃烧器配备一套独立的给料系统,通过单独计量的方式实现等量给料,导致煤粉给料系统复杂、设备数量多、设备投资大、设备占地面积大,同时在煤粉燃烧器变负荷运行时,需要对每组煤粉给料系统进行单独调节,调节速度慢、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

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包括:若干组同心设置的环板、比环板数量少一组的出料管、挡料板;所述每两组相邻的环板之间圆环形间隙的净面积相等,每两组相邻的环板之间设有若干组沿环板直径方向均布的隔板,隔板将每两组相邻的环板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输料栅格,每两组相邻的环板之间圆环形间隙的底部均设有一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截面为扇形结构,出料管的扇形截面的两组弧形面与圆环形间隙的壁面相对齐,挡料板固定在筒体的内壁上,挡料板的内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为加料室。

优选地,所述最内侧的环板的上部设有中心圆盘,最内侧的环板中部和下部与传动盘相连接,传动盘固定在主轴上,主轴固定在减速电机的主轴上,减速电机固定在筒体底板的中心处。

优选地,所述出料管的底部与喷管的进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料板与环板之间的间距为3~5mm。

优选地,所述环板与筒体底板之间的间距为2~4mm。

优选地,所述圆环形间隙的净面积为两组相邻环板之间输料栅格的截面积之和。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通过设置若干圈截面积之和相等的输料栅格输送煤粉,环板转动一圈,其输送的煤粉量相等,实现多组出料管等量煤粉输出。煤粉加入到加料室中,随着环板,挡料板将超过挡料板下端面的煤粉刮掉,实现每个输送栅格从加料室转出后均载满同等高度的煤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若干圈截面积之和相等的输料栅格输送煤粉,环板转动一圈,其输送的煤粉量相等,实现多组出料管等量煤粉输出。煤粉加入到加料室中,随着环板,挡料板将超过挡料板下端面的煤粉刮掉,实现每个输送栅格从加料室转出后均载满同等高度的煤粉。通过单套设备即可实现多组煤粉的等量输出,从而大大的节约了设备投资和设备的占地面积,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的优点,能够快速的实现煤粉燃烧器负荷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筒体底板的示意图。

图中,1、筒体,2、环板,3、隔板,4、挡料板,5、中心圆盘,6、输料栅格,7、主轴,8、传动盘,9、出料管,10、喷管,11、减速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图3,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包括:若干组同心设置的环板2、比环板2数量少一组的出料管9、挡料板4;所述每两组相邻的环板2之间圆环形间隙的净面积相等,每两组相邻的环板2之间设有若干组沿环板2直径方向均布的隔板3,隔板3将每两组相邻的环板2之间的空间分割成若干个输料栅格6,每两组相邻的环板2之间圆环形间隙的底部均设有一组出料管9,所述出料管9的截面为扇形结构,出料管9的扇形截面的两组弧形面与圆环形间隙的壁面相对齐,挡料板4固定在筒体1的内壁上,挡料板4的内壁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的空间为加料室。

优选地,所述最内侧的环板2的上部设有中心圆盘5,最内侧的环板2中部和下部与传动盘8相连接,传动盘8固定在主轴7上,主轴7固定在减速电机11的主轴上,减速电机11固定在筒体1底板的中心处。

所述出料管9的底部与喷管10的进口相连接。所述挡料板4与环板2之间的间距为3~5mm。所述环板2与筒体1底板之间的间距为2~4mm。所述圆环形间隙的净面积为两组相邻环板2之间输料栅格6的截面积之和。

本发明一种多通道煤粉等量给料装置,通过如下的方式工作:

通过设置若干圈截面积之和相等的输料栅格6输送煤粉,环板2转动一圈,其输送的煤粉量相等,实现多组出料管9等量煤粉输出。煤粉加入到加料室中,随着环板2,挡料板4将超过挡料板4下端面的煤粉刮掉,实现每个输送栅格6从加料室转出后均载满同等高度的煤粉。通过单套设备即可实现多组煤粉的等量输出,从而大大的节约了设备投资和设备的占地面积,具有精度高、结构简单的优点,能够快速的实现煤粉燃烧器负荷的调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