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柴油燃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7445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柴油燃烧装置,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燃烧器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沟油回收后,除了用提取物制造肥皂外,最普遍的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或再生燃油,直接作为燃料进行燃烧,但由于分离的生物油,燃点较高,点火较困难,因此常常与传统液体燃料配合使用。目前,商用和民用灶具,采用的炉芯都是雾化燃烧,从而造成燃烧不尽,造成燃料能源浪费。中国文献CN202432560U公开一种醇基燃料燃烧器,高级再生油自底部通入到内杯,内杯顶部开口且在开口上方形成火焰,再生油大多是在内杯外气化,导致气化速度慢,燃烧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柴油燃烧装置,通过在燃烧器内设有气化器,促使生物柴油迅速气化而燃烧,燃烧的效果能达到与传统燃油同样的效果,具有节能、环保、低碳等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物柴油燃烧装置,包括外壳、内壳、气化器和进油管,外壳与内壳组成燃烧壳体,燃烧壳体内设有芯管,该芯管与进油管相连,芯管外设有气化器,气化器包括气化罩及设置于气化罩内气化片,气化片至少两层并套装在芯管上,每层气化片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若干气化孔,各气化片直径自上往下缩小设置,气化罩包括顶面和呈倒锥台结构圆周侧面,气化罩与内壳底部相接触的边沿设有若干横向通槽以使气化后燃料进入燃烧腔进行燃烧。

进一步,所述气化片各气化孔所在圆周直径大于相邻下层气化片气化孔所在圆周直径,目的是生物柴油未气化时自上往下通过气化孔滴到下层气化片上。

进一步,所述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空心进风腔,外壳底部设有进风口,内壳内壁设有若干进气孔。

进一步,所述外壳与内壳在开口处形成台阶式扩大口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化罩及气化片的设置,将生物柴油通过进油管输入,使用时可以先点燃易燃烧燃料,使气化器内温度升高,生物柴油自芯管顶端流出与气化片直接接触,容易气化,而多层气化片设置保证燃料全部气化,最后进入到燃烧腔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由于生物油大部分在罩内气化,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一种生物柴油燃烧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气化器3和进油管4,外壳1与内壳2组成燃烧壳体,燃烧壳体内设有芯管5,该芯管5与进油管4相连,芯管5外设有气化器3,气化器3包括气化罩31及设置于气化罩内气化片32,气化片32至少两层并套装在芯管上,图1实施例中采用三层气化片,每层气化片32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若干气化孔320,各气化片直径自上往下呈缩小布设,气化罩31包括顶面和呈倒锥台结构圆周侧面,气化罩31与内壳底部相接触的边沿设有若干横向通槽310以使气化后燃料进入燃烧腔进行燃烧,燃气化罩自上往下呈渐缩结构。气化片32各气化孔所在圆周直径大于相邻下层气化片气化孔所在圆周直径,目的是生物柴油未气化时自上往下通过气化孔滴到下层气化片上。内壳2与外壳之1间形成空心进风腔,外壳1底部设有进风口11,内壳2内壁设有若干进气孔21。外壳与内壳组成的燃烧壳体在开口处形成一台阶结构100,该台阶结构扩大口的燃烧腔。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化罩31及气化片32的配合设置,将生物柴油通过进油管4输入,使用时可以先点燃易燃烧燃料,使气化器内温度升高,生物柴油自芯管5顶端流出与气化片32直接接触,容易气化,而多层气化片设置保证燃料全部气化,最后进入到燃烧腔进行燃烧。本实用新型由于生物油大部分在罩内气化,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设计或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