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5334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质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是一种生物质燃烧器。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如:秸秆、稻壳、花生壳、玉米芯、蔗渣、木屑、树皮等,都称为生物质燃料。由于所有生物质燃料都可燃、可再生、总量大,因而它是现今地球上除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外的第四能源。

生物质燃料燃烧需要借助燃烧器,现有的燃烧器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生物质燃烧器【申请号:201520840343.9;授权公告号:CN 205048425 U】包括链条炉排总成、燃烧器总成、绞龙输料器总成、料斗、助燃风机、点火器总成、料箱,具体结构如下:料箱的一侧设置燃烧器总成,燃烧器总成中设置链条炉排总成;料箱的顶部设置加料口,料箱的上部、加料口下方为料斗,料斗下方为绞龙输料器总成,绞龙输料器总成下方为助燃风机、点火器总成。

上述的燃烧器存在一个问题:往燃烧器内添加燃料的工序都是由工人手动进行的,而在上述的燃烧器中,加料口处于整个燃烧器的顶部,导致工人需要先抬高燃料至指定高度后才能进行倒料,整个过程操作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质燃烧器,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轻松地将燃料倒入料仓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生物质燃烧器,包括机架以及均固定在机架上的炉膛、电机和料仓,所述的炉膛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顶部开设有入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料仓位于所述的炉膛的下方,所述的料仓内固定有呈直管状且倾斜设置的送料管,所述的送料管的上端伸出料仓,所述的送料管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料口,送料管的上端下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出料口,且所述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的入料口上方,所述的送料管和炉膛之间固定有送料件,且送料件内具有连通出料口和入料口的排料通道;所述的送料管内轴向固定有绞龙轴,且绞龙轴和送料管同轴设置,所述的电机通过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绞龙轴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将料仓内的燃料自进料口并通过送料管输送至出料口内。

燃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燃料储存在料仓内;电机工作带动绞龙轴转动,料仓内的燃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到送料管内,并由绞龙轴输送至出料口处,最后通过排料通道排入到炉膛内进行燃烧。

在由电机、送料管、绞龙轴等部件所组成的送料机构的作用下,使燃料先得到提升然后在下落到炉膛内,这样在实际产品中,便可有效降低料仓仓口位置的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工人将燃料倒入到料仓内的难度,使整个倒料过程变得较为轻松。

通过设计送料管和绞龙轴倾斜设置以及出料口处于送料管上端下侧,确保燃料能够顺畅地从出料口中排出,同时,又设计出料口位于入料口上方,以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促使燃料顺畅地排入到入料口内,从而提高整个送料过程的平顺性,来加强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结构和转轴,所述的转轴与所述的送料管的上端轴向固定,且所述的转轴和送料管两者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垂直,所述的绞龙轴的上端固连有锥齿轮一,所述的转轴上固连有与锥齿轮一相匹配的锥齿轮二,且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的电机通过上述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所述的转轴转动。

采用上述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绞龙轴转动的平稳性和精准性,从而提高送料过程的平顺性,来提高本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转轴与送料管轴向固定且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与绞龙轴相连,这样便可有效减少各部件之间的距离,来提高整个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变速箱以及固连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齿轮,所述的变速箱与上述的机架相固连,所述的电机的主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相固连,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上固连有副齿轮,且主齿轮和副齿轮通过链条相连。

电机通过链条传动的方式带动转轴转动,具有传动稳定性好、适用于复杂工况的优点,从而确保绞龙轴始终保持平稳转动,来提高本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驱动结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变速箱以及固连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所述的变速箱与上述的机架相固连,所述的电机的主轴与变速箱的输入轴相固连,所述的转轴的一端上固连有从动轮,且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

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转轴转动,具有传动稳定好、工作噪音低的优点。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出料口呈条状,且出料口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的送料管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

即出料口呈倾斜设置,这样便使送料管内的燃料更加顺畅地排出,来提高整个送料过程的平顺性。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进料口呈条状,且进料口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的送料管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排料通道由倾斜设置的进料段和竖直设置的出料段组成,所述的进料段和出料段均呈直条状且两者相连通,所述的进料段和出料段上相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出料口和入料口连通。

采用上述的设计,使从出料口排出的燃料能够更加顺畅地排入到入料口内,来提高本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送料管的上端面上固连有框架,且上述的转轴的两端均与框架轴向固定,所述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均位于框架内。

采用上述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送料管的下端为封闭端,所述的料仓呈锥形且其底部开设有与送料管正对的通孔,所述的送料管的下端伸出通孔,所述的进料口的两端分别位于料仓内和料仓外。

制造时,送料管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相抵,以防止燃料漏出。自然,送料管和通孔孔壁之间存在间隙也是可以的,但要控制间隙小于燃料的尺寸。

采用上述的设计,使进料口处于料仓内腔的最低处,使料仓内的燃料能够更加顺畅地进入到送料管内,来提高本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在上述的生物质燃烧器中,所述的送料管的倾斜角度为60度~80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生物质燃烧器具有以下优点:

1、在由电机、送料管、绞龙轴等部件所组成的送料机构的作用下,使燃料先得到提升然后在下落到炉膛内,这样在实际产品中,便可有效降低料仓仓口位置的高度,从而有效降低工人将燃料倒入到料仓内的难度,使整个倒料过程变得较为轻松。

2、通过设计送料管和绞龙轴倾斜设置以及出料口处于送料管上端下侧,确保燃料能够顺畅地从出料口中排出,同时,又设计出料口位于入料口上方,以形成一定的高度差,促使燃料顺畅地排入到入料口内,从而提高整个送料过程的平顺性,来加强燃烧器的工作稳定性。

3、转轴与送料管轴向固定且转轴通过锥齿轮传动结构与绞龙轴相连,这样便可有效减少各部件之间的距离,来提高整个传动机构的结构紧凑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生物质燃烧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生物质燃烧器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生物质燃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炉膛;2a、入料口;3、料仓;4、送料管;4a、进料口;4b、出料口;5、绞龙轴;6、电机;7、风机;8、送料件;8a、排料通道;8a1、进料段;8a2、出料段;9、机座;10、转轴;11、锥齿轮一;12、锥齿轮二;13、框架;14、轴承座;15、变速箱;16、主齿轮;17、副齿轮;18、链条;19、链条排炉总成;20、布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生物质燃烧器由机架1、炉膛2、料仓3、送料管4、绞龙轴5、电机6、风机7、送料件8等组成。

其中,如图1和图5所示,炉膛2呈长桶状,且炉膛2沿水平方向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炉膛2的顶部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入料口2a。料仓3设于炉膛2下方,且料仓3与机架1相固连。优选料仓3呈锥形,且其直径向下逐渐减小。

送料管4呈直管状,且该送料管4位于炉膛2右侧。如图1至图3所示,送料管4倾斜设置在料仓3内,且该送料管4的上端伸出料仓3。送料管4的倾斜角度为60度~80度。进一步说明,送料管4的上端为开口端,且送料管4的下端为封闭端。料仓3的底部贯穿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位置与送料管4相正对。送料管4的下端伸出通孔并与机架1相固连。实际生产时,送料管4的外壁与通孔的孔壁相抵,以防止燃料漏出。自然,送料管4和通孔孔壁之间存在间隙也是可以的,但要控制间隙小于燃料的尺寸。

如图3所示,送料管4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进料口4a;送料管4的上端下侧壁上开设有贯穿的出料口4b,且出料口4b位于入料口2a的上方。更进一步地,出料口4b呈条状,且出料口4b的长度延伸方向与送料管4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进料口4a呈条状,且进料口4a的长度延伸方向也与送料管4的轴线延伸方向相一致。进料口4a的两端分别位于料仓3内和料仓3外。

送料管4内轴向固定有绞龙轴5,且绞龙轴5和送料管4同轴设置。其中,送料管4和绞龙轴5轴向固定的方式具体如下:送料管4的上端内设有轴承,轴承套在绞龙轴5外,且轴承的内圈和外圈分别与绞龙轴5和送料管4相固定,从而稳定地实现上述的目的。轴承处于出料口4b上方。

电机6设于炉膛2前侧,且电机6通过机座9与机架1相固连。电机6通过传动机构能够驱动绞龙轴5绕自身轴线转动以将料仓3内的燃料自进料口4a并通过送料管4输送至出料口4b内。

具体来说,如图1至图4所示,传动机构包括驱动结构、转轴10、锥齿轮一11和锥齿轮二12。

其中,转轴10与送料管4的上端轴向固定,且转轴10和送料管4两者的轴线延伸方向相垂直。转轴10和送料管4的具体连接方式如下:送料管4的上端面上固连有框架13,且上述的转轴10的两端均与框架13轴向固定。进一步说明,框架13的两侧均固定有内部装有轴承的轴承座14,且转轴10的两端分别与两轴承的内圈相固定。

如图2至图4所示,绞龙轴5的上端伸出送料管4,且绞龙轴5的上端外套设并固连有锥齿轮一11;转轴10的中部外套设并固连有与锥齿轮一11相匹配的锥齿轮二12,且锥齿轮一11和锥齿轮二12相啮合。电机6通过上述的驱动结构能够驱动转轴10转动。优选锥齿轮一11和锥齿轮二12均位于框架13内。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变速箱15以及固连在变速箱15的输出轴上的主齿轮16。其中,变速箱15固连在机座9上,使其稳定地固定在机架1上。电机6的主轴与变速箱15的输入轴相固连,转轴10的一端上固连有副齿轮17,且主齿轮16和副齿轮17通过链条18相连。电机6通过链条18传动的方式带动转轴10转动,具有传动稳定性好、适用于复杂工况的优点。

如图1至图3所示,送料件8设置在送料管4和炉膛2之间,且送料件8内具有连通出料口4b和入料口2a的排料通道8a。在本实施例中,送料件8可以是为一体式结构的管件或者是由两根管件组装在一起所形成的组合件,且送料件8的两端均通过焊接方式分别与料管和炉膛2相固连。进一步说明,排料通道8a由倾斜设置的进料段8a1和竖直设置的出料段8a2组成,其中,进料段8a1和出料段8a2均呈直条状且两者相连通,进料段8a1和出料段8a2上相远离的两端分别与出料口4b和入料口2a连通。

风机7设置在炉膛2后侧,且风机7的出风口通过管道与炉膛2的内腔连通。炉膛2内设置有链条炉排总成;链条炉排总成内侧设置有布风板20,且布风板20与炉膛2内壁相固连,以向链条炉排总成上的燃料供风。变速箱15上还具有一根输出轴(即该变速箱15上有两根输出轴),且该输出轴通过联动机构带动链条排炉总成19运动。其中,变速箱15、联动机构以及链条排炉总成19三者的结构以及连接方式均是现有的,具体参照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燃烧器【申请号:201520840343.9;授权公告号:CN 205048425 U】。

燃烧器的工作过程如下:燃料储存在料仓3内;电机6工作带动绞龙轴5转动,料仓3内的燃料通过进料口4a进入到送料管4内,并由绞龙轴5输送至出料口4b处,最后通过排料通道8a排入到炉膛2内进行燃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驱动结构包括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的变速箱15以及固连在变速箱15的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变速箱15与机架1相固连,电机6的主轴与变速箱15的输入轴相固连,转轴10的一端上固连有从动轮,且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同步带相连。

电机6通过同步带传动的方式带动转轴10转动,具有传动稳定好、工作噪音低的优点。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