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燃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056发布日期:2018-07-20 21: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燃气灶具燃烧器种类繁多,但大多都存在燃气压力、燃气成分不稳定的问题,导致燃烧器在燃烧时,内腔压力不稳定、或者燃气进入通道为长筒状结构,造成燃气进入速度较慢,导致外环火盖容易产生离焰或黄焰,从而造成燃气不完全燃烧、烟气超标、热效率降低等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新型的燃烧器,其作用是有利于燃气在通道中的流通,对燃气的流通有道加速的作用。

一种新型的燃烧器,包括炉头以及安装在炉头上的燃烧座,燃烧座上分别安装有内环分火盖和外环分火盖,内环分火盖和外环分火盖之间等间设有多个燃气进入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进入通道包括底板、顶板以及两侧板,底板、顶板以及两侧板之间构成燃气进入通道,燃气进入通道的一端与炉头连通构成燃烧入口,燃气进入通道的另一端与外环分火盖连通构成燃烧出口,燃烧出口大于燃烧入口,顶板由外环分火盖往内环分火盖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α,两侧板以内环分火盖为轴心向外呈扇形设置,且两侧板之间构成夹角β,该结构的燃烧器有利于燃气在通道中的流通,对燃气的流通有加速的作用,而且能够均匀流通到外环分火盖的每一个火孔,使火力更加均匀,更加容易控制。

所述顶板倾斜角度为α,且4°≤α≤12°。

所述两侧板之间构成夹角β,且30°≤β≤45°。

燃气进入通道在倾斜角度α和两侧板夹角β组成下,燃气进入通道能够保持最佳的使用效果,对燃气的流通有加速的作用,并均匀扩散到外环分火盖内。

所述燃气进入通道的数量为2~6个,在该范围数量的燃气进入通道能够控制燃气进入外环分火盖的气量避免气量过大导致燃烧不足,造成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燃烧器,结构简单,安装装配方便,该结构的燃烧器有利于燃气在通道中的流通,对燃气的流通有加速的作用,而且能够均匀流通到外环分火盖的每一个火孔,使火力更加均匀,更加容易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燃烧器,包括炉头1以及安装在炉头1上的燃烧座2,燃烧座2上分别安装有内环分火盖3和外环分火盖4,内环分火盖3和外环分火盖4之间等间设有多个燃气进入通道5,所述燃气进入通道5包括底板6、顶板7以及两侧板8,底板6、顶板7以及两侧板8之间构成燃气进入通道5,燃气进入通道5的一端与炉头1连通构成燃烧入口,燃气进入通道5的另一端与外环分火盖4连通构成燃烧出口,燃烧出口大于燃烧入口,顶板7由外环分火盖4往内环分火盖3方向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α,两侧板8以内环分火盖3为轴心向外呈扇形设置,且两侧板8之间构成夹角β,该结构的燃烧器有利于燃气在通道5中的流通,对燃气的流通有加速的作用,而且能够均匀流通到外环分火盖4的每一个火孔,使火力更加均匀,更加容易控制。

所述顶板7倾斜角度为α,且4°≤α≤12°。

所述两侧板8之间构成夹角β,且30°≤β≤45°。

燃气进入通道在倾斜角度α和两侧板夹角β组成下,燃气进入通道5能够保持最佳的使用效果,对燃气的流通有加速的作用,并均匀扩散到外环分火盖内。

所述燃气进入通道5的数量为2~6个,在该范围数量的燃气进入通道5能够控制燃气进入外环分火盖4的气量避免气量过大导致燃烧不足,造成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