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57998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换气系统,更详细说是关于遮蔽设在换气系统的箱体前面检验口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发明。
背景技术
近来,由于能源节约的便利和噪音等因素考虑,人类的居住空间倾向于气密化、断热化的发展方向。但这样的封闭空间的空气久而久之就会在变成二氧化碳的同时被污染,进而影响生命体的呼吸。
因此,办公室或车辆等人多空间小的地方需要经常换气。这时,通常使用电热交换方式的换气系统,用于保持室内空气温度的同时,吸入外部空气并排出室内空气。
图1提示出已有技术中的换气系统示图。如图所示,形成外观的箱体(10)的一侧面,设有外部空气吸入口(12)以吸入外部的空气。
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的内部设有用于引导从上述吸入口(12)吸入的外部空气的吸入风道(图中未示)。为使与室内排出的空气进行热交换,通过上述吸入风道吸入的空气将移动到电热交换器中(图中未示)。
上述箱体(10)的前面安装下面将要说明的检验舱门(30)。检验舱门(30)设置于上述电热交换器的前方,使电热交换器的拆卸容易并使换气系统内部的检验方便。
箱体(10)的前面右侧端设有控制箱(16),控制箱(16)的内部安装有控制换气系统操作的各种部件。
从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通过电热交换器(图中未示)的外部空气,在箱体(10)中设有的外部空气给气部(图中未示)的作用下,通过上述吸入口(12)对侧形成的外部空气给气孔(18)供给到室内。
另外,上述外部空气给气孔(18)的侧面形成室内空气吸入口(20),使室内空气吸入到上述换气系统的箱体(10)内部。同时,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12)的侧面形成室内空气排气孔(22),用于排出从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20)吸入到换气系统内部的室内空气。
图2是上述检验舱门(30)安装结构的分解示图。图3是上述检验舱门(30)的安装状态。
如图所示,上述箱体(10)的前面设有上述电热交换器等出入的检验口(40),如上结构的检验口(40)由检验舱门(30)选择性开闭。
上述检验舱门(30)由成矩形平板状并直接遮蔽上述检验口(40)的遮蔽面(32)和从上述遮蔽面(32)的侧端向其前方垂直折曲并延长的侧面导板(34,34’)组成。其上下端则设有从上述遮蔽面(32)的上下端向其前方垂直折曲的折曲端部(36),故使用者使用时更加容易。
上述检验舱门(30)的左侧面导板(34)上设有用于插入下面将要说明的左侧托架的托架插入槽(34a)。上述箱体(10)中另行设置左侧托架(38)以支持上述检验舱门(30)的左侧部。
上述托架插入槽(34a)中插入左侧托架(38)并支持上述检验舱门(30)。即,上述左侧托架(38)的右侧端插入到上述托架插入槽(34a),其左侧端则连结到上述箱体(10)上,使上述检验舱门(30)的左侧部粘贴在上述箱体(10)上。
同时,上述检验口(40)的右侧设有用于固定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面导板(34’)的右侧托架(42)。右侧托架(42)由连结到箱体(10)的安装部(42a);从上述安装部(42a)向其前方垂直折曲并延长的侧面部(42b);从上述侧面部(42b)的前端向其左侧方垂直折曲形成的前面部(42c)构成。
当上述右侧托架(42)的安装部(42a)靠螺钉等安装到上述箱体(10)时,上述右侧托架(42)的前面部(42c)将相切到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面导板(34’)前端,使其固定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部。
如上结构的已有技术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具有如下缺点。
已有技术中的检验舱门(30)安装结构中,检验舱门(30)的左侧部由上述左侧托架(38)固定,右侧部则由上述右侧托架(42)固定。
即,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面导板(34’)插入并固定在上述右侧托架(42)的前面部(42c)和上述箱体(10)的前面之间。但由于上述检验舱门(30)的自重,上述前面部(42c)和右侧面导板(34’)的前端部之间将产生滑动摩擦,最终导致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部下垂。图3提示出上述检验舱门(30)的下垂情况。
由此,上述检验舱门(30)无法完全遮蔽上述检验口(40),而是如图3所示一样,上述检验口(40)的右侧上端将开放一定部分。从而,导致内部空气向外部流出或外部空气流入到换气系统内部,使其无法达到室内换气的目的,并降低换气系统的热效率。
此外,上述检验舱门(30)的下垂现象可能是由于工作者的误操作而引起的,使得上述右侧托架(42)没有被正确安装。还有,虽然最初正确安装上述检验舱门(30)的情况下,后续使用会使上述右侧托架(42)和上述检验舱门(30)的右侧面导板(34’)之间产生间距,进而也会发生下垂现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正确安装检验舱门以遮蔽换气系统检验口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开闭更加容易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
为使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由形成检验口的箱体的一侧面;选择性开闭上述箱体一侧面形成的检验口的两个推拉型检验舱门构成。上述二检验舱门的一侧端可旋转安装于上述箱体的前面。
另外,上述两个检验舱门的另侧端各对应形成向前方突出的固定具,以及悬挂在上述固定具的挂钩。
本发明还可能由如下结构组成形成检验口的箱体的一侧面;通过推拉动作选择性开闭上述箱体的一侧面形成的上述检验口的一个推拉型检验舱门;检验舱门的一侧端以折页旋转安装于箱体的前面,检验舱门的另侧端,形成有将检验舱门固定于上述箱体的前面的连结装置。
这里,上述连结装置由如下结构组成内藏弹簧的本体;贯通于上述本体,其一端向前方选择性突出的连结键;选择性悬挂并固定上述连结键的开启按钮;由上述连结键的一端导入,其一端部选择性卡挡在上述箱体一侧面的连结板。
根据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可防止检验舱门的结合不良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同时使其检验舱门的开闭更加容易。
优点及积极效果是根据如上结构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箱体的前面安装有检验舱门的一侧端并可旋转,其另一端向前方旋转完成开闭操作,上述检验舱门可设为一至两个。
因此,通过固定或分离上述检验舱门的一侧端容易完成检验口的遮蔽,故减少了开闭检验舱门所需的工作量。
同时,与已有技术相比较,防止检验舱门的一侧端下垂导致检验口开启,进而防止通过上述检验口的外部和内部空气之间进行交流。
即,由此防止内部空气向外部泄漏,预先防止换气系统的热交换效率的低下,同时也防止了外部空气通过检验口向室内流入,因此保持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图1是已有技术中的换气系统示图。
图2是已有技术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分解图。
图3是已有技术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安装状态正面图。
图4是采用了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实例的,换气系统主要结构的分解图。
图5是采用了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实例的,换气系统内部结构示图。
图6是构成本发明中换气系统主要部分的电热交换器设置状态的部分正面图。
图7a是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第1实施例的部分所示图。
图7b是本发明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第1实施例中,检验舱门关闭状态的正面图。
图8a是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第2实施例的部分示图。
图8b是本发明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第2实施例中,检验舱门完全关闭状态的部分示图。
图9是在电热换气模式的工作状态下,本发明中换气系统内部的空气流动状态的状态图。
图10是在一般换气模式的工作状态下,本发明中换气系统内部的空气流动状态的状态图。
各图中10箱体、 12外部空气吸入口、16控制箱、18外部空气给气孔、20室内空气吸入口、30检验舱门、32遮蔽面、34左侧面导板、34′右侧面导板、 34a托架插入槽、36折曲端部、 38左侧托架、40检验口、42右侧托架、42a安装部、 42b侧面部、42c前面部、 50箱体、50′箱体的前面、 52外部空气吸入口、54左侧吸入风道、 56室内空气排出口、58排气风扇机壳、 60电热交换器、61支架、 62部件支持部、62′本体接触面、 62″部件接触面、63过滤器支持部、 63′倾斜面、63″折曲肋、 64侧面导板、65部件支持部、66过滤器支持部、66′垂直面、 66″折曲肋、68预过滤器、 69拉手、71提手、 73高性能过滤器、
80排气风扇、 82外部空气送出口、84送出口安装槽、 86给气风扇机壳、88室内空气吸入口、 90室内吸入口安装槽、92右侧吸入风道、 94风挡、96给气风扇、 100控制箱、102顶棚固定部、 104检验口、110检验舱门、112遮蔽面、114左侧面导板、 118折曲端部、120挂钩、130挂槽、166右侧面导板、 166′右侧把手、200检验舱门、210左侧舱门、212固定具、 212′支持部、212″固定部、220右侧舱门、222挂钩、222′连接部、222″悬挂部、224铰接轴、230折页、300连结装置、310本体、310′开口部、320连结键、 322前板部、322’阶梯面、324后板部、330开启按钮、340连结板、332压缩弹簧、342连结端部、344导入槽、 344’导入部、352右侧螺钉、354左侧螺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4概略示出本发明中换气系统一例的分解图。图5示出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内部结构图。图6示出本发明中的电热交换器和支架结构的断面图。图7a及图7b示出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第1实施例。图8a及图8b示出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第2实施例。
如图所示,形成外观的箱体(50)大致成长方体形状。上述箱体(50)形成产品整体的外观,支撑并保护内部结构物设置的同时,防止杂物从外部流入到产品的内部。
箱体(50)的左侧面向侧方突出设有吸入外部空气的外部空气吸入口(52)。上述箱体(50)的左侧面前端部形成吸入口安装槽(图中未示),用于插入安装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
为使从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外部空气传达到下面将要说明的电热交换器(60),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的内部设有左侧吸入风道(54),并且设于吸入口(52)和电热交换器(60)之间。即,上述左侧吸入风道(54)起到外部空气顺畅流通的吸入通道的作用。
上述箱体(50)的内部中央部设有电热交换器(60)。上述电热交换器(60)成六面棱柱形状,并且是横流板模式的结构。即,用特殊加工纸材质的挡板分离给气、排气通路,使外气和室内空气不会混合在一起。
上述电热交换器(60)通常将不同温度的空气各导入到不同的流路。通过上述形成不同流路的高效率热交换膜,由交换潜热的湿气和交换显热的热能进行电热交换。即,上述电热交换器(60)使用的特殊加工纸不许空气通过,而只许通过热及水分。
如上结构的电热交换器(60)进行装置内给气和排气之间的电热交换,从室外排气中吸收空气的电热并传送于供给到室内的空气,由此室内空气的状态较少受外界空气的影响。
这样的电热换气模式可以由使用者的选择而决定。即,一般来说,室内外温度差较大的夏季和冬季使用上述电热换气模式;室内外温度差不大的春季和秋季则利用下面将要说明的风挡(94),改变向室外排出的空气通路,使得向外部排出的空气不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故可用作一般模式。
另外,截面成六面棱柱形状的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上下端部的前后方向上,加长设置电热交换器(60)的支架(61)。上述支架(61)支撑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载荷并坚固支持电热交换器(60)的同时,当电热交换器(60)前后方拆卸时则起到导轨作用。
如上结构的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支架(61)由支撑电热交换器(60)的载荷并引导其前后方移动的部件支持部(62),以及从上述部件支持部(62)向其侧方延长形成的过滤器支持部(63)组成。
上述部件支持部(62)由相切到上述箱体(50)的本体接触面(62’),以及在上述本体接触面(62’)的两端向其上方突出形成的部件接触面(62”)构成。即,上述部件支持部(62)的中央部凹陷成隧道形状,上述隧道形状的下端部与上述箱体(50)相切。上述过滤器支持部(63)由从上述部件支持部(62)的侧端向其侧下方倾斜延长形成的倾斜面(63’),以及与上述倾斜面(63’)垂直折曲形成的折曲肋(63”)组成。
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侧端边缘设有侧面导板(64)。上述侧面导板(64)由围绕上述电热交换器(60)边缘的部件支持部(65),以及从上述部件支持部(65)突出形成的过滤器支持部(66)组成。上述过滤器支持部(66)由从上述部件支持部(65)垂直突出形成的垂直面(66’),以及从上述垂直面(66’)向其侧方折曲形成的折曲肋(66”)组成。
即,上述侧面导板(64)的部件支持部(65)设置在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边缘,与边缘两侧面同时接触并大致成‘’形状,上述‘’形状的部件支持部(65)的各面突出形成一对过滤器支持部(66)。
此外,相对的上述支架(61)和侧面导板(64)的过滤器支持部(63)之间安装有前后方可滑动的预过滤器(68)。上述预过滤器(68)设置在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两侧,用于过滤空气中的杂物。
即,预过滤器(68)设置于外部空气吸入的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用于过滤外部空气中杂物,提高供给到室内的空气清静度的同时保护上述电热交换器(60)。另外,设置在电热交换器(60)下部右侧的预过滤器(68)过滤从室内向外部排出的空气中杂物,故能保护上述电热交换器(60)并延长其寿命。
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一般前后设置两个,上述电热交换器(60)靠上述电热交换器(60)支架(61)支撑并前后可滑动,故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前面另行设有提手(71)以方便前后方移动。
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还设有高性能过滤器(73),上述高性能过滤器(73)再次过滤所吸入的外部空气中的粉尘粒子。即,利用上述纤维垫形状的预过滤器(68)一次性过滤空气中较大的尘埃,并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时完成电热,通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空气再通过上述高性能过滤器(73)过滤掉其中的细微杂物。
另外,上述箱体(50)的左侧后端部设有室内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室内空气排出口(56),上述排出口(56)插入固定于上述箱体(50)中形成的排出口安装槽(图中未示)。上述排出口安装槽的内部设有排气风扇机壳(58),使得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排气风扇(80)强制送出的室内空气引导到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
上述排气风扇机壳(58)的内侧设有室内空气排气风扇(80)。上述排气风扇(80)把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室内空气吸入口(88)而吸入的空气强制送出到上述排出口(56),风扇以多叶片风扇(sirocco fan)为佳。
上述箱体(50)的右侧前端部,即,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设置位置的相反侧,设有外部空气送出口(82)。上述送出口(82)插入到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形成送出口安装槽(84)中,并且从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向其右侧方一定长度突出设置。此外,上述送出口安装槽(84)的内部设有给气风扇机壳(86),使得通过下面将要说明的给气风扇(96)强制送出的室外空气引导到上述送出口(82)。
上述箱体(50)的右侧后端部,即,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设置位置的相反侧设有室内空气吸入口(88)。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从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向其右侧方突出设置,并固定于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后端部形成的圆形的室内吸入口安装槽(90)中。此外,上述室内吸入口安装槽(90)的内部设有右侧吸入风道(92),使得从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空气引导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中。
同时,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的内部设有风挡(94),使得通过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室内空气选择性流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中。即,上述风挡(94)根据下面将要说明的控制箱(100)的控制开闭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由此,当上述风挡(94)遮蔽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时,通过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室内空气不通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而直接通过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向外部排出。
上述外部空气送出口(82)和室内空气排出口(56)之间设有用于向外部空气送出口(82)强制送出外部空气的给气风扇(96)。使得从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的外部空气在上述给气风扇(96)的作用下,通过上述外部空气送出口(82)向室内排出。
上述箱体(50)的前面设有下面将要说明的控制箱(100),另外还设有顶棚固定部(102),使换气系统能固定设置在天花板上。此外,箱体(50)的前面中央部形成检验口(104),上述检验口(104)的前面设有下面将要说明的检验舱门(200),以选择性开闭上述检验口(104)。
上述箱体(50)的右侧前端设有控制箱(100)。上述控制箱(100)的内部形成控制部,用于控制换气系统的工作条件。即,控制电源开(on)/关(off)换气系统,并控制上述给气风扇(96)和排气风扇(80)的风扇旋转数调节风量。此外,通过调节上述风挡(94)的传动结构(图中未示),以控制换气方式等如电热交换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
上述检验口(104)的前方设有检验舱门(200)以遮蔽上述检验口(104)。因此,当包括上述电热交换器(60)在内的部件需要替换或检修时,开启上述检验舱门(200)并取出电热交换器(60)等。
上述检验舱门(200)通过连结装置连结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并选择性遮蔽上述检验口(104)。下面参照图7a至图8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1实施例及第2实施例中检验舱门(200)的安装结构。
首先观察图7a及图7b中的第1实施例,检验舱门(200)分为左侧舱门(210)和右侧舱门(220)。上述左侧舱门(210)的左侧端用折页(230)向前方可旋转固定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
上述左侧舱门(210)的右侧端中间部分设有固定具(212)。上述固定具(212)用于悬挂并连结下面将要说明的挂钩(222),由从上述左侧舱门(210)向其前方突出形成的支持部(212’),从上述支持部(212’)的前端向其前方垂直折曲并延长形成的固定部(212”)构成。
上述检验口(104)的右侧设有右侧舱门(220)。上述右侧舱门(220)的右侧端用折页(230)固定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此外,上述右侧舱门(220)的左侧端中央部可旋转设置挂钩(222)。
上述挂钩(222)大致成‘,形状,并由铰接轴(224)结合于上述右侧舱门(220)。上述挂钩(222)的一侧端通过铰接轴(224)结合于上述右侧舱门(220),并由一定长度平板形状的连接部(222’),以及从上述连接部(222’)的前端向其前方垂直折曲并一体形成的悬挂部(222”)构成。
因此,当上述左侧舱门(210)和右侧舱门(220)遮蔽上述检验口(104)时,左侧舱门(210)和右侧舱门(220)各贴附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这时,上述右侧舱门(220)的挂钩(222)悬挂到上述左侧舱门(210)的固定具(212),同时保持检验舱门(200)的连结状态。
下面参照图8a及图8b观察本发明第2实施例的结构,上述检验舱门(200)大致成矩形平板形状。上述检验舱门(200)的左侧端通过折页(230)向其前方可旋转固定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
这里,上述检验舱门(200)以左侧端为轴向其前方旋转并开闭上述检验口(104)。上述检验舱门(200)的右侧端中央部设有连结装置(300),用于上述检验舱门(200)贴附固定于箱体的前面(50’)。
上述连结装置(300)前后贯通于上述检验舱门(200)。并由固定于上述检验舱门(200)的本体(310),前后贯通于上述本体(310)而设置的连结键(320),设在本体(310)前面下端部的开启按钮(330),形成于上述本体(310)背面的连结板(340)等结构组成。
上述连结键(320)成‘’形状,并引导上述连结板(340)的移动。即,上述连结键(320)由选择性遮蔽上述本体(310)开口部(310’)的前板部(322),以及从上述前板部(322)的上端垂直折曲并向后方延长形成的后板部(324)构成。因此,上述前板部(322)和后板部(324)之间的折曲部铰接结合于上述本体(310)。
此外,上述前板部(322)的下端成阶梯形状并形成阶梯面(322’)。上述阶梯面(322’)与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上端面相吻合,并向其前方选择性旋转设置。即,上述连结键(320)通过内部设置的弹簧(图中未示),其前板部(322)向前方可旋转并突出。
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上端部铰接结合于上述本体(310),其后方内藏有将开启按钮(330)推向前方的压缩弹簧(332)。因此,在上述连结键(320)下端部的阶梯面(322’)悬挂于上述开启按钮(330)上端部的状态下,向后方推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下端部时,上述连结键(320)的阶梯面(322’)将脱离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上端部。同时,前板部(322)受到内部弹簧(图中未示)的作用力而向前方突出。
设置于上述本体(310)背面的连结板(340)大致成矩形平板形状。上述连结板(340)的下端一侧形成向其下部延长的连结端部(342),上述连结端部(342)向后方折曲后再往下方折曲并延长形成。由此,上述连结端部(342)将卡挡在上述箱体的前面(50’)形成的检验口(104)右侧端的后面。
上述连结板(340)的中央形成导入槽(344)。上述导入槽(344)大致成三角形状,上述三角形状的导入槽(344)下端部左右形成导入部(344’)。
同时,上述本体(310)的背面左右形成向后方突出的螺钉(352,354)。上述螺钉(352,354)中,位于右侧的右侧螺钉(352)当作旋转轴,使上述连结板(340)的连结端部(342)绕其旋转。即,上述右侧螺钉(352)位于三角形状的上述导入槽(344)的上端部,上述连结板(340)以右侧螺钉(352)为轴移动。
此外,位于上述右侧螺钉(352)左侧的左侧螺钉(354)用于引导上述导入槽(344)导入部(344’)的移动。即,当上述连结板(340)靠上述连结装置(300)的后板部(324)旋转时,上述导入槽(344)的导入部(344’)由上述右侧螺钉(352)导入。
下面说明本发明中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的工作原理。
首先,观察本发明换气系统中室内外空气的流动状态。图9示出电热换气模式下通过换气系统的空气流动状态。上述电热换气模式一般用于夏季或冬季等室内和室外温度及湿度差较大的情况。
以下参照图示说明换气状态,当使用者选择电热换气模式时,根据上述控制箱(100)内部的控制部的指令,上述风挡(94)开放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图5)同时,随着上述给气风扇(96)开始工作,外部空气通过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到换气系统内部。吸入到的外部空气靠上述左侧吸入风道(54)导入,并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面吸入到电热交换器(60)的内部。这时,外部空气将通过安装于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下部左侧面的预过滤器(68),待过滤空气中的杂物后吸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内部。
吸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内部的空气与排出的室内空气进行热和水分的交换,并通过电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面排出。这里,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设有高性能过滤器(73),通过电热交换器(60)细微杂物再被过滤掉,使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和高性能过滤器(73)的空气靠上述给气风扇(96)强制送出,通过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设置的外部空气送出口(82)排出到室内。
此外,室内空气通过上述排气风扇(80)排出到外部。室内空气通过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到换气系统内部,由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导入并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右侧吸入到电热交换器(60)的内部。
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右侧面设有预过滤器(68),以过滤室内空气中的杂物。由此,上述电热交换器(60)内部吸入到清新空气,保护电热交换器(60)的同时延长其寿命。
吸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内部的室内空气与外部吸入的外气进行热和水分的交换,并通过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面排出。从上述电热交换器(60)排出的室内空气靠上述排气风扇(80)强制送出,并通过上述箱体(50)的左侧面后端部设置的室内空气排出口(56)向外部排出。
下面参照图10说明一般换气模式下的空气流动状态。一般换气模式应用于春季或秋季等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及湿度差不大的情况,室内空气将不通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而直接分流(bypass)并排出到外部。
因此,当使用者选择一般换气模式时,根据上述控制箱(100)内部的控制部的指令,上述风挡(94)遮蔽上述右侧吸入风道(92)。这时,通过上述室内空气吸入口(88)吸入的空气将不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靠上述排气风扇(80)强制送出到上述室内空气排出口(56)并向外部排出。
以下观察外部空气的流动情况,当上述给气风扇开始工作时,外部空气通过上述外部空气吸入口(52)吸入到换气系统内部,吸入到的外部空气靠上述左侧吸入风道(54)导入,并经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下部左侧面吸入到电热交换器(60)的内部。外部空气将通过安装于上述电热交换器(60)下部左侧面的预过滤器(68),待过滤空气中的杂物后吸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内部。(图5、图6、图10)吸入到上述电热交换器(60)内部的空气,由于室内空气不通过电热交换器(60),将不进行热和水分的交换而直接通过电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面排出。这里,上述电热交换器(60)的上部右侧设有高性能过滤器(73),通过电热交换器(60)细微杂物再被过滤掉,使空气更加清新。
通过上述电热交换器(60)和高性能过滤器(73)的空气靠上述给气风扇(96)强制送出,通过上述箱体(50)的右侧面设置的外部空气送出口(82)排出到室内。
如上所述,一般换气模式不同于电热换气模式,其电热交换器(60)内部不进行热和水分的交换。
下面参照图7a至图8b详细说明本发明中检验舱门(200)的开闭过程。
首先,观察图7a及图7b所示的第1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当左侧舱门(210)推向后方并贴附于上述箱体前面(50’)的状态下,向后方旋转上述右侧舱门(220)。这时,上述右侧舱门(220)的挂钩(222)下垂,将上述挂钩(222)悬挂于上述左侧舱门(210)的固定具(212)上,即可固定上述左侧舱门(210)和右侧舱门(220)。
即,如图7b所示,当上述挂钩(222)的连接部(222’)位于上述固定具(212)的固定部(212”)和左侧舱门(210)的前面之间时,上述右侧舱门(220)的悬挂部(222”)将悬挂于上述固定具(212)固定部(212”)的左侧端并得以固定。
此外,当开启(open)上述右侧舱门(220)和左侧舱门(210)时,手握上述挂钩(222)的悬挂部(222”)并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其脱离上述固定具(212)。这时,向前拉上述右侧舱门(220)的左侧端和左侧舱门(210)的右侧端即可开放上述检验口(104)。
下面说明图8a及图8b所示的第2实施例中检验舱门(200)的开闭过程。如图8a所示,上述检验舱门(200)在开启(open)状态下,向后方推检验舱门(200)的右侧端,使其贴附于上述箱体的前面(50’)。
接着,用手推动上述连结装置(300)的连结键(320)前板部(322)以贴附于后方,上述连结端部(342)则卡挡在上述箱体的前面(50’)并固定。即,当上述连结键(320)的前板部(322)推向后方时,上述后板部(324)的后端将移到上方。
如图8b所示,随着上述后板部(324)向上方移动,其下端部的连结端部(342)将顺时针方向旋转(图8b)。这时,上述导入槽(344)的导入部(344’)由上述左侧螺钉(354)导入。
当上述连结键(320)的前板部(322)贴附在后方,并完全遮蔽上述本体(310)的开口部(310’)时,上述连结板(340)将保持水平。即,上述连结端部(342)朝向左侧方(图8b),使其卡挡在箱体的前面(50’)。由此,上述检验舱门(200)将保持遮蔽状态。
反之,观察上述检验舱门(200)的开启过程。在上述检验舱门(200)关闭状态下,当按下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下端时,上述连结键(320)下端部的阶梯面(322’)将从上述开启按钮(330)的上端脱离,并通过其内设置的弹簧(图中未示)向前方突出。
这时,如图8b所示,上述连结键(320)的后板部(324)将移动到下方,并带动上述连结板(340)在水平状态下逆时针方向(图8b)旋转,使得上述连结端部(342)下垂。由此,上述连结端部(342)将脱离上述箱体的前面(50’),此时向前推检验舱门(200)的右侧端即可开放上述检验口(104)。
如上结构的本发明不只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其技术范围内,以本发明为基础可进行多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由箱体的一侧面的检验口及检验舱门构成,其特征是其由选择性开闭上述检验口的两个推拉型检验舱门构成,上述二检验舱门的一侧端可旋转安装于上述箱体的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其特征是上述两个检验舱门的另一侧端对应形成向前方突出的固定具,以及悬挂在上述固定具的挂钩。
3.一种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由箱体的一侧面的检验口及检验舱门构成,其特征是它由通过推拉动作选择性开闭上述检验口的一个推拉型检验舱门构成,检验舱门的一侧端以折页旋转安装于箱体的前面,检验舱门的另侧端,形成有将检验舱门固定于上述箱体的前面的连结装置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连结装置,由内藏弹簧的本体;贯通于上述本体,其一端向前方选择性突出的连结键;选择性悬挂并固定上述连结键的开启按钮;由上述连结键的一端导入,其端部选择性卡挡在上述箱体一侧面的连结板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涉及换气系统的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它由形成检验口(104)的箱体的前面(50’);选择性开闭检验口(104)的两个推拉型检验舱门(210、220)构成。二检验舱门的一侧端可旋转安装于箱体的前面(50’)。两个检验舱门(210、220)的另侧端对应形成向前方突出的固定具(212),及悬挂在固定具(212)的挂钩(222)。本发明还可能由如下结构组成即形成检验口(104)的箱体的前面(50’);通过推拉动作选择性开闭上述检验口(104)的一个推拉型检验舱门(200);形成于检验舱门(200)的一侧端,将其固定于上述箱体一侧面的连结装置(300)构成。如上检验舱门安装结构,可防止检验舱门的结合不良导致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同时开闭更加容易。
文档编号F24F3/12GK1626973SQ20031010745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姜太旭, 姜光玉, 宋昌贤, 李虎范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