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件式塑料壳体的增压空气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1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气/液热交换器,其包括:

(a)芯,其具有顶部、底部、一对侧面、入口端、出口端、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以及气体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

其中所述气体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设置在所述芯的所述相应的入口端和出口端处;

(b)壳体,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在所述芯的所述入口端上的入口端部,以及在所述芯的所述出口端上的出口端部;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端部包括与所述芯的所述气体入口开口连通的气体入口开口,并且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端部包括与所述芯的所述气体出口开口连通的气体出口开口;以及

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入口分段和出口分段,所述入口分段包括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端部,所述出口分段包括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端部,其中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分开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围绕所述芯,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所述芯的所述顶部上的顶盖、所述芯的所述底部上的底盖、以及在所述芯的侧面上的一对侧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与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连通的冷却剂入口开口,以及与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连通的冷却剂出口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分别沿着密封接头接合到所述壳体的其余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沿着所述密封接头直接地接合到所述出口分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一部分位于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两个所述侧盖的平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某些部分延伸跨过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一部分位于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两个侧盖的平面中,并且其中所述平面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和/或所述底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一部分延伸跨过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之间的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使得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中的一个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中,并且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中的另一个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出口分段中。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一部分位于延伸穿过所述壳体的两个侧盖的平面中,并且其中所述平面相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和/所述底盖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的一部分延伸跨过邻近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端部的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并且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均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每个均由塑性材料构成,并且其中所述芯由铝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包括所述入口分段的所述塑性材料具有比包括所述出口分段的所述塑性材料的耐热性更大的耐热性。

14.根据权利要求4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每个均由塑性材料构成,

其中所述壳体的冷却剂入口开口设置有塑料入口配件,并且所述壳体的冷却剂出口开口设置有塑料出口配件,

其中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设置有铝入口配件,并且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设置有铝出口配件,并且

其中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入口配件被密封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中,并且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出口配件被密封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芯包括扁平管的叠层,所述管中每一个具有限定冷却剂流动通路的中空内部,其中所述管被间隔开,以限定所述管之间的气流通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芯的所述顶部由所述芯的顶板限定,并且其中所述芯的所述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均设置在所述顶板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湍流增强插入件设置在所述气流通路中。

18.根据权利要求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侧盖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芯的所述侧面中的一个通过间隙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至少一个旁路阻挡元件,其中所述阻挡元件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阻挡所述间隙中的一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旁路阻挡元件中的每一个沿着所述芯的所述侧面中的一个延伸,并且从所述芯的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底部,以便基本上完全地阻挡所述间隙中的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两个所述旁路阻挡元件仅仅附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分段中的一个。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两个所述旁路阻挡元件附接到所述壳体的所述出口分段。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旁路阻挡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和出口分段两者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旁路阻挡元件沿所述芯的基本上整个长度从所述入口端延伸到所述出口端。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芯的所述侧面包括凹口,并且其中所述旁路阻挡元件每个均包括梳状结构,梳状结构具有延伸到所述凹口中的指状物。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位于从所述底盖延伸到所述顶盖的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将所述顶盖、所述底盖和所述侧盖中的每一个分成两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由一对嵌套的轴向凸缘形成,所述凸缘中的第一凸缘从入口分段的端部轴向延伸,并且第二凸缘从所述出口分段的端部轴向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轴向凸缘被成形和设定尺寸,使得所述凸缘中的一个装配在所述凸缘中另一个的内侧并与其嵌套。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和出口分段均为具有开口端的杯形,并且其中所述密封接头位于在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之间的平面中,使得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位于所述密封接头的相对侧面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密封接头设置在基本上垂直的平面中。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与所述冷却剂入口配件和出口配件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装配部分中,其中所述装配部分与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分开形成。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装配部分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盖部分,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处,并且在该处,所述入口配件安装在其上表面上,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处,并且在该处,所述出口配件安装在其上表面上。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壳体的顶盖具有细长的槽形开口,并且其中所述装配部分的所述盖部分被成形和设定尺寸,以覆盖所述槽形开口。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槽形开口延伸跨过所述密封接头,并且包括所述入口分段中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出口分段中的第二部分,其中所述槽形开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入口分段和出口分段的开口端处是敞开的。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设置有铝入口配件,并且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设置有铝出口配件,并且其中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入口配件被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装配部分的所述冷却剂入口开口中,并且所述芯的所述冷却剂出口配件被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装配部分的所述冷却剂出口开口中。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装配部分的所述盖部分具有下表面,圆柱形套环从所述下表面向下延伸,其中所述圆柱形套环适于装配在所述芯的所述入口配件和所述出口配件上并与其密封。

36.根据权利要求32至35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盖部分具有向下延伸的周边凸缘,并且所述壳体具有基本上围绕所述壳体的所述顶盖中的所述槽形开口的直立的周边凸缘;并且

其中所述盖部分的所述向下延伸的周边凸缘适于装配在所述壳体的所述直立的周边凸缘上并与其嵌套。

37.根据权利要求30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中所述芯可滑动地容纳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入口分段和所述出口分段中。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