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735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绿茶加工工艺中,绿茶经过杀青之后的干燥是通过在传送带上传送时的自然风干,效率低下,而且杀青之后的绿茶有成卷、成团的状态,该状态下的绿茶,烘干不均匀,对中心部位的绿茶基本起不到烘干的效果。没有得到均匀烘干的绿茶,最后加工出来的口味不一样,影响到了最终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该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通过在塔体内设置螺旋式输送带和竖直设置在塔体内筒中央的加热装置解决了牛肉烘干时因受热不均匀带来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包括螺旋式输送带、塔体内筒、出料口、安装座、底座、加热装置、进料口和塔体外筒;所述塔体内筒固定安装于底座上,并置于塔体外筒的内部,塔体外筒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塔体内筒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下部设置有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均延伸至塔体外筒的外部,所述塔体内筒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式输送带,所述螺旋式输送带的上端与进料口连接,下端与出料口连接;所述塔体内筒的底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安装座,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

所述塔体内筒的底板A为透气板。

所述底座的底板B为透气板。

所述底座的底板B上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风机。

所述塔体外筒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

所述塔体外筒的上部设置成圆锥状。

所述塔体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

所述加热装置为电热管、电热丝、红外线加热管、半导体加热器、电磁加热器或微波加热器。

所述加热装置的高度为塔体高度的25%~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安装于塔体内的加热装置保证螺旋式输送带上的绿茶在传送过程中能均匀受热,通过底部的风机鼓风,并在塔体内筒的侧壁上加设多个透气孔,加快塔体内筒内蒸汽的排出,加快绿茶的烘干速度,减少烘干时间;塔体内筒的底板A设为透气板,使从风机的送风口出来的风量均匀分散,不仅效率高,且烘干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塔体内筒的底板A的吉光示意图;

图中:1-螺旋式输送带,2-塔体内筒,21-底板A,3-出料口,4-排水口,5-安装座,6-风机,7-底座,71-底板B,8-加热装置,9-进料口,10-排气口,11-塔体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绿茶加工的烘干设备,包括螺旋式输送带1、塔体内筒2、出料口3、安装座5、底座7、加热装置8、进料口9和塔体外筒11;所述塔体内筒2固定安装于底座7上,并置于塔体外筒11的内部,塔体外筒1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10;所述塔体内筒2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9,下部设置有出料口3,且进料口9和出料口3均延伸至塔体外筒11的外部,所述塔体内筒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螺旋式输送带1,所述螺旋式输送带1的上端与进料口9连接,下端与出料口3连接;所述塔体内筒2的底部中央固定设置有安装座5,安装座5上固定设置有加热装置8。

所述塔体内筒2的底板A21为透气板,底板A21为透气板可以均匀分散进入塔体内部的空气,并给空气形成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热量的流失,降低加热成本。将底座7的底板B71也设置为透气板,便于外部空气扎起风机6的带动下进入塔体内筒2内。

所述底座7的底板B71上至少固定设置有一个风机6,通过风机6鼓风,加快塔体内筒内的蒸汽的排出,加快牛肉干的烘干速度,减少烘干时间。

所述塔体外筒11的上部设置成圆锥状,并在塔体外筒1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4,塔体内筒内的蒸汽排出时,在与塔体外筒11的顶部内壁接触时会在形成水滴,将塔体外筒11的上部设置成圆锥状可以使水滴沿着塔体外筒11的内侧壁流下,而避免从塔体内筒2的内壁流下,再次浸湿茶叶。所述塔体内筒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加快塔体内筒内蒸汽的排出,加快绿茶的烘干速度,减少烘干时间。

所述加热装置8的高度为塔体2高度的25%~75%,保证螺旋式输送带1上的肉块能均匀受热。所述加热装置8为电热管、电热丝、红外线加热管、半导体加热器、电磁加热器或微波加热器。

本发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启动加热装置8和风机6,茶叶从进料口9输送到螺旋式输送带1上,由螺旋式输送带1将茶叶缓慢传送到出料口3,在这个过程中,位于螺旋式输送带1各个位置上的茶叶均匀受热,被充分烘干,烘干过程中的蒸汽从排气口10排出,不仅效率高,且烘干效果很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