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冷凝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14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表面冷凝器。



背景技术:

表面冷凝器一般是通过冷却液在管束内流动,而蒸汽在管束外表面冷凝形成冷凝液。现有的表面冷凝器冷凝效率低,换热效果差;而且在安装时,如果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冷凝液残留,使冷凝液不能完全排出而积压于设备内,不仅影响设备的冷凝效率,还会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害,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凝效率高、换热效果好、冷凝液无残留的表面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表面冷凝器包括壳体、底座、冷凝管管束,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底座,所述冷凝管管束两端通过管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所述冷却液进口、冷却液出口通过隔板隔开并分别连通所述冷凝管管束,所述冷凝管管束上设有若干冷凝翅片,若干所述冷凝翅片沿所述冷凝管管束轴向呈斜角分布,且所述冷凝翅片沿所述壳体径向延伸,且延伸距离大于所述壳体的半径,所述壳体底部的一端设有冷凝液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固定座和升降座,所述固定座、升降座设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升降座采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一端设有蒸汽进口,另一端设有余气出口,所述蒸汽进口上连接有阀门开关。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壳体顶部还设有安全阀、压力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冷凝翅片沿所述壳体径向的延伸小于所述壳体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冷凝管管束上设若干倾斜的冷凝翅片,增大了冷凝面积,同时减缓了蒸汽的流速,提高了冷凝效果;所述壳体通过所述升降座的作用,可以及时调节所述壳体的水平度,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以保证冷凝液完全排出,提高了设备的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表面冷凝器1包括壳体11、底座12、冷凝管管束13、冷却液进口14、冷却液出口15、冷凝液出口16、蒸汽进口17、余气出口18、安全阀19、压力表20。

所述壳体11固定于所述底座12,所述冷凝管管束13两端通过管板安装于所述壳体11内部,所述冷却液进口14和冷却液出口15设于所述壳体11的一端,且所述冷却液进口14、冷却液出口15通过隔板10隔开并分别连通所述冷凝管管束13,所述冷凝液出口16设于所述壳体11底部的一端,所述蒸汽进口17设于所述壳体11的一端,且所述蒸汽进口17上连接有阀门开关171,所述余气出口18设于所述壳体11的另一端,所述安全阀19、压力表20均设于所述壳体11顶部。

所述冷凝管管束13上设有若干冷凝翅片131,若干所述冷凝翅片131沿所述冷凝管管束13轴向呈斜角分布,且所述冷凝翅片131沿所述壳体11径向延伸,且延伸距离大于所述壳体11的半径,小于所述壳体11的直径。

所述底座12包括固定座121和升降座122,所述固定座121、升降座122设于所述壳体11两端,所述升降座122采用液压控制系统控制。

具体实施时,通过所述升降座122调节所述壳体11的水平度,作为最佳地,使所述冷凝液出口16的一端低于所述壳体11的另一端,保证冷凝液顺利排出,提高冷凝效率;蒸汽由所述蒸汽进口17进入所述壳体11内,在所述冷凝管管束13内流动的冷却介质的冷却下冷凝,冷凝水通过所述冷凝液出口16排出,在冷凝过程中,蒸汽通过所述冷凝翅片131的阻隔,不仅增大了冷凝面积,而且减缓了流通速度,使蒸汽在所述壳体11内与所述冷凝翅片131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冷凝效果,减少了余气中蒸汽的含量,冷凝后的余气由所述余气出口18排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面冷凝器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冷凝管管束13上设若干倾斜的冷凝翅片131,增大了冷凝面积,同时减缓了蒸汽的流速,提高了冷凝效果;所述壳体11通过所述升降座122的作用,可以及时调节所述壳体11的水平度,不仅安装方便,还可以保证冷凝液完全排出,提高了设备的冷凝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