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坩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6521阅读:15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坩埚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坩埚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主要用于熔炼有色金属的一种石墨坩埚。



背景技术:

石墨坩埚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高温性,经常用于冶金、铸造等,但石墨在高温下易氧化,一般在石墨坩埚的表面设置一层高温抗氧化涂层。石墨坩埚用于合金的冶炼时,一般是将合金放入石墨坩埚内加热熔融,将熔融液从石墨坩埚内舀出,倒入模具内进行成型。通过舀的方式将熔融液冲石墨坩埚内取出,生产效率很低,而且熔融液在搬运过程中有温降,需提高出锅温度。石墨坩埚一般为一个整体,有缺口的石墨坩埚在高温冶炼时容易造成石墨坩埚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高效率锌合金冶炼的一种石墨坩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石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坩埚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处设有第一石棉塞,第一石棉塞为倒扣的锥形杯状体。

优选的,还包括L形戳杆,戳杆的一端为尖锥状,戳杆的尖锥状的端部对着第一石棉塞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石棉塞,第二石棉塞固定在一杆体上,第二石棉塞用于塞入第一石棉塞内或排液口内。

优选的,可以在排液口的表面贴有一层石墨纸。石墨纸可以减少第一石棉塞对排液口涂层的损坏。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坩埚本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并通过第一石棉塞堵住,熔融液可以从排液口流出进入石墨坩埚下方的模具内,排液方便,生产效率高。本实用新型用于锌合金的生产,需加热温度不高,一般在380-450℃,底部开设排液口对石墨坩埚的寿命影响不大。戳杆可将石墨塞戳个洞,让熔融液流出。第二石棉塞用于开关排液口和控制排液口的排液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戳杆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石棉塞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坩埚本体1;排液口11;第一石棉塞2;戳杆3;第二石棉塞4;杆体5;石墨纸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坩埚本体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1,排液口11处设有第一石棉塞2,第一石棉塞2为倒扣的锥形杯状体。还包括L形戳杆3和第二石棉塞4,戳杆3的一端为尖锥状,戳杆3的尖锥状的端部对着第一石棉塞2设置。第二石棉塞4固定在一杆体上5,第二石棉塞4用于塞入第一石棉塞2内或排液口11内。

第一石棉塞2从外部堵住坩埚本体1的排液口11,将锌合金的原料放入坩埚本体1内,燃烧天然气对坩埚本体的外部进行加热以熔融锌合金原料,锌合金冶炼成熔融液后,拔出第一石棉塞2或者用戳杆将第一石棉塞2戳穿,熔融液从排液口11流出,流入下方的模具内。第二石墨塞4可套入第一石棉塞2或排液口11内,熔融液的进行通断或流量控制。

实施例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坩埚,包括坩埚本体1,坩埚本体1的底部设有排液口11,排液口11处设有第一石棉塞2,第一石棉塞2为倒扣的锥形杯状体。还包括L形戳杆3和第二石棉塞4,戳杆3的一端为尖锥状,戳杆3的尖锥状的端部对着第一石棉塞2设置。第二石棉塞4固定在一杆体上5,第二石棉塞4用于塞入第一石棉塞2内或排液口11内。排液口11的表面贴有一层石墨纸6。避免排液口11直接与第一石棉塞2接触涂层被磨损,造成石墨坩埚氧化。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