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0073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文化纸机现用热交换器,能耗使用不高,对热水或蒸汽使用率也不够高效,在换热器内停留时间短,热水或蒸汽进入交换器内一个旋转就被排出,热能没有充分利用,影响热能的正常利用,浪费能源,增加能耗。故急需一种高效热交换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热交换器,对热水或蒸汽使用率高效,使得热水或蒸汽的热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高效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所述热交换器本体包括若干换热管以及上管和下管,若干换热管竖排并列,所述上管位于所述换热管上方,所述下管位于所述换热管下方,所述换热管分别连通所述上管和下管;所述上管和下管内部分别设有多个分隔板,将所述上管和下管的空间分别分隔为多个分隔室。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密度为间隔2~3根换热管设一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上管和下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为不锈钢分隔板。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器本体底部设有排污口。

进一步的,所述上管顶部设有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热交换器本体的上管和下管内部设多个分隔板,将所述热交换器本体上管和下管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分隔室,使得热水或蒸汽进入热交换器内需要经历多个回转,热水或蒸汽在内部充分循环,加长了停留时间,对热水或蒸汽使用率更加高效,使得热水或蒸汽热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同时避免大量热量排入大气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另外,所述分隔板的密度为间隔2~3根换热管设一分隔板,避免分隔板密度太密集导致水流过慢,避免分隔板密度过疏,使得热水或蒸汽热能利用率还是不过够高,间隔2~3根换热管设一分隔板,使得水流速适宜,可更加充分利用热水或蒸汽的热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热交换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热交换器本体、2上管、3进水口、4出水口、5下管、6分隔板、7分隔室、8排污口、9排气孔、10换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高效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本体1,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包括1若干换热管10以及上管2和下管5,换热管10的数量为20~30根,若干换热管10竖排并列,所述上管2位于若干换热管10上方,所述下管5位于若干换热管10下方,所述换热管10分别连通所述上管2和下管5。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的上管2和下管5内部分别设有多个分隔板6,将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的上管2和下管5的空间分别分隔为多个分隔室7。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的上管2两侧分别连通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进水口3和出水口4分别位于上管2两边上分隔板6的外侧上方,进水口3用于接收蒸汽或热水,出水口4用于排出热换过冷水。所述分隔板6的密度为间隔2~3根换热管10设一分隔板6,避免分隔板6密度太密集导致水流过慢,避免分隔板6密度过疏,使得热水或蒸汽热能利用率还是不过够高,间隔2~3根换热管10设一分隔板6,使得水流速适宜,可更加充分利用热水或蒸汽的热能。所述分隔板6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的上管2和下管5内部,使得分隔室7之间无缝隙、分隔密闭性更好。所述分隔板6为不锈钢分隔板6,该分隔板6耐腐蚀、寿命长。所述热交换器本体1底部设有排污口8,便于将长期热交换后沉积的废渣或废水排出。所述上管2顶部设有排气孔9,便于需要时排气,保持水压平衡、水流顺畅。

如图2所示,使用时,蒸汽或热水等热流体从进水口3进入,经过上管2的第一个分隔室7,进入换热管10,进行热交换,热流体往下走,到达下管5的第一个分隔室7,再进入换热管10,热流体往上走,进入上管2的第二个分隔室7,然后,热流体继续进入换热管10,热流体往下走,进入下管5的第二个分隔室7,如此往复,最后从出水口4排出热换过的冷水。使得热水或蒸汽进入热交换器内需要经历多个回转,热水或蒸汽在内部充分循环,加长了停留时间,对热水或蒸汽使用率更加高效,使得热水或蒸汽热能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同时避免大量热量排入大气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