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3300发布日期:2018-06-30 05:2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纱线烘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纱线染色逐步从胶纱染色转向筒子纱染色,对筒子纱染色所需配备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常用的有:1、射频烘燥机,其高频电磁波有很强的穿透力,2~3小时烘干,品种适应性强,但是耗电高,又要耗水、耗汽,占地面积大,高频辐射对人体有害,烘燥成本高,且配件及维修费用大。2、釜式高压或真空烘干机,特点是时间短、烘干效果好,但是价格昂贵,耗能高,占地面积大,一般不采用。3、老式的烘干机,特点是烘干时间长,且易污染染色纱线。

纱线是工业用布或生活用布的主要原料之一,在生产中,纱线需要烘干,传统的烘干机灵活度较低,所需烘干时间较长,导致效率偏低,以及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利于烘干架槽内受热均匀,能提高筒子纱的烘干效率的筒子纱烘干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包括烘箱本体,烘箱本体为圆环体形结构,烘箱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烘干架槽,烘干架槽为圆柱体状,且烘干架槽沿烘箱本体的外圆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烘干架槽内设置有转轴,烘箱本体的一端还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的一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烘干架,烘干架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座上设置有若干烘干盘,烘干盘包括U形烘干座,U形烘干座的U形底部与固定座固定连接,U形烘干座的U形开口内设置有筒子纱固定柱,筒子纱固定柱的一端与U形烘干座连接,筒子纱固定柱的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上还设置有弹簧,且固定螺母套设在筒子纱固定柱的另一端,烘箱本体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上还设置有若干连杆,连杆沿固定座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烘干盘通过连杆与固定座之间固定连接,使得烘干盘与固定座之间留有空隙,便于热气通过,有利于筒子纱烘干。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为圆形状结构,且烘干盘沿固定座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便于电机带动固定座转动,有利于烘干盘上的筒子纱烘干均匀。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为圆盘状结构,排气管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气孔,且排气孔的位置与烘干架槽的位置相对应,方便能及时将烘干筒子纱时产生的气体排出。

优选的,所述U形烘干座上还设置有垫片,且筒子纱固定柱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垫片上,可防止筒子纱在放置至U形烘干座上时,筒子纱的底部与U形烘干座之间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筒子纱的底部的烘干。

优选的,所述垫片为圆柱形结构,且垫片的直径小于筒子纱固定柱的直径,可防止筒子纱的底部与U形烘干座之间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筒子纱的底部的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烘箱本体为圆环体形结构,烘干架槽沿烘箱本体的外圆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有利于烘干架槽内受热均匀,能提高筒子纱的烘干效率;

(2)U形烘干座上设置有垫片,可防止筒子纱的底部与U形烘干座之间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筒子纱的底部的烘干。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烘干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烘干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烘干架槽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排气孔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的烘箱本体、电机和排气管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烘箱本体;11、烘干架槽;2、电机;3、转轴;4、烘干架;41、固定座;42、烘干盘;421、U形烘干座;422、筒子纱固定柱;423、固定螺母;424、弹簧;5、连杆;6、排气管;61、排气孔;7、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筒子纱烘干装置,包括烘箱本体1,烘箱本体1为圆环体形结构,烘箱本体1上还设置有若干烘干架槽11,烘干架槽11为圆柱体状,且烘干架槽11沿烘箱本体1的外圆圆周方向等距分布,烘干架槽11内设置有转轴3,烘箱本体1的一端还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轴与转轴3的一端连接,转轴3的另一端上设置有烘干架4,烘干架4包括固定座41,固定座41与转轴3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座41上设置有若干烘干盘42,烘干盘42包括U形烘干座421,U形烘干座421的U形底部与固定座41固定连接,U形烘干座421的U形开口内设置有筒子纱固定柱422,筒子纱固定柱422的一端与U形烘干座421连接,筒子纱固定柱422的另一端上活动设置有固定螺母423,固定螺母423上还设置有弹簧424,且固定螺母423套设在筒子纱固定柱422的另一端,烘箱本体1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排气管6。

固定座41上还设置有若干连杆5,连杆5沿固定座41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烘干盘42通过连杆5与固定座41之间固定连接,使得烘干盘42与固定座41之间留有空隙,便于热气通过,有利于筒子纱烘干,固定座41为圆形状结构,且烘干盘42沿固定座41的外圆圆周等距分布,便于电机2带动固定座41转动,有利于烘干盘42上的筒子纱烘干均匀,排气管6为圆盘状结构,排气管6上还设置有若干排气孔61,且排气孔61的位置与烘干架槽11的位置相对应,方便能及时将烘干筒子纱时产生的气体排出,U形烘干座421上还设置有垫片7,且筒子纱固定柱422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垫片7上,可防止筒子纱在放置至U形烘干座421上时,筒子纱的底部与U形烘干座421之间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筒子纱的底部的烘干,垫片7为圆柱形结构,且垫片7的直径小于筒子纱固定柱422的直径,可防止筒子纱的底部与U形烘干座421之间接触面积过大,不利于筒子纱的底部的烘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现将筒子纱放置在筒子纱固定柱422上,再将带有弹簧424的固定螺母423套设在筒子纱固定柱422上,弹簧424与筒子纱相接触,拧紧固定螺母423,电机2通过转轴3带动固定座41转动,烘干盘42上的筒子纱进行边转动边烘干,烘箱本体1为圆环体形结构,烘干架槽11沿烘箱本体1的外圆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有利于烘干架槽11内受热均匀,能提高筒子纱的烘干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