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和换热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93999发布日期:2018-11-20 18:29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领域,尤其涉及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和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换热器可包括集流管、换热管和翅片等。其中,翅片通常安装固定在换热管的表面。

发明人发现,相关用于固定翅片于换热管的结构可能导致在安装过程中翅片的定位不准,因此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过程中定位准确性相对较高的翅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安装过程中定位准确性相对较高的翅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在换热器的制作过程中翅片可以较高精度定位。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安装过程中定位准确性相对较高的翅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翅片,所述翅片包括:

换热管安装孔;

翻折部,所述翻折部设置有第一定位部。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安装孔具有插接端;

所述翻折部包括挡止部;

所述翻折部具有翻折状态和压平状态,处于所述翻折状态时,所述挡止部远离换热管安装孔的所述插接端,所述插接端被所述翻折部暴露;处于所述压平状态时,所述挡止部邻近并至少部分闭合换热管安装孔的所述插接端。

可选的,所述翅片还包括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和第一定位部设置在换热管安装孔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或所述第二定位部为由弯折形成的折弯片。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或第二定位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末端部相连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

可选的,所述翅片由金属板制成,所述换热管安装孔、翻折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一体形成。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安装孔设置有焊料槽。

可选的,所述焊料槽设置于所述翻折部。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安装孔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换热管安装孔排列成一排或多排。

可选的,所述翅片设置有多个换热结构。

可选的,所述换热结构为凸起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

集流管,所述集流管具有内腔;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具有内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集流管至少部分相连接,所述换热管的内腔与所述集流管的内腔至少部分相连通;

如前所述的翅片,所述换热管的至少部分收容和/或固定在所述翅片的换热管安装孔内。

可选的,所述换热管的内部形成有并排设置的多个通道。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换热管与如前所述的翅片;

在所述翻折部处于翻折状态时,将换热管自插接端处移至换热管安装孔内;

将所述翻折部置于压平状态,所述翻折部的挡止部至少部分闭合所述插接端。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换热管、焊料与如前所述的翅片;

将焊料与换热管配合固定后,在所述翻折部处于翻折状态时,将换热管经插接端设置在换热管安装孔,在所述翻折部置于压平状态时,所述翻折部至少部分闭合所述插接端;

加热焊料,将换热管与翅片焊接固定。

可选的,所述焊料包括收容部;

将换热管、焊料设置在换热管安装孔内、焊料槽处的步骤,包括:

将焊料安装于换热管,所述收容部包裹换热管的侧边;

将带有焊料的换热管自插接端处移动至换热管安装孔内。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至少一个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换热器包括如前所述的换热器。

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和换热系统中,设置于翻折部的第一定位部可很好地防止翻折部在装配中发生翘起现象,提高翅片安装的定位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翅片在一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翅片在另一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翅片组装至扁管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翅片组装至扁管、集流管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翅片在一种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焊料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焊料组装至扁管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6所示翅片与图8所示扁管、焊料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类似的,“多个”或“多层”等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数量。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补充或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5,本申请示例性实施例换热器可包括集流管43和/或45、多个换热管7和多个翅片10。

多个换热管7可并排设置。换热管7可以是扁管,比如微通道扁管。业内的扁管或微通道扁管内部设有多个供液体或气体流动的通道。相邻的通道彼此隔离。多个通道排成一列,共同影响扁管或微通道扁管的宽度。扁管或微通道扁管整体通常呈扁平状,其长度大于宽度,宽度又大于其厚度。这里所说的扁管或微通道扁管并不局限于此种类型,也可以是其它形态。比如,相邻的通道可不完全隔离。又比如,所有的通道可以排成两列,只要其宽度仍大于厚度即可。

多个翅片10可并排设置。每一翅片10或一部分翅片10可包括可供换热管7插接的换热管安装孔1、能够翻折的翻折部2以及用于定位翅片10的第一定位部3、第二定位部5。

在安装到位后,由于第一定位部3和/或第二定位部5处于相邻的两个翅片10的板体部90之间,第一定位部3和/或第二定位部5的一部分与翅片10的板体部90固定连接,第一定位部3和/或第二定位部5的另一部分抵接至相邻翅片10的表面,如图3至图5所示,使得相邻的翅片被稳定定位。容易理解,第一定位部3和/或第二定位部5可以是任意形式的定位结构,比如凸块、凸点、支撑片等,只要所述定位结构能够稳定保持在两个翅片之间,即可实现两个翅片的定位作用。在图中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和/或第二定位部5均为由弯折而形成的折弯片。

换热管安装孔1具有可供换热管7进入至换热管安装孔1内的插接端12。插接端12可设置于换热管安装孔1长度方向上的一个末端位置处。在翻折部2处于翻折状态(如图1中所示)时,换热管7可从翻折部2处沿插入方向x穿过插接端12进入换热管安装孔1内。换热管安装孔1的长度方向与插入方向x平行。

翻折部2紧邻换热管安装孔1设置,并与换热管安装孔1的插接端12相邻。翻折部2包括挡止部4。在翻折部2恢复至压平状态(如图2中所示)时,挡止部4紧邻并完全闭合或部分闭合换热管安装孔1的插接端12,从而可防止换热管7逆着插入方向x自换热管安装孔1内退出。

由弯折形成的第一定位部3和第二定位部5设置在换热管安装孔1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在翅片10安装至换热管7后,一个翅片10的第一定位部3和第二定位部5可抵靠在相邻翅片10的表面,如图3与图4中所示。由于第一定位部3和第二定位部5相距较远,因而可保证相邻翅片10之间的稳定定位。

第一定位部3可设置于翻折部2。在翻折部2翻折时,第一定位部3跟随翻折部2运动。设置于翻折部2的第一定位部3可很好地防止翻折部2在装配中(此时翻折部2处于压平状态)发生翘起现象。处于压平状态的翻折部2的翘起易导致翅片10与换热管7的焊接过程中出现大的开缝,不利于翅片10与换热管7之间的固定以及冷凝水的排出。

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3也可不设置于翻折部2,而设置在翅片10的其它区域。

换热管安装孔1可由翻边形成。在翻边形成换热管安装孔1的过程中,可在换热管安装孔1的周缘形成翻边部16。翻边部16在第一方向z凸起。翻边部16的设置有利于换热管7的安装固定。

在各图所示实施例中,翅片10由一金属板(比如,铝板)加工(比如,切割、翻折、冲压)形成。即,翅片10内的各部件(比如,换热管安装孔1、翻折部2、第一定位部3与第二定位部5等)一体形成。翅片10包括板体部90。板体部90包括第一区92、第二区94与第三区96。其中,换热管安装孔1主要设置在第一区92。翻折部2和第一定位部3设置在第三区96。第二定位部5设置在第二区94。

除翻折部2外,第三区96还包括不动部962。翻折部2包括切割边26。切割边26由切割而形成,并将翻折部2与不动部962部分分割,使得翻折部2能够翻折。第一定位部3可设置在切割边26处,并可与切割边26一体连接。第一定位部3可由切割、翻折形成,在形成第一定位部3的过程中,在不动部962处伴随形成切割缺口36。

设置在第二区94的第二定位部5同样可由切割、翻折形成,在形成第二定位部5的过程中,第二区94伴随形成切割缺口56。在第二区94还可形成槽943。该槽943可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在第二方向y上贯穿整个翅片10。槽943的设置有利于冷凝水脱离翅片10。槽943可由弯折板体部90而形成。

第三区96可设置槽963,如图2中所示。该槽963可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在第二方向y上贯穿整个翅片10。槽963的设置有利于冷凝水脱离翅片10。槽963可由弯折板体部90而形成。槽963可紧邻换热管安装孔1设置,这有利于冷凝水脱离换热管7。

同一翅片10内可设置有多个换热管安装孔1。各换热管安装孔1的长度方向可平行或大体平行。多个换热管安装孔1的设置,使得同一翅片10可同时组装至多个换热管7。

在各图所示实施例中,所有的换热管安装孔1排成一列,使得翅片10可配合一组换热管7使用,如图4所示。在其它实施例中,同一翅片10内的所有换热管安装孔1也可排成两列或更多列,使得翅片10可配合两组换热管7或更多组换热管7使用。

第一定位部3可包括自板体部90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一延伸部32,以及与第一延伸部32的末端部相连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34。第一延伸部32的末端部可与相邻的翅片相抵接,如此,第一延伸部32在第一方向z上的长度可影响或决定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第二延伸部34可与相邻翅片的板体部的至少部分接触,这种设置有利于增加与相邻翅片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翅片之间的稳定性。

第二定位部5可包括自板体部90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第一延伸部52以及与第一延伸部52的末端部相连并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第二延伸部54。第一延伸部52的末端部可与相邻的翅片相抵接,如此,第一延伸部52在第一方向z上的长度可影响或决定相邻翅片之间的间距。第二延伸部54可与相邻翅片的板体部的至少部分接触,这种设置有利于增加与相邻翅片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强翅片之间的稳定性。

说明一点,这里所说的“第一延伸部32、52沿第一方向z延伸”并不要求第一延伸部32、52的延伸方向必须严格与第一方向z平行,只要第一延伸部32、52的延伸方向在第一方向z上具有分量即可。即,第一延伸部32、52在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过程中还可同时沿其它方向延伸。同理,这里所说的“第二延伸部34、54沿第二方向y延伸”并不要求第二延伸部34、54的延伸方向必须严格与第二方向y平行。

翅片10可设置有多个换热结构924。多个换热结构924可设置于第一区92。换热结构924可以是凸起结构,比如,凸块、凸点、凸条和开窗等。换热结构924一体形成于翅片10,并可增加翅片10的表面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比如,可先提供换热管7和与前面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翅片10,之后将换热管7自插接端12处移动至换热管安装孔1内,随后将翻折部2压平,使翻折部2的挡止部4封闭插接端12。此时形成的结构可如图3中所示。

为增强稳定性,可进一步将翅片10与换热管7固定,比如,可通过焊接固定。

再后,可将换热管7的端部插接于集流管43和/或45的安装孔46内。此时形成的结构可如图4与图5中所示。

集流管43、45安装孔46的形状可与换热管7的形状相适应。将如图4与图5中所示结构进行整体焊接。在其他一些实时方式中,可以先将换热管7的端部插接于集流管43和/或45的安装孔46内,集流管43、45安装孔46的形状与换热管7的形状相适应,再进一步将翅片10固定于换热管。此时形成的结构可如图4与图5中所示,再整体焊接。当然,也可以将翅片10与换热管7先焊接固定,再后,可将换热管7的端部插接于集流管43和/或45的安装孔46内。此时形成的结构可如图4与图5中所示,再进行整体焊接,在此过程中,需经过两次焊接,但可以将翅片10与换热管7的固定更为牢固。所述焊接可以是在保护气氛下进行焊接,所述保护气氛可以是惰性气体,也可以是氮气等,只要其不与换热管7以及集流管43、45的材质不发生反应即可。

图6至图10所示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6至图10实施例换热器包含了图1至图5实施例换热器的所有特征,其与图1至图5实施例换热器的区别在于:翅片10增设了焊料槽8,以进一步改善翅片10与换热管7焊接效果。

焊料槽8用于容置焊料6,并与换热管安装孔1相连通。与换热管安装孔1相连通的焊料槽8也可看作换热管安装孔1的一个组成部分。焊料槽8可设置在翻折部2处,当翻折部2处于翻折状态时,焊料槽8设于翻折部2,当翻折部2处于压平状态时,焊料槽与换热管安装孔1相连通。焊料槽8的轮廓以与焊料6的形状一致为最佳。

在图中实施例中,焊料6呈u型,包括收容部65。收容部65可包裹在换热管7的侧边缘。对应的,焊料槽8可呈弧形。焊料槽8的弧形壁83可设置于翻折部2,并作为翻折部2的挡止部4或作为挡止部4的一部分。

在翅片10与换热管7组装到位后,可将焊料6置于焊料槽8内、换热管7与翅片10之间。而后焊接即可实现翅片10与换热管7之间的良好焊接。图10中的焊线13是焊料6加热后的主要流向及凝固处。焊线13沿换热管安装孔1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大体与换热管安装孔1的侧边缘重合。实际焊接过程中,部分焊料6也会沿切割边26的流动并凝固于此处,从而将翻折部2的状态固定。

在其它实施例中,焊料槽8也可设置在换热管安装孔1的另一端(远离插接端12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器的制作方法。比如,可提供换热管7、焊料6和与图6至图10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翅片10。将焊料6包裹在换热管7的侧边缘,并将带有焊料6的换热管7自插接端12处移动至换热管安装孔1内。之后,将翻折部2压平,使翻折部2的挡止部4封闭插接端12。将换热管7与翅片10焊接固定。

另外,所述制作方法还可包括:将换热管7的端部插接于集流管43的安装孔46(结合图4所示)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换热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如前面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系统可以是空调,所述换热系统可包括连通的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装置和第二换热器。如前面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换热器可设置为第一换热器和/或第二换热器。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