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底台车式煅烧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8224发布日期:2019-02-10 22:3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抽底台车式煅烧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煅烧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抽底台车式煅烧炉。



背景技术:

台车式加热炉具有室状炉膛,活动炉底的加热炉叫做台车式加热炉,应用于小批量工件的热处理加热。该炉子用煤气烧嘴将冷风预热到400℃后,通过风机把热风带入炉膛,炉膛内产生的热风被风机抽出,把它送入燃烧室,形成一个循环。由于采用煤气作为燃料会存在不安全的隐患,所以需要采用安全、绿色的加热源,故急需改进现有加热炉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之不足,提供一种抽底台车式煅烧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底台车式煅烧炉,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炉体和位于炉体内的抽底台车,所述炉体的底部设有支撑炉体的四个支脚,所述炉体下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导轨,所述导轨上设置沿其来回移动的抽底台车,所述抽底台车具有构成炉体底板的台车板,所述台车板上固定有工件框,炉体的一端面上安装有电加热管,炉体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炉门,所述炉门包括与炉体铰接的上部炉门和位于上部炉门下方的可移动式炉门,所述可移动式炉门竖直固定在台车板的一端位置处,可移动式炉门与上部炉门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I,所述上部炉门与炉体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II。

进一步地限定,安装电加热管的炉体端面上设置有护罩。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炉体上部设置有与电加热管电连接的控制箱。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炉体上设置有保温层,炉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可移动式炉门与上部炉门上均设置有拉手。

进一步地限定,所述台车板的底部设置有在导轨上移动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管作为加热源,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气作为燃料导致的不安全隐患;炉门分为上部炉门和位于上部炉门下方的可移动式炉门,方便抽底台车的进出,也更加保证炉体的密封性,减少热损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抽底台车离开炉体的侧视图。

图中:1.炉体,2.抽底台车,3.导轨,11.支脚,12.电加热管,13.上部炉门,14.密封圈I,15.密封圈II,16.护罩,17.控制箱,18.保温层,19.出气孔,20.拉手,21.台车板,22.工件框,23.可移动式炉门,24.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抽底台车式煅烧炉,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炉体1和位于炉体1内的抽底台车2,炉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炉体1的四个支脚11,炉体1下方的地面上固定有导轨3,导轨3上设置沿其来回移动的抽底台车2,抽底台车2具有构成炉体1底板的台车板21,台车板21上固定有工件框22,炉体1的一端面上安装有电加热管12,炉体1的另一端面上设有炉门,炉门包括与炉体1铰接的上部炉门13和位于上部炉门13下方的可移动式炉门23,可移动式炉门23竖直固定在台车板21的一端位置处,可移动式炉门23与上部炉门13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I14,上部炉门13与炉体1的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II15。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电加热管12的炉体1端面上设置有护罩16。炉体1上部设置有与电加热管12电连接的控制箱17。炉体1上设置有保温层18,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孔19。

在本实施例中,可移动式炉门23与上部炉门13上均设置有拉手20。台车板21的底部设置有在导轨3上移动的滚轮24。

具体使用时,先装配好炉体1,在所需工厂地面上固定导轨3,然后在导轨3相应位置的地面上吊装放置好炉体1,再将抽底台车2放置到导轨3上,接通炉体1的电源,抽底台车2的工件框22上放置好工件,先打开上部炉门13,将抽底台车2通过滚轮24推进炉体1内,然后关闭上部炉门1,通过控制箱17控制电加热管12加热,电加热管12采用不锈钢电加热管加热,功率配置为4kW×6=24kW,炉体1的工作温度一般为550℃,待加热完毕,先打开上部炉门13,再通过拉手20将抽底台车2拉出。炉体1内胆采用1Cr18Ni9Ti材料制造,炉门与炉体1采用石棉炉门圈双重密封,保温性能好,热损失小,工作框22设有两层工件搁板。

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