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7825发布日期:2020-11-25 14:2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塔。



背景技术:

传统冷却塔补水管处大多采用直接作用式浮球阀,浮球始终漂在水面上,水位变化引起浮球动作,从而控制球阀通断补水管的出水口以维持液位恒定。而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于零度,当冷却塔不需要补水浮球阀关闭时,由于球阀位于液面之上,因此球阀处经常发生结冰冻结现象,需要人员采取融冰措施进行处理,较为麻烦,且影响冷却塔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冷却塔,该冷却塔的淹没式浮球阀不会出现结冰冻结的现象,以使冷却塔的稳定性更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下部形成有集水盘;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设置在所述塔体上且适于向所述集水盘内供水;电动阀,所述电动阀位于所述塔体内且设置在所述补水管的出液端,以用于控制所述补水管的通断;淹没式浮球阀,所述淹没式浮球阀设置在所述塔体内且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电动阀的出液端;其中,在所述淹没式浮球阀发生故障时,所述电动阀开启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冷却塔,该冷却塔通过使用淹没式浮球阀替代传统的直接作用式浮球阀,以避免球阀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冻结,并且通过设置电动阀以在淹没式浮球阀故障时控制补水管的通断,以提升冷却塔的稳定性,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根据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塔,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塔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集水盘内,以在所述集水盘内液温低于一定温度时自动启动以加热所述集水盘内的液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塔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集水盘内,所述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集水盘内的液面高度且与所述电动阀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淹没式浮球阀出现故障后,在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集水盘内的液面高度位于高液位时,所述电动阀关闭,而在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集水盘内的液面高度位于低液位时,所述电动阀打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塔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补水管以及所述塔体内的回水管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水盘的底部形成为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污口连接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置有通断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塔还包括:冷凝换热器,所述冷凝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塔体内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凝换热器的表面设置有亲水材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冷却塔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集水盘和所述冷凝换热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却塔100,塔体1,集水盘11,补水管2,电动阀3,淹没式浮球阀4,过滤装置5,排污口111,排污管6,通断阀7,冷凝换热器8,循环泵9,回水管10,供水管12,溢流管13,格栅14,风机15,浮球41,球阀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塔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塔100可以包括:塔体1、补水管2、电动阀3和淹没式浮球阀4。

如图1所示,塔体1的下部形成有集水盘11,集水盘11为回收降温后循环水的结构。具体地,冷水机组中的循环水从供水管12经布水器喷淋在塔体1内格栅14处设置的填料上,其中格栅14处为塔体1的进风处,以利用外界自然风对循坏水进行降温处理,而填料可使循环水能够较为缓慢的向下流动,不仅可增加循环水的换热时长,而且能够增大循环水的换热面积,进风处(格栅14)与自上而下的冷空气逆流换热,而循环水的高温蒸汽经风机15从塔体1的顶端扩散到大气环境中,换热后的低温水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至集水盘11中,由回水管10返回循环水系统至冷水机组,而当循环水中由于换热而使液量减小时,设置在塔体1上的补水管2用以向集水盘11内补充减少的循环水,而当集水盘11内液位过高时,为保证安全性,多余的循环水会从溢流管13排出。

由于传统冷却塔补水管处大多采用直接作用式浮球阀,浮球始终漂在水面上,水位变化引起球阀动作,控制球阀通断补水管的出水口从而维持液位恒定。而在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于零度,当冷却塔不需要补水浮球阀关闭时,由于球阀位于液面之上,因此球阀处经常发生结冰冻结现象,需要人员采取融冰措施进行处理,较为麻烦,且影响冷却塔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补水管2位于集水盘11内的液面之下,并通过设置在塔体1内的淹没式浮球阀4来代替传统的直接作用式浮球阀,以避免发生球阀42结冰冻结的现象。由于淹没式浮球阀4的浮球41在液面以上,球阀42在液位以下,浮球41感受液位变化,通过连杆控制球阀42通断,控制液位维持在恒定值,正是由于球阀42设置在液面以下,因此,球阀42将不会出现结冰冻结的现象,从而保证了冷却塔100的稳定性。

需要知道的是,集水盘11内的液体的温度是维持在零度以上的,不会发生结冰的现象,而传统的直接作用式浮球阀的球阀由于在液面以上,因此无法与液体接触导致结冰,而淹没式浮球阀4则不然,淹没式浮球阀4的球阀42是在液面下的,也就是说,球阀42是浸泡在液体内的,因此不会发生结冰的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淹没式浮球阀4来代替传统的直接作用式浮球阀能够有效解决球阀42结冰的问题。

为进一步增加冷却塔100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设置了电动阀3,其中,电动阀3位于塔体1内且设置在补水管2的出液端处,以用于控制补水管2的通断,而淹没式浮球阀4则设置在电动阀3的出液端处且用于打开或关闭电动阀3的出液端,进而控制液体的流出。

即电动阀3设置在补水管2与淹没式浮球阀4之间,正常情况下电动阀3处于常通状态,补水管2的出液和关闭由淹没式浮球阀4控制,而在淹没式浮球阀4发生故障无法紧密的闭合电动阀3的出液端时,电动阀3开启运行,以控制补水管2的通断。

由此,通过淹没式浮球阀4与电动阀3的联合控制,使得集水盘11内的液位能够恒定,避免了淹没式浮球阀4故障时高液位溢流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塔100,该冷却塔100通过使用淹没式浮球阀4替代传统的直接作用式浮球阀,以避免球阀42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冻结,并且通过设置电动阀3以在淹没式浮球阀4故障时控制补水管2的通断,以提升冷却塔100的稳定性,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冷却塔100还包括: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均设置在集水盘11内(图中未示出),其中,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集水盘11内液体的温度,温度传感器适于与加热器通讯,并且加热器会在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集水盘11内液温低于一定温度时自动启动以加热集水盘11内的液体,以保证液温始终维持在零度以上,从而避免球阀42发生冻结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冷却塔100还包括:液位检测装置,液位检测装置设置在集水盘11内(图中未示出),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集水盘11内的液面高度且与电动阀3通讯,以在淹没式浮球阀4出现故障后,当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集水盘11内的液面高度位于高液位时,控制系统会接收液位检测装置发来的高液位信号,此时控制系统会控制电动阀3关闭,以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而在液位检测装置检测到集水盘11内的液面高度位于低液位时,控制系统会接收液位检测装置发来的低液位信号,此时控制系统会控制电动阀3打开,以使设置在塔体1上的补水管2能够适于向集水盘11内供水。

如图1所示,冷却塔100还包括:过滤装置5,过滤装置5分别设置在补水管2的出水口处以及塔体1内的回水管10的进水口上,以有效避免补水管2液体内的杂质流入集水盘11内,并且可有效避免集水盘11内的杂质进入到回水管10内。

由于开式冷却塔100利用水和空气的直接接触,通过换热作用降低循环水的温度。而由于循环水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因此空气中的粉尘会融入循环水中,而且循环水中含氧量大,会造成水质恶化以及造成管壁腐蚀,影响设备运行和换热效果。并且,补水管2一般与市政水(自来水)直接连接,未经过滤处理的自来水会通过补水管2直接进入集水盘11内,造成水质污染。

而通过在补水管2的出水口处以及塔体1内的回水管10的进水口处设置过滤装置5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其中,过滤装置5可为y型过滤器,目数为40,尺寸与相应的管道相同,方便拆卸清洗。补水管2口处的过滤器用以过滤掉补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集水盘11,而回水管10口处的过滤器用以过滤掉集水盘11内循环水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循环水系统,影响其它换热设备。

进一步,参照图1,集水盘11的底部形成为漏斗形结构,漏斗形结构的底端设置有排污口111。

由于回水管10位于集水盘11的底壁以上,集水盘11循环水中的污垢杂质会沿着漏斗形结构的两侧斜坡滑落至集水盘11的底壁处而不会影响回水管10的进水,也不会进入回水管10和循环水系统中,并且沉积到底壁上的污垢杂质可从排污口111处排出到冷却塔100外。

进一步,排污口111连接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上设置有通断阀7,当底壁处的污垢杂质积聚到一定数量时可手动或自动打开通断阀7,将污垢排出冷却塔100,可避免人为进入冷却塔100内进行清理,因此可实现排污时冷却塔100不用停机。由此,可使污垢杂质的清理更加方便。

如图1所示,冷却塔100还包括:冷凝换热器8,冷凝换热器8设置在塔体1内的上部。由于开式冷却塔100的循环水与空气直接接触,循环水蒸发后在风机15的抽吸作用下,从冷却塔100顶部扩散到外界环境中,造成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集水盘11上方安装了冷凝换热器8,工作时循环水蒸发形成的高温蒸汽在冷凝换热器8表面凝结液化,沿着填料滴落至集水盘11,以避免水蒸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进而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

其中,冷凝换热器8可为翅片管式冷凝换热器8,可使冷凝换热面积更大,进而使冷凝效果更好。

进一步,冷凝换热器8的表面设置有亲水材料。由此,可使更多的水蒸气能够吸附到冷凝换热器8上,以进一步提升冷凝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如图1所示,冷却塔100还包括:循环泵9,循环泵9连通集水盘11和冷凝换热器8。也就是说,冷凝换热器8能够利用集水盘11内的低温循环水进行冷凝作用,其中,集水盘11中的循环泵9可与风机15联动,风机15会带动循环泵9将集水盘11中的低温循环水抽至冷凝换热器8进行冷凝换热,冷凝换热器8与水蒸气换热后,冷凝换热器8内的低温循环水吸收冷凝热量后温度升高,之后在循环泵9的作用下重新进入集水盘11中,以实现冷凝换热器8与集水盘11之间的液体循环。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