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48790发布日期:2020-10-09 18:2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合金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



背景技术:

镁合金的冶炼过程中,由于持续不断的高温冶炼,盛放镁合金熔液的坩埚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漏液现象。在镁合金的实际冶炼过程中,镁合金漏料主要以坩埚出现裂缝为主,镁合金在坩埚裂缝溢出到坩埚壁,由于炉膛温度高达800℃~900℃,溢出的液态镁合金在高温下氧化,产生了坚硬的氧化镁,氧化镁不会流到炉膛底部。如不能及时发现漏液情况,不仅会造成镁合金熔液的损失,而且随时间加长,坚硬的氧化镁将不断长大至与炉壁和发热元件结合,容易进一步造成安全危险与经济损失,复产周期长,炉壁耐火材料损坏与发热元件短路损坏。此外,出现开裂的坩埚如未能被及时发现,极容易进一步出现炸锅的现象,会带来更严重危险事故。

因此,在镁合金的冶炼过程中,需有相应的实时漏液检测用于及时发现漏液现象。然而,现有市场镁合金熔炉的熔膛漏料检测装置为安装在炉膛底部,这对坩埚出现裂缝而不会流至炉膛底部的镁合金漏液情况基本无法检测到,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该镁合金熔炉通过在内锅的外周侧及底部分布设置的检测管以及与所述检测管连接的触发开关组成的漏液检测系统,可对内锅的漏液情况实现全面检测,及时发现漏液现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降低经济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包括外炉体、内锅以及漏液检测系统;

所述外炉体包覆在所述内锅的外周;所述内锅用于盛放镁合金;所述外炉体的内侧设置有发热管,用于对所述内锅内盛放的镁合金进行加热;

所述漏液检测系统包括检测管,所述检测管设置分布在所述外炉体内、并位于所述内锅的外周侧及底部;所述检测管连接有触发开关。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以及所述检测管均通过支撑块设置在所述外炉体的内侧;其中,所述支撑块固定在所述外炉体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发热管以及所述检测管均被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上。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沿靠近所述外炉体的内侧壁面的方向为内侧,所述发热管分布位于所述支撑块的内侧,所述检测管分布位于所述支撑块的外侧。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为电加热发热管;所述发热管的通电端穿出至所述外炉体外;所述发热管的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与所述触发开关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的一端为入口端,另一端为出口端;所述检测管的入口端及出口端均贯穿伸出至所述外炉体外,且所述检测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内锅的内部。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的入口端及出口端贯穿所述外炉体的部分均外包覆有陶瓷管,用于与所述外炉体隔离。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内锅以及所述外炉体上均设置有温度探测器,分别用于探测所述内锅内的温度和所述外炉体内的温度。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外炉体外。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还连接有报警蜂鸣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熔炉内通过由在内锅的外周侧及底部分布设置的检测管以及与所述检测管连接的触发开关组成的漏液检测系统,可在内锅的周侧或底部发生漏液现象时,由镁合金熔液漏出触撞检测管并引发触发开关工作,及时输出漏液信号,从而对内锅的漏液情况实现全面、及时的检测,及时发现漏液现象,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减少镁合金熔液的损失以及镁合金熔液形成的氧化镁对耐火材料与发热元件的损坏,降低经济损失。

(2)本实用新型的镁合金熔炉中,触发开关还通过控制器与发热管的外接电源连接,在发生并检测到漏液情况时,触发开关可输出漏液信号至控制器并由控制器控制发热管停止加热,待内锅冷却后即进行内锅的更换,从而有利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节约了维修时间与缩短了内锅重新更换投入使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1-外炉体,101-炉壳,102-保温棉,103-保温砖,104-侧封板,105-高温板,2-内锅,201-内锅本体,202-内锅盖板,203-加料盖板,204-滑动盖板,3-漏液检测系统,31-检测管,311-检测管入口端,312-检测管出口端,4-发热管,5-支撑块,6-陶瓷管,7-温度探测器,8-导轨,9-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具体的实施例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用于区分描述,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更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见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全面漏液检测的镁合金熔炉,该镁合金熔炉包括外炉体1、内锅2以及漏液检测系统3。其中,所述外炉体1包覆在所述内锅2的外周,即内锅2为坐落入外炉体1形成的炉膛内;所述内锅2用于盛放镁合金;所述外炉体1的内侧设置有发热管4,用于对所述内锅2内盛放的镁合金进行加热。

在进行镁合金冶炼工作时,首先将镁合金块置于内锅2内,而后通过发热管4发热使外炉体1的内部炉膛升温,进而对内锅2进行加热,内锅2受热并将热传递至其中的镁合金,使镁合金熔化进行冶炼。若冶炼过程中出现内锅2漏液时,漏液检测系统3可及时检测出漏液情况。

在具体的可选实施例中,外炉体1包括炉壳101,以及设置在炉壳101内侧的保温砖103;而且,在炉壳101与保温砖103之间还设置有保温棉102,在保温砖103的内侧面还设置有高温板105,如此构成整体高度保温的外炉体1。内锅2选自坩埚,且内锅2包括内锅本体201;内锅本体201为可拆换的置于外炉体1的炉膛内,为盛放镁合金进行加热冶炼的主要部位,在内锅本体201置于外炉体1的炉膛内时,内锅本体201的开口端略高于外炉体1的顶面;内锅本体201的开口端上设置有内锅盖板202,而且在内锅盖板202上设置有加料口,用于投料,加料口上设置有加料盖板203;此外,加料盖板203上开设有探测口,探测口上设置有滑动盖板204。

而且,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整体外炉体1通过脚轮9可在导轨8上滑动。其中,整体外炉体1的外部包覆有侧封板104,而侧封板104的外底部连接设置有脚轮9,脚轮9可沿导轨8滑动。在冶炼过程中,需要进行加料或下料等作业时,可将整体熔炉直接移动转移至作业工位,再进行相应的作业,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提高了相应作业的操作安全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漏液检测系统3包括检测管31。其中,所述检测管31设置分布在所述外炉体1内、并位于所述内锅2的外周侧及底部;具体可选的,检测管31包括两条连续的独立管道,其通过从内锅2的对称两侧开始弯折延伸分布在内锅2的外周侧及底部。在进一步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31的一端为入口端311,另一端为出口端312,所述检测管31的入口端311及出口端312均贯穿伸出至所述外炉体1外;其中,两条检测管31的入口端311相互独立,而出口端312相互连通并通过软管及出气管连通至所述内锅2的内部。在进行镁合金冶炼过程中,由于外炉体1内的炉膛温度高,检测管31的入口端311将连接保护气体输送装置,对检测管31内输入保护气体,避免检测管31在高温下变形;同时通入的保护气体最终将通过检测管31流入至内锅2内,起到保护镁合金熔液的作用。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管31的入口端311及出口端312贯穿所述外炉体1的部分均外包覆有陶瓷管6,用于与所述外炉体1隔离。在进行镁合金冶炼过程中,外炉体1的炉壁温度将升高,通过陶瓷管6隔离检测管31与外炉体1的炉壁,可保护检测管31在高温下不发生变形等损坏。

而且,所述检测管31连接有触发开关。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设置在所述外炉体1外。镁合金冶炼过程中,出现漏液情况时,镁合金熔液溢出并触撞在分布于内锅2周侧的检测管31上,此时镁合金熔液对检测管31的触撞将产生振动并传导至触发开关,从而引发触发开关工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触发开关还连接有报警蜂鸣器。如此,在发生镁合金熔液溢出并触撞检测管31而引发触发开关工作时,触发开关将触发报警蜂鸣器工作并发出报警信号,从而可引导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漏液现象,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4以及所述检测管31均通过支撑块5设置在所述外炉体1的内侧;其中,所述支撑块5固定在所述外炉体1的内侧壁面上,所述发热管4以及所述检测管31均被支撑设置在所述支撑块5上,支撑块5包括沿发热管4及检测管31的走向均布的多个,以对发热管4及检测管31进行稳定支撑。具体的,沿靠近所述外炉体1的内侧壁面的方向为内侧,所述发热管4分布位于所述支撑块5的内侧,所述检测管31分布位于所述支撑块5的外侧。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4为电加热发热管。其中,所述发热管4的通电端穿出至所述外炉体1外;所述发热管4的外接电源通过plc控制器与所述触发开关连接。如此,在发生镁合金熔液溢出并触撞检测管31而引发触发开关工作时,触发开关将触发信号传递至plc控制器,并由plc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而控制发热管4停止加热,待内锅2冷却后即进行内锅2的更换,从而有利于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节约了维修时间与缩短了内锅重新更换投入使用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此外,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内锅2的内锅本体201的开口端顶部以及外炉体1侧部上均设置有温度探测器7,可选的,温度探测器7具体选用为探温针。内锅2上设置的探温针的探头伸入至内锅本体201内,外炉体1上设置的探温针的探头伸入至外炉体1的炉膛内,分别用于探测所述内锅2内的温度和所述外炉体1内的温度,从而可实时监测到镁合金熔液的温度。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及原理上所做的变更、组合、删除、替换或修改等均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