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湿换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173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调湿换气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室内进行换气和调湿的调湿换气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迄今为止,对室内进行换气和调湿的调湿换气装置已为人所知。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这种调湿换气装置。调湿换气装置包括供气扇和排气扇,并构成为对室内进行换气。也就是说,就调湿换气装置而言,由供气扇将室外空气供向室内,同时由排气扇将室内空气排向室外。该调湿换气装置包括连接有吸附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调湿单元),并构成为对室内进行调湿(除湿及加湿)。
[0003]具体而言,在调湿换气装置的除湿运转下,空气中的水分被成为蒸发器的吸附热交换器的吸附剂所吸附。并且,经由此而得到除湿的空气被供向室内。在调湿换气装置的加湿运转下,水分从成为冷凝器的吸附热交换器的吸附剂中脱离,已脱离出来的水分被供到空气中。并且,经由此而得到加湿的空气被供向室内。
[0004]在该专利文献I的调湿换气装置中,为了将室内的换气量(供气风量及排气风量)保持在最佳值上,而进行风量恒定控制。在该风量恒定控制下,对供气扇和排气扇的转速进行调节,以使供气扇和排气扇的风量分别接近规定的目标风量。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9 - 109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一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一
[0007]在调湿换气装置的换气对象空间中,有时设置有供气装置、排气装置等其它换气装置。当调湿换气装置进行上述风量恒定控制时,若上述其它换气装置运转,排气量、供气量就会过剩,从而产生了用于排气扇、供气扇的动力损耗。在下文中就这点进行具体说明。
[0008]假设在设置有例如排气装置的换气对象空间中,在调湿换气装置的运转过程中排气装置处于运转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换气对象空间就随着排气装置的运转而处于负压状态,因此供气扇的通风阻力减小,而排气扇的通风阻力增大。于是,在风量恒定控制下,就减小供气扇的转速以确保供气扇的风量不会变得比目标风量大,而增大排气扇的转速以确保排气扇的风量不会变得比目标风量小。在这种运转状态下,换气对象空间中的整体排气风量就会大于整体供气风量,因而其结果是用于排气扇的动力过剩。
[0009]假设在设置有例如供气装置的换气对象空间中,在调湿换气装置的运转过程中供气装置处于运转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换气对象空间就随着供气装置的运转而处于正压状态,因此供气扇的通风阻力增大,而排气扇的通风阻力减小。于是,在风量恒定控制下,就增大供气扇的转速以确保供气扇的风量不会变得比目标风量小,而减小排气扇的转速以确保排气扇的风量不会变得比目标风量大。在这种运转状态下,换气对象空间中的整体供气风量就会大于整体排气风量,因而其结果是用于供气扇的动力过剩。
[0010]这样一来,当调湿换气装置进行风量恒定控制时,若其它换气装置运转,用于供气扇、排气扇的动力就会过剩,从而导致节能性受损。另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还可以想到:将显示其它换气装置处于运转状态的信号送往调湿换气装置一侧,与其它换气装置的运转联动地对供气扇、排气扇的转速进行控制。然而,这样一来,当设置调湿换气装置之际,每次都必需要用传输电缆等将调湿换气装置和其它换气装置连接起来,从而导致调湿换气装置的施工繁杂化,部件数量增多。
[0011]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进行信号传送就能够防止用于风扇的动力随其它换气装置的运转而增大的调湿换气装置。
[0012]一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一
[0013]第一方面的发明以下述调湿换气装置为对象,该调湿换气装置包括供气扇26、排气扇25、调湿单元50以及风量控制部101,该供气扇26将室外空气供向换气对象空间S,该排气扇25将该换气对象空间S内的空气排向室外,该调湿单元50对该换气对象空间S内的空气的湿度进行调节,该风量控制部101进行风量恒定控制,在该风量恒定控制下对所述供气扇26和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进行调节,以使该供气扇26和该排气扇25的风量接近各自的目标风量。并且,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湿换气装置包括判断部103,在对所述供气扇26和所述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当至少所述供气扇26或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时,该判断部103就做出所述换气对象空间S中的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当所述判断部103判断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风量控制部101就使所述供气扇26或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降低,以使所述换气对象空间S中的整体供气量和整体排气量达到平衡。
[0014]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判断部103判断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具体而言,当其它换气装置(供气装置、排气装置)处于运转状态时,换气对象空间S内的压力就会发生变化,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通风阻力便会随之增大。其结果是,风量控制部101使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转速增大以将风量控制为恒定。因此,当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时,判断部103就做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并且,当由判断部103做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时,风量控制部101就使供气扇26或排气扇25的转速降低,以便使换气对象空间S中的整体供气量和整体排气量达到平衡。其结果是,能够及时防止由于其它换气装置80、90运转而导致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风量过剩。
[0015]第二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部103判断出作为所述其它换气装置80、90的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风量控制部101就使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降低。
[0016]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判断出作为其它换气装置的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后,就与之相应地使排气扇25的转速降低。具体而言,当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时,若作为其它换气装置的排气装置80运转,换气对象空间S内的压力就会降低而成为负压。其结果是,排气扇25的通风阻力增大,排气扇25的转速就会发生变化而增大。当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时,判断部103就做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并且,当判断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时,风量控制部101就使排气扇25的转速降低。由此,能够及时防止当排气装置80成为运转状态后排气扇25的风量过剩。
[0017]第三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供气扇26和所述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当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同时所述供气扇26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超过规定值之际,所述判断部103就做出所述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
[0018]第三方面的发明中的判断部103根据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和供气扇26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这两个变化量,做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也就是说,当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而使换气对象空间S处于负压状态时,排气扇25的通风阻力增大,而供气扇26的通风阻力则减小。于是,在风量恒定控制下,排气扇25的转速增大,同时供气扇26的转速减小。因此,当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同时供气扇26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超过规定值之际,判断部103就做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
[0019]第四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判断部103判断出作为所述其它换气装置80、90的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时,所述风量控制部101就使所述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
[0020]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判断出作为其它换气装置的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后,就与之相应地使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具体而言,当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若供气装置90运转,换气对象空间S内的压力就会上升而成为正压。其结果是,供气扇26的通风阻力增大,供气扇26的转速就会发生变化而增大。当供气扇26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时,判断部103就做出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并且,当判断出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时,风量控制部101就使供气扇26的转速降低。由此,能够及时防止当供气装置90成为运转状态后供气扇26的风量过剩。
[0021]第五方面的发明是这样的,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其特征在于:在对所述供气扇26和所述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当所述供气扇26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同时所述排气扇25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超过规定值之际,所述判断部103就做出所述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
[0022]第五方面的发明中的判断部103根据供气扇26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和排气扇25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这两个变化量,做出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也就是说,当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而使换气对象空间S处于正压状态时,供气扇26的通风阻力增大,而排气扇25的通风阻力则减小。于是,在风量恒定控制下,供气扇26的转速增大,同时排气扇25的转速减小。因此,当供气扇26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超过规定值,同时排气扇25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超过规定值之际,判断部103就做出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
[0023]一发明的效果一
[0024]根据第一方面的发明,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根据供气扇26或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能够迅速地检测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为此,即使不在调湿换气装置10和其它换气装置80、90之间进行信号传送,也能检测出其它换气装置80、90处于运转状态,从而能够防止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风量过剩。其结果是,在不导致调湿换气装置10的结构复杂化的情况下,就能够削减用于供气扇26、排气扇25的动力,从而能够提高节能性。
[0025]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即使不在调湿换气装置10和排气装置80之间进行信号传送,也能检测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从而能够防止排气扇25的风量过剩,进而能够削减用于排气扇25的动力。
[0026]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当排气扇25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和供气扇26的转速的减小变化量都超过规定值时,就做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判断。为此,当由于例如与排气扇25相对应的排气通路中的过滤器堵塞、风阀异常等原因导致排气扇25的转速产生变化而增大之际,就能够防止判断部103做出排气装置80处于运转状态的错误判断。
[0027]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即使不在调湿换气装置10和供气装置90之间进行信号传送,也能检测出供气装置90处于运转状态,从而能够防止供气扇26的风量过剩,进而能够削减用于供气扇26的动力。
[0028]根据第五方面的发明,在对供气扇26和排气扇25进行风量恒定控制的过程中,当供气扇26的转速的增大变化量和排气扇25的转速的减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