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23543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包括:转炉本体,转炉本体包括转炉外壳和进风装置,转炉外壳内形成容纳空间,进风装置通过风眼向容纳空间内送风,转炉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容纳空间通过第一连通口与外部连通;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炉外壳相连接以驱动转炉外壳转动;烟气收集装置,烟气收集装置与转炉外壳相连接,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出烟通道,第一出烟通道与第一连通口相连通;物料从第一连通口进入容纳空间。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转炉倒运存在能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
【专利说明】
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矿物冶炼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
【背景技术】
[0002]铜锍吹炼是铜火法冶炼过程中重要的中间环节,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铜锍吹炼有热态铜锍P-S转炉吹炼和冷态铜锍的吹炼,相比而言,热态铜锍P-S转炉吹炼应用最广泛也最为成熟,投资小,能耗低。传统的P-S转炉吹炼工艺需要利用起重机倒运铜锍包子,烟气直接排放至大气中,这样就会存在低空污染及能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炉存在能源浪费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包括:转炉本体,转炉本体包括转炉外壳和进风装置,转炉外壳内形成容纳空间,进风装置通过风眼向容纳空间内送风,转炉外壳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容纳空间通过第一连通口与外部连通;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转炉外壳相连接以驱动转炉外壳转动;烟气收集装置,烟气收集装置与转炉外壳相连接,烟气收集装置包括第一出烟通道,第一出烟通道与第一连通口相连通;物料从第一连通口进入容纳空间。
[0005]进一步地,吹炼后的物料和渣均通过第一连通口排出。
[0006]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第一支撑装置位于转炉本体的第一端,第二支撑装置位于转炉本体的中部,进风装置包括多个风眼,多个风眼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和第二支撑装置之间。
[0007]进一步地,进风装置还包括两根进风管和与两根进风管相连通的出风管,出风管通过多个风眼送风进入容纳空间。
[0008]进一步地,两根进风管和出风管固定设置在转炉外壳的外壁上,出风管与容纳空间通过风眼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转炉还包括万向接头,两根进风管通过万向接头与外部的进风设备相连通。
[0010]进一步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机,电机与第一支撑装置相连以驱动转炉本体转动。[0011 ]进一步地,第一连通口设置在转炉外壳的第二端。
[0012]进一步地,烟气收集装置还包括第二出烟通道和封堵罩,通过封堵罩封堵或打开第一出烟通道,通过第二出烟通道连接管路上的阀门封堵或打开第二出烟通道。
[001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在正常使用时,物料通过第一连通口进入,烟气收集装置将转炉本体内的烟气收集并通过第一连通口排出,这样物料和烟气均通过第一连通口且物料和烟气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热的烟气和物料能够进行换热,保证了加入物料的温度,上述结构充分利用烟气的热量起到节能的作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能源浪费问题。
【附图说明】
[001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0016]图2示出了图1的转炉的烟气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18]10、转炉本体;11、转炉外壳;12、进风装置;121、进风管;122、出风管;20、驱动装置;30、烟气收集装置;31、第一出烟通道;32、第二出烟通道;33、封堵罩;40、第一支撑装置;50、第二支撑装置;60、万向接头;100、容纳空间;200、出风口; 300、第一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20]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21]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0022]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包括:转炉本体10、驱动装置20和烟气收集装置30。转炉本体10包括转炉外壳11和进风装置12。转炉外壳11内形成容纳空间100,进风装置12通过风眼200向容纳空间100内送风。转炉外壳11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 300,容纳空间100通过第一连通口 300与外部连通。驱动装置20与转炉外壳11相连接以驱动转炉外壳11转动。烟气收集装置30与转炉外壳11相连接,烟气收集装置30包括第一出烟通道31,第一出烟通道31与第一连通口 300相连通。物料从第一连通口 300进入容纳空间100。
[0024]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在正常使用时,物料通过第一连通口 300进入。烟气收集装置30将转炉本体10内的烟气收集并通过第一连通口300排出,这样物料和烟气均通过第一连通口 300且物料和烟气的运动方向相反。这样热的烟气和物料能够进行换热,上述结构充分利用烟气的热量起到节能的作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能源浪费问题。
[0025]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吹炼后的物料和渣均通过第一连通口300排出。转炉内的冶炼渣较底部的粗铜熔体较轻,会漂浮与粗铜熔体的上表面,排渣时将上表面的冶炼渣通过第一连通口 300排出,冶炼后得到的粗铜熔体也通过第一连通口 300排出。这样在转炉上只需开设一个开口即可实现进料、排烟、排渣以及出料等功能,上述结构加工容易,减少了不必要的开口,提高了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的强度。
[002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20包括第一支撑装置40和第二支撑装置50,第一支撑装置40位于转炉本体10的第一端,第二支撑装置50位于转炉本体10的中部,进风装置12包括多个风眼200,多个风眼200设置在第一支撑装置40和第二支撑装置50之间。具体地,进入转炉本体10的气体在第一支撑装置40和第二支撑装置50之间的位置,这样气体不会使转炉内的物料到处飞溅。同时根据加入的铜锍的品位的不同,上述结构能够把进风装置进风压力,由现在的I?2bar,增至6bar至12bar。
[002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风装置12还包括两根进风管121和与两根进风管121相连通的出风管122,出风管122通过多个风眼200送风进入容纳空间100。上述结构设置容易,节省成本。
[0028]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风管121和出风管122固定设置在转炉外壳11的外壁上,出风管122与容纳空间100通过风眼200相连通。两根进风管121设置在转炉本体10的外侧,上述结构避免了进风管121需要承受转炉本体10内高温。将进风管121和出风管122固定的结构使得进风管121和出风管122不会随意摆动,这样可以稳定出风管的出风压力。
[0029]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转炉还包括万向接头60,进风管121通过万向接头60与外部的进风设备相连通。上述结构使得转炉在转动过程中进风管121与外部进风设备相连时具有跟随移动的功能。
[0030]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驱动装置20还包括电机,电机与第一支撑装置40相连以驱动转炉本体10转动。上述结构设置简单,容易实现。具体地,电机和第一支撑装置之间设置有减速装置和传动装置,这样能够使转炉本体10的转动平稳。当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道,电机还可以实现变频控制。
[0031]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连通口300设置在转炉外壳11的第二端。上述结构使得转炉本体10内的物料在飞溅时不会从第一连通口 300吹出,或者吹入排烟通道等其它位置。
[003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烟气收集装置30还包括第二出烟通道32和封堵罩33,通过封堵罩33封堵或打开第一出烟通道31,封堵罩33可移动。通过与第二出烟通道32连接管路上的阀门封堵或打开第二出烟通道32。当第一出烟通道31工作时,通过第二出烟通道与外界连通的管道上的阀门关闭以将第二出烟通道32封堵,这样烟气通过第一出烟通道31排出。当第二出烟通道32工作时,封堵罩33移动至第一出烟通道31的位置以将第一出烟通道31封堵,这样烟气通过第二出烟通道32排出。
[0033]当转炉正常使用时第一出烟通道31打开,第二出烟通道32封堵。第一出烟通道可以与余热锅炉等相连通以实现烟气余热的再次利用。当转炉出现问题时,第二出烟通道32打开,第一出烟通道31封堵,第二出烟通道32与环保设备相连通,这样可以有效地将第二出烟通道32排出的烟气进行处理,处理合格后的烟气再排入空气。
[0034]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进风装置的进风管121可以为环形风管,进风管121与出风管122相连通。具体地,进风管121与出风管122在连通时需要考虑出风管122的出风均匀性。每根进风管121的管壁上设置多个连通管,连通管的一端与进风管121相连,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出风管122相连通,出风管122的管壁上开有均匀的风眼200。出风管122的长度只要满足风眼200在第一支撑装置40至第二支撑装置50之间即可。出风管122太长造成材料浪费,出风管122太短会造成风眼200的设置不合理。经过上述改造,送风箱送入至进风装置的压力为6bar至lObar,这样采用新型风眼可以防止风眼堵塞,从而不使用捅风眼机捅打作业。
[0035]第一支撑装置40和第二支撑装置50还起到了对转炉本体的定位作用。具体地,转炉本体上在预定的距离设置第一支撑装置40的第一配合部以及第二支撑装置50的第二配合部。当转炉本体安装时,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支撑装置40相配合,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支撑装置50相配合,这样便于转炉本体10的安装并观察第一配合部和第一支撑装置40的配合情况,以及安装并观察第二配合部和第二支撑装置50的配合情况。
[0036]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物料通过第一连通口300进入转炉时使用流体通道的结构,流体通道包括底板和两侧的侧板,底板和两侧的侧板形成流槽结构,这样避免了传统的起重机倒运铜锍包子时造成的低空污染问题。起重机在倒运铜锍包子时,由于铜锍为高温熔融状态,表面熔融状态的铜锍与空气反应生成SO2,这样容易对大气造成污染。
[0037]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003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39]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适用于热态铜锍处理的环保转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炉本体(10),所述转炉本体(10)包括转炉外壳(11)和进风装置(12),所述转炉外壳(11)内形成容纳空间(100),所述进风装置(12)通过风眼(200)向所述容纳空间(100)内送风,所述转炉外壳(11)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300),所述容纳空间(100)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300)与外部连通; 驱动装置(20),所述驱动装置(20)与所述转炉外壳(11)相连接以驱动所述转炉外壳(11)转动; 烟气收集装置(30),所述烟气收集装置(30)与所述转炉外壳(I I)相连接,所述烟气收集装置(30)包括第一出烟通道(31),所述第一出烟通道(31)与所述第一连通口(300)相连通; 物料从所述第一连通口(300)进入所述容纳空间(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吹炼后的物料和渣均通过所述第一连通口(300)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0)包括第一支撑装置(40)和第二支撑装置(50),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0)位于所述转炉本体(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支撑装置(50)位于所述转炉本体(10)的中部,所述进风装置(12)包括多个风眼(200),所述多个风眼(200)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0)和所述第二支撑装置(50)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装置(12)还包括两根进风管(121)和与所述两根进风管(121)相连通的出风管(122),所述出风管(122)通过所述多个风目艮(200)送风进入所述容纳空间(1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进风管(121)和所述出风管(122)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炉外壳(11)的外壁上,所述出风管(122)与所述容纳空间(100)通过所述风眼(200)相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炉还包括万向接头(60),所述两根进风管(121)通过所述万向接头(60)与外部的进风设备相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20)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40)相连以驱动所述转炉本体(10)转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口(300)设置在所述转炉外壳(11)的第二端。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收集装置(30)还包括烟气收集装置主体、第二出烟通道(32)、封堵罩(33)和阀门,所述封堵罩(33)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烟气收集装置主体上以实现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一出烟通道(31),所述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出烟通道(32)上以实现封堵或打开所述第二出烟通道(32)。
【文档编号】F27D17/00GK105987614SQ201610525824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7月5日
【发明人】吴玲, 唐续龙, 陆金忠
【申请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