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1373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垂直方向气流分布可控的电磁炉。
【背景技术】
[0002]电磁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其包括下盖、上盖以及多种元器件,上盖安装在下盖上,且下盖中形成容腔,多种元器件则放置在该容腔中。当电磁炉在工作中,其内部的元器件则会产生较大热量,例如,产生热量较大的元器件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整流桥、扼流圈、高压电容、谐振电容以及线圈盘等。
[0003]目前,在电磁炉中装置有用于散热的风扇,风扇通过安装架装置在下盖上,主要用于给上述的各种元器件做强制对流散热。现有技术中,风扇的出风方式主要有两种:
[0004]I)、自然出风,由风扇吹出出风口的气流不受控制,吹向需要散热元器件。
[0005]2)、轴向导风板,在安装架上形成的出风口上布置轴向导风板,这样,则可以改变风扇在水平方向的出风分布,这样,根据各种元器件在下盖上分布位置的不同,则可以相对应按要求增加或减少各种元器件的局部风量。
[0006]以上两种出风方式固然可以调节风扇吹向水平排列的各个元器件的风量。但是,针对具体某些元器件,则无法按需求改变风扇吹出的气流在垂直方向的分布。
[0007]并且,在电磁炉中,线圈盘作为主要发热元器件,由于结构原因,其厚度一般达到1mm?20mm,这样,线圈盘的盘面与微晶面板之间的距离则很小,仅为3mm?6mm,因此,从风扇吹出的气流则大部分被线圈盘所阻挡,难以吹至线圈盘的盘面,或者,吹至线圈盘盘面的气流较小,从而,在电磁炉处于异常使用情况时,其盘面的温升则较高,难以降温,甚至会导致电磁炉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磁炉,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磁炉,在垂直方向气流分布不可控,导致吹至线圈盘盘面上的气流量较小,线圈盘的盘面温升高,甚至损坏电磁炉的问题。
[0009]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电磁炉,包括具有容腔的下盖、线圈盘以及风扇,所述线圈盘及风扇置于所述容腔中;所述风扇包括安装架、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中的扇叶以及驱动所述扇叶转动的电机,所述安装架具有进风口及出风口 ;所述容腔中设有导风板,在垂直方向,所述导风板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上布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出风口包括朝向所述线圈盘的第一出风口,所述导风板设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线圈盘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且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前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设于所述下盖上并在其垂直方向上,且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前方。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的下端处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中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盖的容腔内设有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具有散热翅片,所述出风口包括朝向所述散热翅片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散热翅片之间设有所述导风板。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容腔内设有多个所述导风板。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的进风口形成由多个弯曲杆,多个所述弯曲杆相间隔呈螺旋状布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板的倾斜角度范围为20°?70°。
[0018]进一步的,所述电机设于所述安装架内。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炉,其通过在下盖的容腔内设置导风板,在垂直方向,导风板延伸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布置,这样,当出风口吹出的气流遇到导风板时,则会朝上吹出,也就是气流的流动方向改变,控制在垂直方向气流分布改变,从而,大大增加吹至线圈盘的盘面的气流,增加线圈盘盘面气流的流速,增加气流与线圈盘的热交换,有效的控制线圈盘的温升,即使在电磁炉处于异常工作状,也可以保证线圈盘等元器件的温升较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是图1中的A向剖切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示意图一;
[0023]图4是图3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俯视不意图;
[0025]图6是图5中的B向剖切示意图;
[0026]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的立体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9]如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30]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炉I包括上盖11、下盖12、线圈盘13以及风扇15,其中,下盖12中具有容腔121,上盖11盖设在下盖12上,线圈盘13以及风扇15等元器件则放置在下盖12内的容腔121中;风扇15包括安装架151、扇叶152以及驱动电机153,安装架151安装在下盖12的容腔121中,扇叶152以及电机分别安装在安装架151中,且电机与扇叶152连接,用于驱动扇叶152转动,从而可以实现空气在容腔121内流动,形成气流,实现对线圈盘13等元器件的强制对流散热;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电机也可以安装在其它位置,不一定设置在安装架151中,只要其能够实现驱动扇叶152转动则可。
[0031]安装架151具有进风口 156以及出风口 154,这样,当风扇15转动时,外部的空气进入容腔121内,经由安装架151的进风口 156,用风扇15驱动,由安装架151的出风口 154吹出,对元器件等进行散热,最后,对元件器等经过热交换的空气则排出容腔121外。
[0032]上述安装架151通过卡扣或螺钉等安装在下盖12内,其可以起到固定及定位的作用,针对电磁炉I不同散热需求,通过安装位置的不同,其进风口 156及出风口 154的朝向也不同。
[0033]如图3所示,Z轴方向为纵向,也就是垂直方向,XY形成的平面为水平面,电机驱动扇叶152在水平面转动,也就是扇叶152的转动中心为纵向布置,这样,扇叶152驱动的气流则朝水平方向流动。
[0034]在下盖12的容腔121中设置有导风板16,在垂直方向,该导风板16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倾斜向上布置,这样,当在下盖12的容腔121内流动气流吹至导风板16上时,在导风板16的导引下,气流则会朝垂直方向流动,实现在垂直方向气流分布可控的效果;当然,通过改变该导风板16的倾斜程度,则可以实现改变气流在垂直方向的各种分布。
[0035]本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