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78300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锅炉余热利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属于热能回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锅炉是通过在其内进行天然气燃烧,产生热量来对锅炉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燃烧后的尾气一般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样很大一部分热量会由尾气带入到空气中,而且在对导热油进行加热时,锅炉壁也会对外界的空气放热,造成一部分热量的损失,这样就造成了较大的能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回收锅炉浪费的热能。
[000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锅炉的排气孔连接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锅炉外壁包裹有加热层,加热层外包裹有保温层,设有进水口 B与出水口 B连通到加热层,进水口 B通过三通管道与出水口连接,三通管道与进水口 B连接的出口和空余的出口分别设有阀A和阀B,进水口连接到水源。
[0005]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从水源由外接的水泵抽入进水口的水,先经过热交换器,使天然气燃烧后的尾气带走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生成蒸汽,出水口处可设置温度表来观察从出水口处流出的蒸汽的温度,若温度较高,则关闭阀A,开启阀B,使蒸汽直接流向用户,若是用户用蒸汽量较大,仅经过热交换器无法生成足够的蒸汽,则开启阀A,关闭阀B,使水流向进水口 B,此处进入进水口 B的水已经具有一定的温度,在加热层内隔着锅炉壁继续加热,锅炉外壁温度很高,且水的初始进入温度远高于导热油,所以不会影响导热油吸热,且锅炉的温度高于热交换器中的温度,可以使水继续吸热生成蒸汽,最终由出水口 B直接流向用户,实现了对浪费热能的回收,且根据用户用蒸汽量的大小,在保证温度达标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增大蒸汽生成量,即有选择性的回收浪费的热能。
[0006]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出水口与三通管道连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控制装置,阀A和阀B为电磁阀,阀A和阀B的线圈分别通过控制装置连接到电源。温度传感器将水的温度实时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检测到经热交换器加热的水温低于60度时,控制装置会通过接通或断开阀A和阀B的线圈与电源之间的通路,使阀A开启,阀B关闭,使水进入加热层继续加热,当水温高于60度时,控制器使阀B开启,阀A关闭,使生成的蒸汽直接流向用户。
[0007]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比较器和继电器,比较器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设定电压源,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阀A和阀B的线圈分别通过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设定电压源为对应温度为60度的模拟量,当温度高于60度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低于设定电压源,比较器不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阀B的线圈得电使阀B导通,阀A的线圈失电使阀A断开,生成的蒸汽直接流向用户;当温度低于60度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低于设定电压源,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阀A的线圈得电使阀A导通,阀B的线圈失电使阀B断开,使水从进水口 B进入加热层进行进一步的加热生成蒸汽。
[000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09]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从水源由外接的水泵抽入进水口的水,先经过热交换器,使天然气燃烧后的尾气带走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生成蒸汽,出水口处可设置温度表来观察从出水口处流出的蒸汽的温度,若温度较高,则关闭阀A,开启阀B,使蒸汽直接流向用户,若是用户用蒸汽量较大,仅经过热交换器无法生成足够的蒸汽,则开启阀A,关闭阀B,使水流向进水口 B,此处进入进水口 B的水已经具有一定的温度,在加热层内隔着锅炉壁继续加热,锅炉外壁温度很高,且水的初始进入温度远高于导热油,所以不会影响导热油吸热,且锅炉的温度高于热交换器中的温度,可以使水继续吸热生成蒸汽,最终由出水口 B直接流向用户,实现了对浪费热能的回收,且根据用户用蒸汽量的大小,在保证温度达标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增大蒸汽生成量,即有选择性的回收浪费的热能。
[0010]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温度传感器将水的温度实时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检测到经热交换器加热的水温低于60度时,控制装置会通过接通或断开阀A和阀B的线圈与电源之间的通路,使阀A开启,阀B关闭,使水进入加热层继续加热,当水温高于60度时,控制器使阀B开启,阀A关闭,使生成的蒸汽直接流向用户。
[0011]所述的控制装置,设定电压源为对应温度为60度的模拟量,当温度高于60度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低于设定电压源,比较器不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阀B的线圈得电使阀B导通,阀A的线圈失电使阀A断开,生成的蒸汽直接流向用户;当温度低于60度时,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低于设定电压源,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继电器线圈得电,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阀A的线圈得电使阀A导通,阀B的线圈失电使阀B断开,使水从进水口 B进入加热层进行进一步的加热生成蒸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气原理图。
[0014]图中:1、锅炉;2、热交换器;3、进水口 ;4、出水口 ;5、加热层;6、保温层;7、进水口B ;8、出水口 B ;9、阀A ;10、阀B ;11、控制装置;12、温度传感器;13、比较器;14、继电器;15、
三通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锅炉I的排气孔连接到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设有进水口 3和出水口 4,锅炉I外壁包裹有加热层5,加热层5外包裹有保温层6,设有进水口 B7与出水口 B8连通到加热层5,进水口 B7通过三通管道15与出水口 4连接,三通管道15与进水口 B7连接的出口和空余的出口分别设有阀A9和阀B10,进水口 3连接到水源。
[0017]实施例2:在实施例1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出水口 4与三通管道15连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控制装置11,阀A9和阀BlO为电磁阀,阀A9和阀BlO的线圈分别通过控制装置11连接到电源。
[0018]实施例3:在实施例2所述的结构基础上,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1包括比较器13和继电器14,比较器1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温度传感器12的输入端,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设定电压源,比较器13的输出端连接到继电器14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1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阀A9和阀BlO的线圈分别通过继电器14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
[0019]操作步骤与工作原理:
[0020]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从水源由外接的水泵抽入进水口 3的水,先经过热交换器2,使天然气燃烧后的尾气带走的热量对其进行加热,出水口 4处可设置温度表来观察从出水口处流出的水的温度,若温度较高,则关闭阀A9,开启阀B10,使热水直接流向用户,若是用户用水量较大,单单经过热交换器2无法把水加热到合适的温度,则开启阀A9,关闭阀B10,使水流向进水口 B7,此处进入进水口 B7的水已经具有一定的温度,在加热层5内隔着锅炉I壁继续加热,锅炉I外壁温度很高,且水的初始进入温度远高于导热油,所以不会影响导热油吸热,且锅炉I的温度高于热交换器2中的温度,可以使水继续吸热升温,最终由出水口 B8直接流向用户,实现了对浪费热能的回收,且根据用户用水量的大小,在保证温度达标的前提下,有选择性的增大进水量,即有选择性的回收浪费的热能。
【主权项】
1.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包括锅炉(I),其特征在于,锅炉(I)的排气孔连接到热交换器(2),热交换器(2)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锅炉(I)外壁包裹有加热层(5),加热层(5)外包裹有保温层¢),设有进水口 B (7)与出水口 B (8)连通到加热层(5),进水口B(7)通过三通管道(15)与出水口(4)连接,三通管道(15)与进水口 B(7)连接的出口和空余的出口分别设有阀A(9)和阀B(1),进水口(3)连接到水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出水口(4)与三通管道(15)连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到控制装置(11),阀A(9)和阀B(1)为电磁阀,阀A(9)和阀B(1)的线圈分别通过控制装置(11)连接到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1)包括比较器(13)和继电器(14),比较器(13)的一个输入端连接到温度传感器(12)的输入端,另一个输入端连接到设定电压源,比较器(13)的输出端连接到继电器(14)的线圈的一端,继电器(14)的线圈的另一端接地,阀A(9)和阀B(1)的线圈分别通过继电器(14)的常开触点和常闭触点连接到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锅炉余热利用装置,属于热能回收装置领域,包括锅炉,锅炉的排气孔连接到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锅炉外壁包裹有加热层,加热层外包裹有保温层,设有进水口B与出水口B连通到加热层,进水口B通过三通管道与出水口连接,三通管道与进水口B连接的出口和空余的出口分别设有阀A和阀B,进水口连接到水源,可根据需要,有选择性的回收锅炉浪费的热能。
【IPC分类】F24H9/20, F22B33/18
【公开号】CN204630080
【申请号】CN201520310647
【发明人】王焕胜, 王刚, 王焕钊
【申请人】淄博汇通油脂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9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