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025890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内齿孔3051呈贯通孔状,优选地,压盖板304压于从动盘305的端面中靠近内齿孔3051周缘的部位。本实施例采用安装柱3034穿过内齿孔3051与从动盘305连接,则充分利用了内齿孔3051的空间,使得结构精巧占用空间面积更小。
[0055]优选地,所述导风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从动盘305和所述电机座303之间的环状导轨3031,所述环状导轨3031与所述电机座303插接固定。所述从动盘设有与所述环状导轨插合的环状导槽(不可见未标注),所述环状导槽与所述内齿孔3051同轴且围绕所述内齿孔3051设置。环状导轨3031与环状导槽插合配合用于定位从动盘305,使得从动盘305沿着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旋转。相对于环状导轨3031与所述电机座303 —体成型,本实施例中,采用环状导轨3031与电机座303插接固定,可以减少电机座303的制造难度,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环状导轨3031设置在从动盘305与压盖板304之间,也可以达到定位从动盘305,使得从动盘305沿着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旋转的效果。
[0056]优选地,所述环状导轨3031包括多个圆柱3032和多个弧形连接板3033,所述多个圆柱3032相间隔的插于所述环状导槽内并与所述环状导槽的槽壁顶持,所述弧形连接板3033连接于相邻的两圆柱3032之间并与所述环状导槽的槽壁间隔。采用圆柱3032的周面与环状导槽的槽壁抵顶,则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为两条线,因此具有接触面积小的效果,则在使用中接触面更容易被摩擦光滑,从而达到降低摩擦阻力的效果。连接于圆柱3032之间的弧形连接板3033可以起到增强圆柱3032的强度的作用,避免圆柱3032受力后偏斜而使得从动盘305卡死。
[0057]请参看图10和图11,在第二实施例中,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将其中的周向驱动结构30替换为周向驱动结构30A。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轴承309A,所述导风件20与所述中心座301A之间通过所述轴承309A转动连接。由于在导风件20与所述中心座301A之间增设了轴承309A,从而极大的减小了摩擦力,使得所述导风件20能在空气推动放射状导叶202时旋转。
[0058]优选地,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电机座303A和环状导轨3031A ;所述电机座303A与所述中心座30IA固定连接,所述环状导轨303IA固设于所述电机座303A的出风侧,所述轴承309A与所述环状导轨3031A箍紧配合。其中,电机座303A上设有固定电机的安装结构。相对于电机座303A和中心座30IA —体成型,分体设置可以使得电机座303A和中心座30IA的制造难度降低;环状导轨303IA既可以与电机座303A —体成型,也可以是与电机座303A插卡配合,在此并不限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导轨3031A箍紧于所述轴承309A的外圈;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环状导轨3031A也可以被所述轴承309A的内圈箍紧。
[0059]优选地,所述环状导轨3031A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圆柱3032A和多个弧形连接板3033A,所述圆柱3032A围绕所述轴承309A的外圈设置并与所述轴承309A的外圈相顶持,所述弧形连接板3033A连接于相邻的两圆柱3032A之间。采用圆柱3032A的周面与环状导槽的槽壁抵顶,则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为两条线,因此具有接触面积小的效果。相对于面接触,本实施例在装配时,轴承309A易于插入环状导轨3031A内,并且易于从环状导轨3031A内拔出;并且在装配后还具有接触面积小,压强大而夹持轴承309A更紧。连接于圆柱3032A之间的弧形连接板3033A可以起到增强圆柱3032A的强度的作用,避免圆柱3032A受力后偏斜而使得轴承309A定位失效。
[0060]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座301A相固定的周向驱动电机302A,所述周向驱动电机302A的转轴连接于所述导风件20的回转中心处。本实施例通过周向驱动电机302A的转轴直接连接导风件20,并驱动导风件20转动,因此,本实施例的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和易于装配的效果。由于周向驱动电机302A的转轴与导风件20插接时,能够产生对导风件20定位的效果,因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仅采用周向驱动电机302A来定位导风件20,而不采用上述的轴承309A来进行定位。
[006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包括支架盘306A,所述支架盘306A的一端与所述导风件20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盘306A的周面与所述轴承309A箍紧配合。相对于导风件20上设置一垂直于其径向的凸出圆环,通过该圆环与所述轴承309A箍紧的方案,本实施例中,采用分体设置,使得导风件20的结构更简单,制造难度降低。支架盘306A优选地与导风件20插卡配合。从而可以快速装配,为了确保牢固程度,还可以再通过螺栓螺紧支架盘306A和导风件20。
[0062]请参看图12,在第三实施例中,以上述实施例为基础,将其中的周向驱动结构30A替换为周向驱动结构30B。本实施例中,导风件20适应性地替换为导风件20B。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座30IB固定并凸出于所述中心座30IB的出风侧的多个安装柱301IB、转动套设在所述安装柱3011B上的从动轮305B,和形成于所述导风件20B的回转中心位置的安装孔201B ;所述从动轮305B容置于所述安装孔201B内,并且所述从动轮305B的轴线和所述安装孔201B的轴线皆与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平行,所述从动轮305B的周壁与所述安装孔201B的周壁顶持,以使得所述导风件20B绕所述安装孔201B的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以多个从动轮305B的周壁共同与一个直径较大的安装孔201B抵顶,以实现定位和驱动导风件20B的方案。这种定位方案所需的零部件较少,因此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效果;并且由于多个从动轮305B共同构成的等效直径较大支撑结构,而等效直径较大的支撑结构可以带来更稳定的支撑效果,因此这种方案还具有稳定支撑的效果。
[0063]优选地,安装柱301IB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安装柱301IB呈三角状布设,每一安装柱301IB上套设有一从动轮305B。从而可以使得导风件20B受力更均匀,使得导风件20B在转动时更稳定。在其他实施例中,最少可以仅设置两个安装柱3011B,分别抵顶于安装孔201B的相对两端;当然,还可以设置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安装柱3011B。
[0064]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座301B固定的周向驱动电机302B,所述周向驱动电机301B的转轴上套设有主动轮307B,所述主动轮307B的周壁与至少一从动轮305B的周壁顶持以驱动所述从动轮305B。由于从动轮305B容置在安装孔201B内,因此,从动轮305B必然小于安装孔201B,从而具有减速效果;采用主动轮307B抵顶并驱动从动轮305B的方案还可以避免周向驱动电机302A的转速过快,进而避免导风件20B的转速过快,及避免难以控制导风件20B朝指定角度送风的问题。在其他实施例中,周向驱动电机302B也可以通过电机固定座与中心座30IB连接,而安装柱301IB也可以设置在该电机固定座上。优选地,所述主动轮307B的轴线与安装孔201B的轴线共线,并且主动轮307B同时与三个从动轮305B抵顶。由于主动轮307B在驱动从动轮305B时,主动轮307B处于均匀受力的状态,因此主动轮307B不会出现摆动的情况,则避免了长久使用后摆动幅度累积地越来越大,而导致主动轮307B与从动轮305B脱离接触而打滑。
[0065]优选地,所述从动轮305B的周壁上设有一圈外齿,所述安装孔201B的周壁上设有一圈与所述从动轮305B上的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主动轮307B上设有与所述从动轮305B啮合的外齿。相对于采用摩擦传动,通过啮合的齿来传动能够具有较好的传动稳定性和易于控制的效果。
[0066]优选地,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从动轮305B的出风侧的压盖板304B。通过增设该压盖板304B,可以起到限定从动轮305B在安装柱3011B轴向上的运动,从而避免安装柱3011B从安装柱3011B上脱落。本实施例中,压盖板304B上开有螺孔,而安装柱3011B的端面上开有对应的螺孔,再通过螺栓螺入该两螺孔,从而将压盖板304B与安装柱3011B固定。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与所述中心座301B连接并伸入至安装孔20IB内的其他螺柱螺接。
[0067]优选地,压盖板304B的周壁与所述导风件20B的安装孔201B的内周壁抵顶,所述压盖板304B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201B内的内齿的齿根抵顶。通过该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压盖板304B与导风件20B的外表面成为一体,具有更美观的效果;另一方面,在安装时可以先将压盖板304B对齐安装孔201B,则在径向上已经将压盖板304B与安装柱301IB对齐,仅需调整周向即可打螺钉固定,从而具有安装方便的效果;再一方面,由于压盖板304B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201B内的内齿的齿根抵顶,从而可以起到避免导风件20B从从动轮305B上脱落。
[0068]本【具体实施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