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室内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025890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内列举的方案,可以采用的轴向驱动结构为多种,优选地,采用的轴向驱动结构是双滑道配合的传动方案,其具体方案请参看图13和图14。本实施例中仅详细描述轴向驱动结构及相关部分,空调器室内机的其他部位的结构以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为基础,当然,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为基础,其他部分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0069]在图13和图14中,优选地,所述轴向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10固定的滑槽组件501。所述滑槽组件501包括与所述壳体10固定的固定板502和与所述固定板502连接的滑动板503,所述固定板502上设有轴向滑道5021,所述滑动板503上设有倾斜滑道5031 ;所述轴向滑道50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平行,所述倾斜滑道50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向滑道5021的延伸方向交叉,并且所述倾斜滑道50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轴向滑道5021的延伸方向之间的夹角α 4大于O度且小于90度。
[0070]所述出风框40设有导柱401,所述导柱401与其对应的所述轴向滑道5021和倾斜滑道5031插合。由于轴向滑道5021相对壳体10固定,且出风框40的导柱401与所述轴向滑道5021插合,因此,出风框40将受到轴向滑道2021的限制,而仅能沿着轴向滑道5021的延伸方向移动。由于导柱401还与倾斜滑道5031插合,并且,倾斜滑道5031的延伸方向与轴向滑道5021的延伸方向交叉,从而在所述滑动板503相对于所述固定板502移动时,所述倾斜滑道5031的侧壁面将抵顶并使所述导柱401,使得所述导柱401在所述轴向滑道5021内移动。
[0071]本实施例中,通过倾斜滑道5031和轴向滑道5021交叉,从而在滑动板503相对于固定板502移动时,来实现对导风件20的驱动。这种传动方案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夹角α 4,来调整滑动板503对导柱401传动比。具体地,当滑动板503相对于固定板502移动单位距离时,夹角α 4越小则导柱401的移动距离越大,且驱动滑动板503移动单位距离所需的驱动力越大;夹角α 4越大则导柱401的移动距离越小,且驱动滑动板503移动单位距离的所需驱动力越小。另一方面,这种传动方案,由于滑动板503的运动方向与出风框40的伸出方向成角度,则可以减小滑动板503占用空间,从而具有结构紧凑的效果,进而给其他零部件预留较大空间,例如可以使得空调器室内机的面板上的出风口 101能够做得较大,进而获得增大风量、减小出风阻力、降低功率和降低噪音的效果。
[0072]请参看图15,图1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以上一实施例为基础,对其中的轴向驱动结构进行了变化。具体地,所述轴向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壳体10固定的滑槽组件501Α ;所述滑槽组件501Α包括固定板502Α、滑动板503Α和轴向驱动电机506Α ;所述固定板502Α与所述壳体10固定并设有轴向滑道5021Α,所述轴向滑道5021Α沿着所述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延伸,所述轴向滑道5021Α与所述出风框40上对应设置的导柱401插合。所述滑动板503Α与所述出风框40连接;所述轴向驱动电机506Α的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滑动板503Α抵接的主动轮508Α ;所述滑动板503Α与所述主动轮508Α之间通过齿传动或摩擦传动,所述滑动板503Α在所述主动轮508Α转动时带动所述出风框40沿所述轴向滑道502IA移动。
[0073]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轴向滑道5021Α来限定出风框40的移动路径,通过滑动板503Α与出风框40连接,再通过轴向驱动电机506Α来驱动滑动板503Α,通过滑动板503Α来带动出风框40移动。该轴向驱动结构,由于滑动板503Α的运动方向与出风框40伸缩的方向一致,因此轴向驱动电机506Α驱动滑动板503Α所需要的力矩小而具有传动效率高,并且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的效果。优选地,所述主动轮508Α为齿轮,所述滑动板503Α上设有轴向齿条507Α,主动轮508Α与滑动板503Α通过齿轮传动具有传动精准稳定的效果。
[0074]请参看图16,图1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以上一实施例为基础,对其中的轴向驱动结构进行了变化。具体地,所述轴向驱动结构包括相互螺合的螺母504、螺杆505和用于驱动所述螺杆505的轴向驱动电机506 ;所述螺母504和螺杆505分别与所述出风框40和所述壳体10固定;所述轴向驱动电机506驱动所述螺母504或螺杆505旋转以带动所述导风件20由所述风道朝向出风口 101移动或者由所述出风口 101朝向所述风道移动,即沿着出风口 101的轴线1011移动。
[0075]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采用相互螺合的螺母504和螺杆505来驱动出风框40移动,由于螺母504的运动方向与出风框40伸缩方向一致,因此具有传动效率高的效果,并且这种方案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效果。
[007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导风机构和装设于所述导风机构内的换热器和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包括壳体、出风框、导风件和周向驱动结构;所述壳体形成有风道和与所述风道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出风框装设于所述壳体的风道内并位于出风口处,所述导风件通过所述周向驱动结构与所述出风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周向驱动结构包括设于导风件和出风框之间的定位结构和驱动所述导风件转动的驱动结构;所述出风口内固设有一中心座,所述导风件通过所述定位结构与所述中心座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座固定并凸出于所述中心座的出风侧的多个安装柱、转动套设在所述安装柱上的从动轮,和形成于所述导风件的回转中心位置的安装孔;所述从动轮容置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且所述从动轮的轴线和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皆与所述出风口的轴线平行,所述从动轮的周壁与所述安装孔的周壁顶持,以使得所述导风件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旋转。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与所述中心座固定的周向驱动电机,所述周向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周壁与至少一从动轮的周壁顶持以驱动所述从动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的周壁上设有一圈外齿,所述安装孔的周壁上设有一圈与所述从动轮上的外齿啮合的内齿,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与所述从动轮啮合的外齿。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从动轮的出风侧的压盖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板的周壁与所述导风件的安装孔的内周壁抵顶,所述压盖板的端面与所述安装孔内的内齿的齿根抵顶。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其顶端和底端之间的侧面,所述壳体上还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底端设置,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并靠近侧面的顶端设置,所述风道沿着所述壳体的底端向顶端的方向延伸以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圆形,所述导风件整体呈圆形以遮盖所述出风口,所述导风件的导叶呈放射状分布或纵横栅格状分布。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轴向驱动结构,所述出风框通过所述轴向驱动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出风框能在所述轴向驱动结构的驱动下,能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轴线移动,其中,所述出风口的轴线沿着所述出风口的迎风侧向出风侧延伸。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活动门,所述活动门能在所述出风框移动至所述出风口迎风侧时移动至所述出风口和出风框之间,并遮盖所述出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导风机构和装设于导风机构内的换热器和风机,导风机构包括壳体、出风框、导风件和周向驱动结构;壳体形成有风道和与风道连通的出风口,出风框装设于壳体的风道内并位于出风口处,导风件通过周向驱动结构与出风框可转动地连接;周向驱动结构包括设于导风件和出风框之间的定位结构和驱动导风件转动的驱动结构;出风口内固设有一中心座,导风件通过定位结构与中心座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整套导风装置的组成零部件数量少,大大简化了结构设计,一方面导风件运动平稳、产生噪音小,另一方面风经过该导风件的风阻小,因此风量损失较小,同时送风角度大、距离更远。
【IPC分类】F24F13/10, F24F1/00
【公开号】CN204678492
【申请号】CN201520142619
【发明人】钟志尧, 陈俊
【申请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