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7099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储液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设置有贯穿储液罐壳体内部的 冷媒冷却管,且使冷媒冷却管中的冷媒与壳体内部的冷媒发生热量交换的压缩机的储液罐 结构。
背景技术
空调器是一种室内气温调节装置,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器件和 蒸发器在内的制冷循环系统以及包括吹风机、风道和进出风口的空气循环系统。空调器通 过吸取室内空气由热交换装置的蒸发器和冷凝器改变其温度后再排回室内来实现制冷或 制热以及祛湿等功能,以便为人们提供清新而舒适的室内空气环境。一般来说,空调器大致可分为整体式空调器和分体式空调器。整体式空调器将所有的部件都装在一个箱体内,安装在室内与室外的交接处。如 窗式空调器就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整体式空调器,安装在房间窗户上,从室内侧的进风口吸 进室内空气,由热交换器降温(或升温)之后再从室内侧的出风口排回室内,以实现调节室 内温度的作用。分体式空调器由室内机和室外机组成,在室内机和室外机中分别设置起蒸发器或 冷凝器作用的热交换器。制冷剂通过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连接的导管在蒸发器和冷凝器中 流通并进行热交换循环,以实现空调器的制冷状态运行或制热状态运行。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 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的空调包含有室内机30和室外机10。室外机10包 含有压缩器12、冷凝器14、室外送风器16、四方阀(未图示),以及用于除霜目的而加热冷 凝器14的辅助加热器20等结构;室内机30则包含有蒸发器32、室内送风器34等结构。室 外机10和室内机30还包含有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室内配管的温度以及室外配管 的温度的传感器(未图示)。空调器可进行制冷循环或制暖循环。首先,空调器为进行制冷循环,而将压缩器12内压缩的冷媒通过四方阀移动到冷 凝器14中,冷凝器14将对冷媒进行冷凝,膨胀阀(未图示)将冷凝器14中的冷媒进行膨 胀,蒸发器32则将膨胀阀膨胀的冷媒蒸发以降低室内温度。其次,空调器为进行制暖循环时,而将压缩器12内压缩的冷媒通过四方阀移动到 蒸发器32中,蒸发器32将对冷媒进行冷凝,待室内温度上升后再导向到膨胀阀中,膨胀阀 将膨胀冷媒并供给到冷凝器14中,冷凝器14则用于冷媒和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室外机中还设置有储液罐结构40,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 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41, 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 ;流入管42,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 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43,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现有技术中的储液罐结构的作用仅是为了防止压缩机的液击而配置,并没有其他 作用,在室外机一侧狭小的空间内储液罐占用了大量空间,室外侧的热交换能力完全依靠 冷凝器的大小,提高热交换能力就必须扩大冷凝器,因而加大了室外机体积,提高了产品成 本。另一方面,储液罐壳体内部的液态冷媒的气化比较缓慢,冷媒流入管和冷媒排出管在壳 体内部的长度相对较短,冷媒流动时容易致使铜管发生震动,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壳 体内部时,储液罐的内部会出现涡流。在涡流的作用下,液态冷媒可能溅入冷媒排出管,流 向压缩机内部,如果液态 冷媒流入压缩机内部,则会引发压缩机的故障以及破损,而且有可 能在安装于室外机内部的多个配电部件上产生过载电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贯穿储液罐壳体内部的冷媒冷却管, 且使冷媒冷却管中的冷媒与壳体内部的冷媒发生热量交换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 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并且 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 的壳体内;流出管,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 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储液罐结构中设置有贯穿壳体内部的密闭的冷媒冷却管,在壳体内的 冷媒冷却管部分与液态冷媒相接触;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与压缩机的冷媒排出口相连接, 同时上述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相连接,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在冷媒冷却管中流 动,冷媒流经壳体内部后进入到冷凝器中。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围绕储液罐的流出管设置。所述的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呈盘旋设置。所述的壳体内盘旋上升的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设置在冷媒冷却管的下侧,同时壳 体内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冷媒冷却管的上侧。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冷媒冷却管,从压缩机中出 来的高温高压冷媒首先流过储液罐,与储液罐壳体中低温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行热交 换,这样液态冷媒在进入冷凝器之前温度已经被有效的降低了,提高了室外机的热交换能 力;由于高温冷媒与低温冷媒之间的热交换,储液罐壳体中的温度会有所升高,因此加快了 壳体中液态冷媒的汽化,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造成液击,减少压缩机发生故障或 损坏的可能,因此可以在缩小室外机冷凝器面积的同时省去过长的截流毛细管,节省材料, 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冷媒冷却管中的高温冷媒也为即将进入压缩机的低温气体预加热, 这样能减少能量损失,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图1为现有技术中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2为现有技术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图3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40,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41形 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42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 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43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 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储液罐结构中设置有贯穿壳体内部的密闭的冷媒 冷却管44,在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部分与液态冷媒相接触;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45与压缩 机的冷媒排出口相连接,同时上述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46与冷凝器相连接,经压缩机压缩 后的冷媒在冷媒冷却管中流动,冷媒流经壳体内部后进入到冷凝器中。冷媒冷却管一般采 用导热效率较高的铜材质制成,促进冷媒冷却管中的冷媒能够和壳体内部的冷媒进行速率 较快的热量交换,使热交换的效果更加明显。利用本发明,空调器制冷时的工作循环回路为提供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的压缩机 —具有热交换功能、分离液态和气态冷媒的储液罐结构一提供常温高压液态冷媒的冷凝器 —提供低温低压液态冷媒的膨胀阀一通过液态冷媒的蒸发形成低温环境状态的蒸发器一 具有热交换功能、分离液态和气态冷媒的储液罐结构一提供高温高压气态冷媒的压缩机。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围绕储液罐的流出管呈盘旋式设置,盘旋式的结构具有更大 的热交换面积,当压缩机压出的冷媒从冷媒冷却管中流过并且流向冷凝器时,可以与储液 罐的壳体内部的低温冷媒进行尽可能多的热交换,从而使发明的效果更加明显。壳体内盘旋上升的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设置在冷媒冷却管的下侧,同时壳体内冷 媒冷却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冷媒冷却管的上侧。压缩机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冷媒从冷媒冷却管 的下部进入到壳体内。冷媒冷却管得入口端位于在壳体内的液态冷媒的液面之下,随着高 温冷媒在冷媒冷却管中的流动,逐步完成了提升壳体内部液态冷媒的温度、加大壳体内液 态冷媒的气化水平、加热即将进入到压缩机中的气态冷媒等各项工作。使壳体内部的冷媒 气化比率升高,进一步改善了储液罐结构的气液分离能力。本发明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冷媒冷却管,从压缩机中出 来的高温高压冷媒首先流过储液罐,与储液罐壳体中低温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行热交 换,这样液态冷媒在进入冷凝器之前温度已经被有效的降低了,提高了室外机的热交换能 力;由于高温冷媒与低温冷媒之间的热交换,储液罐壳体中的温度会有所升高,因此加快了 壳体中液态冷媒的汽化,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造成液击,减少压缩机发生故障或 损坏的可能,因此可以在缩小室外机冷凝器面积的同时省去过长的截流毛细管,节省材料, 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冷媒冷却管中的高温冷媒也为即将进入压缩机的低温气体预加热, 这样能减少能量损失,起到了节能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 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然会利用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成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 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形成封闭空间,并且储存液态或气态冷媒;流入管,与蒸发器相连接,引导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流入到储液罐的壳体内;流出管,与压缩机的冷媒吸入口相连接,将分离出来的气态冷媒从壳体内排出并引导至压缩机内部,其特征在于储液罐结构中设置有贯穿壳体内部的密闭的冷媒冷却管,在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部分与液态冷媒相接触;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与压缩机的冷媒排出口相连接,同时上述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相连接,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在冷媒冷却管中流动,冷媒流经壳体内部后进入到冷凝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围 绕储液罐的流出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的冷媒冷却 管呈盘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内盘旋上升的冷媒 冷却管的入口端设置在冷媒冷却管的下侧,同时壳体内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设置在冷媒冷 却管的上侧。
全文摘要
一种压缩机的储液罐结构,与压缩机相连接,使气态冷媒与液态冷媒相互分离,保证冷媒以气体状态进入到压缩机中,上述储液罐结构包括壳体、流入管、流出管,储液罐结构中设置有贯穿壳体内部的密闭的冷媒冷却管,在壳体内的冷媒冷却管部分与液态冷媒相接触;冷媒冷却管的入口端与压缩机的冷媒排出口相连接,同时上述冷媒冷却管的出口端与冷凝器相连接,经压缩机压缩后的冷媒在冷媒冷却管中流动,冷媒流经壳体内部后进入到冷凝器中。从压缩机中出来的高温高压冷媒与储液罐壳体中低温的气液混合状态的冷媒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室外机的热交换能力;加快了壳体中液态冷媒的汽化,避免液态冷媒进入到压缩机中造成液击。
文档编号F25B43/00GK101839593SQ20091006817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9日
发明者王熹光 申请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