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0158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天然气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天然气液化系统,其包括:天然气储存部;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主体;抽吸部;过冷部;以及第一分配移送部。
【专利说明】天然气液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或气体混合物的液化系统,尤其涉及天然气的液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为了满足包括对高效和更大容量的需求在内的多种需求,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发了对天然气进行液化来生产液化天然气(LNG)的热力学过程。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即为了提高液化工艺的效率和容量,直到现在仍在进行使用不同的制冷剂或者不同的循环来液化天然气的各种尝试,然而,能够实际使用的液化工艺的数量非常少。
[0003]丙烧预冷式混合制冷工艺(PropanePre-cooled Mixed Refrigerant Process或C3/MR Process)是可正常运行的使用最广泛的液化工艺之一。对于C3/MR工艺,进料气体通过多阶段(mult1-stage)的丙烧(C3)焦耳汤姆逊(Joule-Thomson,JT)循环预冷(pre-cooled)至大约238K。被预冷的进料气体在热交换器中通过与混合制冷剂(mixedrefrigerant,MR)的热交换,液化(liquefied)并过冷(sub-cooled)至 123K。这样的 C3/MR工艺由于使用采用了单一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和采用了混合制冷剂的制冷循环,因此具有液化工艺复杂和液化系统的操作困难的缺点。
[0004]正常运行的另一个成功的液化工艺是康菲石油公司(Conoco Phillips)的基于级联过程(Casacade Process)的液化工艺。康菲石油公司的液化工艺由使用作为纯制冷剂(pure-component refrigerant)的甲烧(Cl)、乙烧(C2)以及丙烧(C3)的三个焦耳汤姆逊循环组成。由于这样的液化工艺不使用混合制冷剂,因此具有液化工艺的运行安全、简单及可靠的优点。然而,三个循环各自都需要单独的压缩机、热交换机等,因此具有液化系统的尺寸变大的缺点。
[0005]正常运行的另一个液化工艺是单一混合制冷工艺(Single Mixed RefrigerantProcess或SMR Process)。SMR工艺中,进料气体在热交换区域通过与混合制冷剂的热交换来液化。为此,在SMR工艺中使用采用了混合制冷剂的单一闭环制冷循环。在这样的制冷循环中,将混合制冷剂压缩并预冷后,通过在热交换区域的热交换来凝缩混合制冷剂,然后使其膨胀。膨胀的制冷剂重新流入到热交换区域,凝缩已预冷的混合制冷剂并液化该进料气体。这样的SMR工艺结构简单,因此,虽然具有系统紧凑的优点,但是存在效率不高的缺点。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US 4901533 Al (1990 年 2 月 20 日)


【发明内容】

[0009](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相混合的热交换来提高天然气液化工艺的效率的天然气液化系统。
[0011](二)技术方案
[0012]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天然气储存部,其储存低压高温的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主体,其将从外部供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相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其全部转变成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抽吸部,其将通过所述主体的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压缩抽吸成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过冷部,其将通过所述抽吸部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过冷成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以及第一分配移送部,其将通过所述过冷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和所述主体,以便将通过所述过冷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储存到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剩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供给至所述主体。
[0013]并且,所述主体,可包括:第一充填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充填从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第二充填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充填部的外侧,充填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以及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充填部,将充填在所述第一充填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喷射到所述第二充填部。
[0014]并且,所述第二充填部,可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导向壁来形成多个热交换区域。
[0015]并且,所述导向壁,在所述第二充填部的内部可形成“Z”字形状。
[0016]并且,所述第二充填部,可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弯壁来形成流路。
[0017]并且,所述第二充填部,可通过在所述第二充填部的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弯壁来形成“Z”字形状的流路。
[0018]并且,所述第二充填部,可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分离壁来形成多个区划区域,且在所述分离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贯穿孔,从而形成流路。
[0019]并且,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可包括未转变气体处理部,其与所述主体连通,从所述主体接收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处理;所述主体可包括过滤部,其设置在与所述未转变气体处理部的连接部位,过滤从所述主体传送至所述未转变气体处理部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并使其重新返回所述主体。
[0020]并且,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可包括循环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或外部,使从所述主体移送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从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进行热交换,转变为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后重新返回至所述主体。
[0021]并且,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可包括第二分配移送部,其将通过所述抽吸部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所述主体、所述过冷部、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和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之间。
[0022]并且,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阀门,其连接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与所述主体;以及控制部,其测量所述主体的压力,控制所述阀门的开闭。
[0023]并且,当所述主体的压力测量值大于额定值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阀门,使储存在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移送至所述主体,当所述主体的压力测量值小于额定值时,关闭所述阀门。
[0024](三)有益效果
[0025]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主体,其将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相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具有能够提高天然气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26]并且,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抽吸部,其压缩并抽吸液化的液化天然气,从而与通过压缩机来压缩天然气或者气体的现有方式相比,具有能量消耗较少的效果。
[0027]并且,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过冷部,其过冷液体状态的液化天然气,从而与过冷气体状态的天然气的现有方式相比,具有进一步提高过冷效率的效果。
[0028]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未转变气体处理部,其与主体连通,从主体接收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处理;过滤部,其设置在与未转变气体处理部的连接部位,过滤从主体传送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使其重新返回至主体,从而具有不仅易于处理未转变的天然气,而且可将异物中所含有的冷气重新返还至主体的效果。
[0029]并且,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包括:第一充填部,其形成在主体的内部,充填从第一分配移送部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第二充填部,其形成在第一充填部的外侧,充填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以及喷嘴,其设置在第一充填部,将充填在第一充填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喷射到第二充填部,从而具有极大化液化天然气与天然气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30]并且,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充填部的内部形成的多个导向壁来形成多个热交换区域,从而具有进一步增加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的效果。
[0031]并且,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充填部的内部形成的多个弯壁来形成“之”字形状的流路,从而具有进一步增加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的效果。
[0032]并且,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充填部的内部形成的多个分离壁来形成多个区划区域,且在分离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贯穿孔来形成流路,从而可自由地调节贯穿孔所形成的位置,具有自由地指定充填在第二充填部中并移动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移动路径的优点。
[0033]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循环部,从而具有可对未转变的天然气重新进行液化的效果。
[0034]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第二分配移送部,将通过抽吸部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分配移送至主体,从而具有更加容易地向主体提供制冷剂的效果。
[0035]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包括:阀门,其连接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与主体;以及控制部,其测量所述主体的压力,并控制阀门的开闭,从而具有能够有效应对主体的压力变化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概略图。
[0037]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和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1的概略图。
[0038]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2的概略图。
[0039]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3的概略图。
[0040]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4的概略图。
[0041]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5的概略图。
[0042]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0044]附图只是用于进一步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而例举的,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并不限定于附图的形态。
[0045]图1是表不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概略图。
[0046]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天然气储存部100 ;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 ;主体300 ;抽吸部400 ;过冷部500 ;以及第一分配移送部810。
[0047]天然气储存部100为储存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结构,储存提取的埋藏在地下或海底的低压高温状态的天然气,或者储存从液化天然气(LNG)储罐产生的蒸发气体(BOG,Boil Off Gas)。
[0048]天然气储存部100可以利用已公知的技术的储罐或者容器。
[0049]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为用于储存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的结构,可以利用已公知的技术的压缩罐或者压缩容器。
[0050]主体300为混合从外部供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100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全部转变成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的结构。
[0051]在主体300的内部形成中空的空间,以便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能够相混合并进行热交换。
[0052]由此,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主体300,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通过直接的接触来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具有能够提高天然气的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0053]另一方面,随着流入到主体30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从外部供给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直接的接触来进行热交换,能够更快地进行冷却。
[0054]抽吸部400将通过主体300的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压缩并抽吸成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
[0055]由此,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配置抽吸部400,其压缩并抽吸液化的液化天然气,从而与通过压缩机来压缩天然气或者液化气的现有方式相比,具有能量消耗较少的效果。
[0056]过冷部500将通过抽吸部400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过冷成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57]此时,过冷部500利用已公知的技术的制冷循环或制冷系统(Refrigerat1nSystem)对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进行过冷。有关这样的制冷循环或制冷系统的技术已广为传之,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58]由此,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配置过冷部500,其对液态的液化天然气进行过冷,从而与过冷气态的天然气的现有方式相比,具有进一步提高过冷效率的效果。
[0059]第一分配移送部810将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和主体300,以便将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储存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剩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提供给主体300。
[0060]由此,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第一分配移送部810,其将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分配移送至主体300,从而只将液化天然气作为单一制冷剂来利用,具有简化系统结构的效果。
[0061]另一方面,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液化天然气的原理如下。
[0062]首先,第一步骤是,从外部供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天然气储存部100所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分别充填到主体300。
[0063]此时,主体300的状态还可以是没有从外部接收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而是在主体300的内部充填特定量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64]其次,第二步骤是,充填到主体30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相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全部转变成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
[0065]其次,第三步骤是,经过主体300的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抽吸部400压缩并抽吸成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
[0066]其次,第四步骤是,经过抽吸部400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过冷部500过冷成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67]其次,第五步骤是,经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分配移送器810分配移送至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和主体300,并经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作为制冷剂供给到主体300,剩余的部分储存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
[0068]S卩,在第一步骤中的混合制冷剂为,在第五步骤中经过过冷部500后通过分配移送部810供给到主体3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69]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和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1的概略图。
[0070]如图2所示,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还包括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和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1的结构。
[0071]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为与主体300'的上侧连通的结构,将从主体300'接收未经主体300'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进行处理。
[0072]此时,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可以由火炬烟囱构成,其燃烧向内部流入的流体并去除。
[0073]其中,火炬烟囱是通过燃烧向内部流入的流体来去除所述流体的装置,其为广为传之的技术,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0074]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1包括过滤部,其设置在与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连接的部位,过滤从主体300'传送给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喷雾),并使其重新返回至主体300'中。
[0075]S卩,过滤部340防止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传送至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这是由于在异物中残留与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进行热交换的冷气,过滤部340的目的是防止这样的含有冷气的异物传送至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
[0076]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还包括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其与主体300'连通,从主体300'接收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处理;过滤部340,其设置在与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的连接部位,过滤从主体300'排放的未转变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并使其重新返回至主体300',从而具有不仅易于处理未转变的天然气,而且将异物中所含有的冷气重新返还至主体中的效果。
[0077]另一方面,主体能够以多种形状构成来增加热交换效率,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
[0078]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2的概略图。
[0079]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2包括第一充填部310、第二充填部320、喷嘴330以及过滤部340。
[0080]上面已经说明了过滤部340,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81]第一充填部310是形成在主体300''的内侧中心部的独立的空间,充填从第一分配移送器810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82]第二充填部320是形成在第一充填部310的外侧的空间,充填从天然气储存部100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
[0083]喷嘴330设置在第一充填部310的水平方向的一端、另一端或两端,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
[0084]由此,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从而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接触时间比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自然降落的接触时间更长,由此更好地实现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热交换。
[0085]由此,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2配置有喷嘴330,其水平喷射液化天然气,从而具有增加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时间的效果。
[0086]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3的概略图。
[0087]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3包括第一充填部310、第二充填部320、喷嘴330、过滤部340以及多个导向壁350。
[0088]上面已经说明了过滤部340,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0089]第一充填部310是形成在主体300'''的内部的上侧的独立的空间,充填从第一分配移送器810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090]第二充填部320是形成在第一充填部310的外侧的空间,充填从天然气储存部100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
[0091]多个导向壁350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为“Z”字形状,将第二充填部320区分为多个热交换区域322。
[0092]S卩,第二充填部320通过多个导向壁350形成多个热交换区域322。
[0093]在第一充填部310的下侧设置多个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中。
[0094]由此,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热交换区域222中,从而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热交换区域322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接触时间比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自然降落的接触时间更长,由此更好地实现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热交换区域322中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热交换。
[0095]尤其,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2通过形成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的多个导向壁350形成多个热交换区域322,从而具有增加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的优点。
[0096]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4的概略图。
[0097]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4包括第一充填部310、第二充填部320、多个弯壁360、喷嘴330以及过滤部340。
[0098]上面已经说明了过滤部340,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099]第一充填部310是形成在主体300''''的内部上侧的独立的空间,充填从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100]第二充填部320是形成在第一充填部310的外侧的空间,充填从天然气储存部100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
[0101]多个弯壁360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将管形成为以“Z”字形状弯曲的形状,从而在第二充填部320形成具有多个弯曲区域324的“Z”字形状的流路。
[0102]S卩,第二充填部320通过多个弯壁360形成具有多个弯曲区域324的“Z”字形状的流路。
[0103]在第一充填部310的下侧设置多个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分别充填在各个弯曲区域324。
[0104]在图5中示出了第一充填部310和喷嘴330只形成在流路上侧所形成的弯曲区域324上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0105]由此,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弯曲区域324中,从而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尚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弯曲区域324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接触时间比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通过自然降落的接触时间更长,由此更好地实现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弯曲区域324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热交换。
[0106]由此,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3通过形成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的多个弯壁360形成流路,从而具有增加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的接触时间和接触空间的优点。
[0107]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主体的实施例5的概略图。
[0108]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主体300''''的实施例5包括第一充填部310、第二充填部320、多个分离壁370、喷嘴330以及过滤部340。
[0109]上面已经说明了过滤部340,在此省略其详细的说明。
[0110]第一充填部310是形成在主体300''''的内部上侧的独立的空间,充填从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0111]第二充填部320是形成在第一充填部310的外侧的空间,充填从天然气储存部100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
[0112]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隔开一定距离形成多个分离壁370,并形成第二充填部320的多个区划区域326,且在分离壁370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贯穿孔371,并在第二充填部320中形成“Z”字形状的流路。
[0113]在第一充填部310的下侧设置多个喷嘴330,水平喷射充填在第一充填部31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并使其分别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的各区划区域326中。
[0114]由此,本发明的主体300 的实施例4,通过第二充填部320的内部所形成的多个分离壁370来形成多个区划区域326,且在分离壁370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贯穿孔371来形成流路,从而自由地调节贯穿孔371所形成的位置,具有自由地指定充填在第二充填部320并移动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移动路径的优点。
[0115]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的概略图。
[0116]如图7所示,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在本发明的实施例I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的基础上还包括循环部700、第二分配移送部820、阀门900以及控制部的结构。
[0117]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从第一分配移送部810供给至主体3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首先通过循环部700之后供给至主体300'。
[0118]循环部700设置在主体300'的内部或外部,其为从主体300'传送至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从分配移送部810供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转变成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后重新返回至主体300'的结构。
[0119]S卩,循环部700是用于重新液化从主体300'传送至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的结构。
[0120]另一方面,在循环部700中也未进行转变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将移送至未转变气体处理部600。
[0121]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循环部700,从而具有能够对未转变的天然气重新进行液化的效果。
[0122]第二分配移送部820将经过抽吸部400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主体300'、过冷部500、第一分配移送部810和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之间,以便通过抽吸部400的一部分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作为制冷剂(用于与低压高温的天然气进行热交换的制冷剂)供给到主体300'。
[0123]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第二分配移送部820,将通过抽吸部400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分配移送至主体300',从而具有更加容易地向主体300'提供制冷剂的效果。
[0124]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分配移送部820移送至第一分配移送部810与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之间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第一分配移送部810移送至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相混合,并冷却成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后移送至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
[0125]当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直接移送至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时,由于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的温度低于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的内部温度,因此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的内部有可能成为真空状态,当将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第二分配移送部820移送至第一分配移送部810和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之间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相混合并移送时,由于通过过冷部5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将会上升,因此能够防止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的内部成为真空状
--τ O
[0126]阀门900是连接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与主体300'的结构,其由通过控制部的控制来开闭的电磁阀构成。
[0127]控制部持续地测量主体300'的压力并控制阀门900的开闭。
[0128]并且,当主体300'的压力测量值大于额定值时,控制部打开阀门900,使储存在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移送至主体300' ;主体300'的压力测量值小于额定值时,关闭所述阀门900。
[0129]S卩,当主体300'的压力测定值大于额定值时,控制部打开阀门900并使储存在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移送至主体300',从而降低主体300'的压力。
[0130]对此加以详细地说明,S卩,随着在主体300'中充填更多的天然气储存部10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主体300'的密度随之增加,从而导致主体300'的压力增加,此时,如果向主体300'注入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则充填在主体300'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转变为中压中温的天然气,主体300'的密度减少,由此降低主体300'的压力。
[0131]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天然气液化系统1000'',包括:阀门900,其连接液化天然气储存部200与主体300' ;以及控制部,其测量主体300'的压力,并控制阀门900的开闭,从而具有能够有效地应对主体300'的压力变化的效果。
[0132]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实施例,其适用范围是多种多样的,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多种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天然气液化系统,其包括: 天然气储存部,其储存低压高温的天然气; 液化天然气储存部; 主体,其将从外部供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与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相混合并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其全部转变成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 抽吸部,其将通过所述主体的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压缩抽吸成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 过冷部,其将通过所述抽吸部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过冷成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以及第一分配移送部,其将通过所述过冷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和所述主体,以便将通过所述过冷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中的一部分储存到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剩余的作为混合制冷剂供给至所述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充填部,其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内部,充填从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 第二充填部,其形成在所述第一充填部的外侧,充填从所述天然气储存部移送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以及 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充填部,将充填在所述第一充填部中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喷射到所述第二充填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第二充填部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导向壁来形成多个热交换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壁,在所述第二充填部的内部形成为“Z”字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第二充填部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弯壁来形成流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第二充填部通过在所述第二充填部的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弯壁来形成“Z”字形状的流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第二充填部通过在其内部隔开一定距离而形成的多个分离壁来形成多个区划区域,且在所述分离壁上形成至少一个以上的贯穿孔,从而形成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未转变气体处理部,其与所述主体连通,从所述主体接收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并进行处理; 所述主体包括过滤部,其设置在与所述未转变气体处理部连接的部位,过滤从所述主体传送至所述未转变气体处理部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中所包含的异物,并使其重新返回至所述主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循环部,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内部或外部,将从所述主体移送的未转变的低压高温的天然气与从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移送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进行热交换,转变为中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后重新返回至所述主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第二分配移送部,其将通过所述抽吸部的高压中温的液化天然气分配移送至所述主体、所述过冷部、所述第一分配移送部和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所述天然气液化系统,还包括: 阀门,其连接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与所述主体;以及 控制部,其测量所述主体的压力,并控制所述阀门的开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天然气液化系统,当所述主体的压力测量值大于额定值时,所述控制部打开所述阀门,使储存在所述液化天然气储存部的高压低温的液化天然气移送至所述主体, 当所述主体的压力测量值小于额定值时,关闭所述阀门。
【文档编号】F25J5/00GK104520661SQ201280075196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0日
【发明者】张大俊, 帕尔·G·贝甘 申请人:韩国科学技术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