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1634发布日期:2019-04-13 00:3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大型间冷式制冷系统中,蒸发器通常用干式壳管式,制冷剂在换热管内流动,吸热蒸发生成的制冷剂气体占据管内空间,影响蒸发器的传热效果,导致传热系数减少,传热温差增大,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大,耗功增加,制冷系统的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性能,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以及通过与筒体的两端的管板上的孔口连接而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多个闪发换热管;所述闪发换热管为上部直径大、底部直径小的变截面管,所述筒体上近两个管板的位置、水平地面开设孔口分别连接载冷剂进出接管;所述管板的外侧有半球体形状的封头,一端的封头内设置隔板将该封头与对应管板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个空间,上下两个空间分别通过孔口连接制冷剂出管及制冷剂进管;另一端封头的上部开孔口与闪发腔相连接,所述闪发腔的上部开孔口与闪发引气管相接。

所述制冷剂进管与制冷系统节流降压元件出口连接,所述闪发引气管与制冷剂出管并联后与制冷压缩机的进口连接。

所述筒体为圆形筒体。

本实用新型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利用变直径截面的换热管,使制冷剂流动过程中吸热蒸发的气体,闪发气液分离,并经中间引气,更好地增强传热效果,减少传热温差,提高制冷系统的热力性能,结构紧凑,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闪发换热管的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闪发换热管的干式蒸发器,包括:

闪发换热管1、筒体2、右管板3、右封头4、隔板5、制冷剂进管6、制冷剂出管7、左封头8、左管板9、闪发引气管10、闪发腔11、载冷剂进管12、载冷剂出管13。

所述闪发换热管1为上部直径大、底部直径小的变截面管结构,左端穿过左管板9开设的对应形状的贯穿孔口,右端穿过右管板3开设的对应形状的贯穿孔口。

所述筒体2为圆筒形,其两端圆形边缘分别与左管板9的右侧和右管板3的左侧焊接,靠近左管板9向左位置、轴线水平地面开设孔口焊接载冷剂进管12,靠近右管板3向右位置、轴线水平地面开设孔口焊接载冷剂出管13。

所述左封头8为中空的半球体形状,边缘与左管板9的左侧焊接,内设置隔板5,将左封头8与左管板9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个空间,上部空间位置开设的孔口焊接制冷剂出管7,下部空间位置开设的孔口焊接制冷剂进管6。

所述右封头4为中空的大半球体,闪发腔11为中空的小半球体,右封头4上部开设的孔口与闪发腔11的边缘焊接,右封头4的边缘与右管板3的右侧焊接,闪发腔11上部开设的孔口与闪发引气管10焊接。

所述制冷剂进管6与制冷系统节流降压元件出口连接,制冷剂出管7与制冷压缩机的进口连接,闪发引气管10与制冷剂出管7并联后与制冷压缩机的进口连接。

所述换热管的数量、管长、直径等依据制冷系统的制冷量设计。

如图所示,在制冷系统运行时,经节流降压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液体,由制冷剂进管6进入隔板下部空间对应的换热管内,吸热蒸发的制冷剂在换热管内流动过程中,气体闪发进入换热管上部大空间,液体进入换热管内下部小空间,进入右封头与右管板的空间,气体进入闪发腔11,经闪发引气管10回到制冷压缩机,液体进入上部换热管内吸热蒸发,经制冷剂出管7进入制冷压缩机。载冷剂进入换热管与筒体的空间内,放出热量降温后,经载冷剂出管送入冷间,为冷间供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