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617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镀废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具体说是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
电镀厂电镀系统所产生的有害物质Cr6+Zn2+Ni2+一般使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
还原后中和沉淀的下列反应
处理后重金属离子能达标,COD超标1-2倍,处理费用大。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存在投资造价费用大,控制技术指标复杂,运行费用高等缺点。
还有一种纯铁屑法所用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主体为一内装纯生铁屑颗粒的柱形净化水容器,进水口设置在底部,出水口设置在顶部,采用逆向流处理电镀污水,所以,容器内压力很大,对容器安全性要求较高。容器内生铁屑腐蚀后,造成空隙减小,水流阻力增大,因此,需要专门配置空压机,经常对板结的生铁屑层进行反向疏松,若板结严重会使柱体报废,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并降低了净化水容器的安全性。其体积较大,处理电镀废水能力较低。
而简单易行,投资少,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低的电镀废水处理方法及设备尚不多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净化水容器、进出水管、阀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水容器上的进水口设置在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底部,净化水容器内装有焦炭末与生铁屑均匀混合层。
所述的水泵出水口接出的水管通入一位于净化水容器顶部之上的高位过滤槽,高位过滤槽底部接出的水管经一过滤罐进入净化水容器上端的分水器,分水器底面为多孔隔板,隔板孔下面即是净化水容器顶上的进水口。
所述的净化水容器分为可拆装的上下两部分。
所述的净化水容器上部分侧壁上设置透明观察窗口。
所述的通入净化水容器的水管中接有一流量计。
所述的过滤罐与净化水容器设置在同一支架座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许多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实用新型净化水容器进水口设置在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底部,采用顺向流处理电镀污水,所以,容器内压力较小,对容器安全性要求较低。
2、本实用新型净化水容器内装有焦炭末与生铁屑均匀混合层不易板结,空隙较大,水流阻力减小,因此,无须专门配置空压机进行疏松,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提高了净化水容器的安全性。
3、其结构简单、紧凑,体积较小,运行稳定,处理电镀废水能力较高,且效果好,成本低廉,并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
本实用新型用内电解法工艺来处理电镀废水基本原理铁屑中加入焦炭末后,能形成接触微电池,在Cr6+<50mg/L电镀废水中,用一般万用表能测定出两极间的电位差,发现该电位差随溶液的PH值不同而变化,在0.5-1V之间变动。
当C·Fe微电池存在时,铁为阳极,炭为阴极在阳极进行如下反应Fe溶介生成Fe2+,即。
在阴极下进行如下反应Cr6+被炭析氢还原成Cr3+、即Cr2O72-+6e+14H+2Cr3++7H2O。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可称为电化学还原反应,检测表明,PH值越小,酸度越大,C·Fe微池的电位差越大(酸度越大),C·Fe微电池的电位差越大,其电流也大,即上述的阴极和阳极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另外,阴极反应的副产物Fe2+,其本身又可使Cr6+,还原成Cr3+,为了区别Cr6+在阴极上的还原反应,称这一反应为化学还原反应。
焦炭末、生铁屑内电解法与纯铁屑法处理能力比较C·Fe内电解法在流量为150L/在同一体积中进行,废水含Cr6+为45mg/L PH值为2.5出口水质依然低于国家规定的Cr6+排放标准<0.5mg/L,而纯铁屑法虽经酸蚀后铁屑表面产生一层游离炭要达到同样标准,流量很小,最大流量也只是3L/同样体积,由此可知C·Fe内电解法工艺的反应速度比酸蚀后纯铁屑法要快50倍。这就充分证明C·Fe内电解法接触电流大,增加了电化学还原作用,同时,也减少像纯铁屑在停止运行时所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铁,以及可怕的铁屑板结的机会。
C·Fe电解法综合治理电镀废水工艺流程将电镀废水汇集在总汇集池中(含CN-污水例外),Cr6+应<50mg/L,用酸蚀车间的废盐酸调节PH值2.5-3.0后,用空气搅拌电镀废水的酸度均匀,打入高位过滤槽内,用高位的水压力进入流量计,控制流量计在设计中的流速、进入C·Fe内电解反应的柱形净化水容器,使Cr6+还原成C3+,放入沉淀池后,加稀液碱调节PH值在7.5-8.5,使Cr3+形成Cr(OH)↓沉淀,它还能与多种重金属的氢氧化物共同沉淀而除去。在沉淀过程中可加入微量凝聚剂会加快沉淀的速度。固液分离后将清水打入高位水槽、返回酸洗车间用作清洗用水。此种方法产生的泥渣极易干化。可以把浓缩泥浆直接加热至80℃空气搅拌1小时左右,会形成褐色铁氧体无害的沉淀。
C·Fe内电解法工艺处理电镀废水后的监测结果1、C·Fe内电解法工艺处理电镀废水,各项指标处理效率

2、监测结果评价A、在某电镀厂正常生产、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采样监测。
B、监测结果表明某电镀厂在“C·Fe内电解法”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运行情况良好,废水处理速度快,成本低,废水各项指标去除率较高,该处理设施出水指标均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二级水现行标准。
经济效益综合分析1、C·Fe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废水中Cr6+不允许大于50mg/L,因为Cr6+含量高会使Fe屑产生钝化,隔绝了微电池产生。在镀锌后处理,将中铬钝化(150g/L铬酐),改为低铬或超低铬钝化(Cr3O3-5g/L),电镀废水中Cr6+含量由过去的837mg/L,降低为20mg/L,每年节约铬酐10吨以上,合人民币12万元。
2、过去电镀废水采用NaHSO3化学法处理,每年要消耗Na2HS2O5、20T,30%稀碱水20T,合计人民币52400元/年。改用C·Fe内电解法处理每吨电镀废水费用1.30元/T,采用C·Fe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废水的费用仅为化学法处理费用的1/20,同时,COD也全部达标。
权利要求1.一种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净化水容器、进出水管、阀门、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水容器上的进水口设置在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底部,净化水容器内装有焦炭末与生铁屑均匀混合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泵出水口接出的水管通入一位于净化水容器顶部之上的高位过滤槽,高位过滤槽底部接出的水管经一过滤罐进入净化水容器上端的分水器,分水器底面为多孔隔板,隔板孔下面即是净化水容器顶上的进水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水容器分为可拆装的上下两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水容器上部分侧壁上设置透明观察窗口。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入净化水容器的水管中接有一流量计。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罐与净化水容器设置在同一支架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合于内电解法工艺综合处理电镀废水的电镀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开有进出水口的净化水容器、进出水管、阀门、水泵,其特点是所述的净化水容器上的进水口设置在顶部,出水口设置在底部,净化水容器内装有焦炭末与生铁屑均匀混合层。所述的水泵出水口接出的水管通入一位于净化水容器顶部之上的高位过滤槽,高位过滤槽底部接出的水管经一过滤罐进入净化水容器上端的分水器,分水器底面为多孔隔板,隔板孔下面即是净化水容器顶上的进水口。其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C02F1/46GK2561787SQ0226847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25日
发明者沈仁定 申请人:沈仁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