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857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尤其疏松砂岩油藏开采过程中,会携带出大量的泥砂,经过联合站沉淀处理, 堆积起来的含油泥砂成为固体废弃物,被堆放风干或掩埋地下,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 资源的浪费。油泥砂内主要的成分有油0. 1%-50%,泥砂4%-80%,水分5%-80%。阳光暴晒 或者下雨都会使之蒸发、流溢,对空气、农田、河流、海水、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随 着采油量的加大,每年产生的油泥砂累积越来越多,对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因此需要对油 泥砂进行无害化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装置用于油泥砂资源化利 用技术的油泥砂处理。该油泥砂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原理是油泥砂经过油泥分离、分出大部 分原油的同时进行分选、大颗粒粒度细化后,分出大部分原油且粒度细化了的油泥砂制成 调剖剂,用调剖设备大剂量注入地层深部,在地层条件下自身胶结同时胶结地层砂,形成 段塞,不再被采出,达到地层深部固砂防砂堵水调剖提高采收率的目的,对环境产生污染 的油泥砂得以零排放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为实现油泥砂的资源化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油田油泥砂资源化利用方案的 油泥砂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可做到从油泥砂中分出大部分的油同时完成油泥砂粒李细 化,达到调剖剂的要求以利于地层全部吸纳所排油泥砂,减少对调剖机械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包括泥浆泵、浓縮机、控制给料的传感控制器、砂 水分离机、斗式给料机、球磨机,其中浓缩机的进料口为喇叭口形,浓缩机内设有搅拌叶 轮,浓縮机底部出料口处设置绞龙,浓縮机侧壁上设有油溢流口和水溢流口。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浓縮机侧壁上的油溢流口高于水溢 流口。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进料口位于浓縮机中轴中部。根据 油泥砂浓度不同可上下移动。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浓缩机底部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便于沉积和出料。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控制给料的传感控制器选自防爆称 重传感控制器或/和浮球传感控制器,用于控制泥浆泵向浓缩机间歇给料并防止冒罐。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浓縮机内的搅拌轴带有搅拌叶轮,搅 拌轴上部连接搅拌电机,用于控制搅拌轴的转速,搅拌轴下端与绞龙同轴连接,便于控制出料速度。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的球磨机用于研磨油泥砂,在油泥砂 粒度细化的同时实现油与泥砂初步分离,即去油和细化协同进行。此步操作时还可加入表 面活性剂,加强去油效果。
泵、浓缩机、、砂水分离机、球磨机顺次连接,同时斗式给料机也与砂水分离机的入 口相连,在油泥砂含水量较低的时候由斗式给料机直接给料。
上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中所有的电器装置均为防爆电器。
与现有的油泥砂处理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机械化程度高,极大的改善了 工人的劳动条件,确保环保项目的清洁生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l搅拌电机,2 油溢流口, 3水溢流口, 4浓縮机,5喇叭状入口, 6搅拌叶轮,7给料绞龙,8砂水分 离机,9球磨机,10传动电机,11斗式给料机,12砂水分离机沉砂池,13搅拌轴,14 浮球传感控制器,15称重传感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油泥砂资源化利用装置,包括浓縮机4、控制给料的浮球传感控制器14或称重 传感控制器15、砂水分离机8、斗式给料机ll、球磨机9,其中浓縮机4的进料口 5为喇 叭口形,浓縮机内设有搅拌轴13,浓縮机底部出料口处设置给料绞龙7,浓縮机侧壁上设 有油溢流口 2和水溢流口 3。所述的浓縮机侧壁上的油溢流口 2高于水溢流口 3。所述的 喇叭状入口 5设在浓縮机中轴中部根据油泥砂浓度不同可上下移动。所述的浓縮机底部为 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便于沉积浓縮和出料。所述的控制给料的自动控制器选自防爆称重 传感控制器15或浮球传感控制器14,用于控制泵向浓縮机喇叭状入口 5间歇给料,当浓 縮机4内沉降的油泥砂达到浓縮机容量的1/2时暂停给料。所述浓縮机进料口内的搅拌轴 13带有搅拌叶轮6,搅拌轴上部连接搅拌电机l,用于控制搅拌轴13的转速,搅拌轴13 下端与给料绞龙7同轴连接,便于控制出料速度。
工作过程如下
水携带油泥砂由泵输送至浓缩机喇叭状入口 5处,喇叭状入口 5设在浓縮机中轴中部 根据油泥砂浓度不同可上下移动,由防爆称重传感控制器15或浮球传感控制器14控制泵 向浓縮机喇叭状入口5间歇给料,由于油和水密度不同,因此一段时间后油和水会形成各 自的分层,在高度不同的油溢流口 2和水溢流口 3分别流出,溢流出浓縮机4。油溢流口 2和水溢流口3有如图l所示结构。油泥砂由于重力作用沉降到浓缩机4的下部,当浓縮 机4内沉降的油泥砂达到浓縮机容量的1/2时暂停给料。物料在浓缩机中的出口 5呈喇叭 口状,使油泥砂进料速度放慢,较小的进料速度有利于油泥砂的沉降,浓縮机4中心设置 搅拌轴13,下部有搅拌叶轮6,搅拌叶轮6可以起到松砂的目的以利于出料。底部出口处设置给料绞龙7,以此控制给料速度。进入浓缩装置的油泥砂质量分数为1%-70%,经浓缩 后油泥砂质量分数为30%-80%。
浓縮机出口给料绞龙7接油泥砂与水螺旋分离机8,砂水分离机8在本专利中有双重 作用, 一是可以进一步浓縮给料,二是若油泥砂含水量较低,呈非流态,则将油泥砂用斗 式提升机ll直接送入砂水分离机,此时砂水分离机8可起到定量给料机的作用。砂水分 离机8中溢流出的水及浮油基本不含泥砂,回流至储砂池。由变频器控制砂水分离机8 的螺旋转速从而控制砂水分离机8对球磨机9的给料速度。砂水分离后油泥砂质量分数大 约在30%-80%左右。经球磨机球磨,做到油与泥砂的初步分离,粒度细化到设计粒径,转 移至沉淀池油浮于上层定期转移,泥砂沉于底部用于调剖。整个工艺用水均与油田污水循 环使用,无三废排放。做到疏松砂岩油田的清洁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泥浆泵、浓缩机、控制给料的传感控制器、砂水分离机、斗式给料机、球磨机,其中浓缩机的进料口为喇叭口形,进料口内设有搅拌轴,浓缩机底部出料口处设置给料绞龙,浓缩机侧壁上设有油溢流口和水溢流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縮机侧 壁上的油溢流口高于水溢流口。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位 于浓縮机中轴中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縮机底 部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浓縮机进 料口内的搅拌轴带有搅拌叶轮,搅拌轴上部连接搅拌电机,搅拌轴下端与绞龙同轴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浓縮机内的搅拌 轴可以直接与下部分的装置直接相连接,或者通过螺旋分级机与下部相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泥砂资源化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给料的自 动控制器选自防爆称重传感控制器或浮球传感控制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泥砂资源化利用处理装置,包括泥浆泵、浓缩机、控制给料的传感控制器、砂水分离机、斗式给料机、球磨机,其中浓缩机的进料口为喇叭口形,进料口内设有搅拌轴,浓缩机底部出料口处设置绞龙,浓缩机侧壁上设有油溢流口和水溢流口。本实用新型在用球磨机将油泥砂粒度细化,减小机械磨损的同时可协同分出油;油泥砂最终制成调剖剂,大剂量注入地层深部,保证注入的油泥砂不再外排,同时胶结了地层砂,改造了油藏,可减少地层出砂,做到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确保清洁生产。
文档编号C02F11/00GK201321418SQ20082023322
公开日2009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严锦根, 刘春博, 史元清, 张国荣, 李林祥, 郭雄华 申请人:中国石化股份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刘春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