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4701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造纸废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液处理装置,该设备特别适用于造纸业的纸浆处理。
背景技术
目前造纸业的废液处理方法,是将废液弓|入一沉淀池中,使在自然状态下静置,达 到浆液分离。该自然沉淀方法浆液分离不充分,回收速度慢、回收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废液处理装置。该装置的浆液分离速度快,且回收效率、纸浆质量均得到大大的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主要由一个以上的废液分离池连接组成,该废液分离池为 锥形,其顶部连接一废液输入管,底部出浆口连接一出浆管;所述的废液分离池自顶端面斜 向下切设一溢水缺口,一倒锥形稳流块设置于该废液分离池的出浆口上方。至少于其中一废液分离池的顶部设有一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该引流道起 于废液分离池与废液输入管的连接处,止于溢水缺口。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摒弃现有技术中通过自然沉淀来达到浆液分离的技术方案。其通过连 续相接的一个以上的锥形废液分离池组成。所述锥形废液分离池顶端面斜向下切设的溢水 缺口先排出与纸浆分离出的水;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加快了纸浆分离速度;设置于 该废液分离池出浆口上方的倒锥形稳流块使分离出的纸浆可平稳的排出。连续相接的锥形 废液分离池提高了回收纸浆的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引流道的废液分离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的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主要由两个废液分离池连接组成。所述的废 液分离池均为锥形,其顶部连接一废液输入管,底部出浆口连接一出浆管。如图1所示,上 游废液分离池1的出浆口 2连接下游废液分离池2的废液输入管21,该上游废液分离池1 的出浆口 2高于下游废液分离池的废液输入管进口处。所述的废液分离池1、2均自顶端面 斜向下切设一溢水缺口 13、23,且于该废液分离池1、2的出浆口上方均设有一倒锥形稳流 块3。如图2所示的上游废液分离池1,其顶部设有一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15,该
3引流道15起于该废液分离池1与废液输入管11的连接处, 止于溢水缺口 13。该下游废液分离池2的出浆管22连接有一储浆槽4。
权利要求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主要由一个以上的废液分离池连接组成,特征在于该废液分离池为锥形,其顶部连接一废液输入管,底部出浆口连接一出浆管;所述的废液分离池自顶端面斜向下切设一溢水缺口,一倒锥形稳流块设置于该废液分离池的出浆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于其中一废液分离池的 顶部设有一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该引流道起于废液分离池与废液输入管的连接 处,止于溢水缺口。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游废液分离池的废液 输入管斜向上连接于上游废液分离池的出浆口。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游废液分离池的出浆 口连接有一储浆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造纸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游废液分离池的出浆管连接有一储浆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造纸废液处理装置,主要由一个以上锥形废液分离池连接组成,所述的废液分离池于顶部连接有废液输入管,底部连接有出浆管;自顶端面斜向下切设一溢水缺口,一倒锥形稳流块设置于该废液分离池的出浆口上方。至少于其中一废液分离池的顶部设有一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与现有技术自然沉淀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于锥形废液分离池顶端面斜向下切设的溢水缺口先排出与纸浆分离出的水;螺旋向下逐渐束口的引流道加快了纸浆分离速度;设置于该废液分离池出浆口上方的倒锥形稳流块使分离出的纸浆可平稳的排出。连续相接的锥形废液分离池提高了回收纸浆的质量浆液分离速度快,且回收效率、纸浆质量均得到大大的提高。
文档编号C02F103/28GK201670755SQ20102011819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甘木林 申请人:泉州华祥纸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