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875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 用新型涉及钢材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材生产行业的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材、线材的生产过程当中,是为了清除金属表面氧化物,采用硫酸、硝酸、盐酸、氢氟酸及磷酸等酸进行酸洗法处理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种废水带有大量的金属离子和悬浮物,处理钢铁酸洗废水最常用的是石灰中和法,向废水中添加消石灰将废水进行中和,使PH值达到5. 6 6. 5之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放。中和法简便易行,但是存在下列问题管理繁琐,不易控制,废水处理量受到限制;废水中的硫酸、水、FeO, Fe304和FeS04未能利用;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气体扩散,引起二次污染;污泥量大,剩下的盐类残洛处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对原有的普通中和法进行改进和改良,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废水池、一调节池、一絮凝池、一沉淀池、一中和池、一放流池、一砂滤罐、一蓄水池、一套中水回收管路以及一套污泥处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口与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絮凝池连通,其位于水池上部的出水口通向所述中和池的进水口,其下部的污泥出口通向所述污泥处理管路中的污泥压缩池的进水口 ;所述中和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放流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的进水口与所述放流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废水池的砂滤废水进口连通,其第一清水出口与所述中水回收管路中的蓄水罐连通;其第二清水出口与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污泥处理管路包括一个所述污泥浓缩池、压泥机以及污泥废水进水管道和污泥废水出水管道;所述中水回收管路包括一所述蓄水罐、一套中水回收设备以及中水管道;所述废水池除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所述砂滤废水进口外,还有一个污泥废水进口与所述污泥废水出水管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对普通中和法产生的污泥、悬浮物等问题进行了处理,解决了污泥、悬浮物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影响;2、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废水回收率;3、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设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I所示,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废水池I、一沉淀池4、一中和池5、一蓄水池8,还包括一调节池2,一絮凝池3,一放流池6,一砂滤罐7,一套中水回收管路9以及一套污泥处理管路10 ;所述污泥处理管路10包括一个污泥浓缩池101、压泥机102以及污泥废水进水管道和污泥废水出水管道;所述中水回收管路9包括一蓄水罐91、一套中水回收设备92以及中水管道;所述废水池I除有一个出水口外,还有一个与所述污泥废水出水管道连通的污泥废水进口和一个砂滤废水进口 ;所述废水池I添加有石灰及NaOH,设置该池水的PH值在PH6 10的范围;所述调节池5的池水PH值调节在PH7. 05 8. 31的范围;其进水口与所述废水池I的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口与所述絮凝池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4的进水口与絮凝池3连通;其位于水池上部的出水口通向所述中和池5的进水口 ;其下部的污泥出口通向所述污泥压缩池101的进水口 ;所述中和池5的池水PH值调节到PH7. 7 8. 2的范围;其出水口与所述放流池6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7的进水口与所 述放流池6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7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废水池I的所述砂滤废水进口连通;其第一清水出口与所述中水回收管路10中的所述蓄水罐91连通;其第二清水出口与所述蓄水池8的进水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各个主要设备的功用废水池I :加入石灰及NaOH,使水的PH值能在PH6 10的范围,起到第一次调节PH值的作用;调节池2 :把水调节成PH7. 05 8. 31的范围,起到第二次调整PH值的作用;沉淀池4 :上层水流到中和池内,下层污泥抽到污泥浓缩池101处理;中和池5 :把水调节到PH7. 7 8. 2的范围;砂滤罐7 :过滤放流池6,降低悬浮物的含量;储水罐91 :把水储到一定程度,再自动使用中水回用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节能环保;中水回用设备92 :经过中水回用设备过滤后的水就能排放,及再利用。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的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例的思路,在具体实施方式
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废水池、一调节池、一絮凝池、一沉淀池、一中和池、一放流池、一砂滤罐、一蓄水池、一套中水回收管路以及一套污泥处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口与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进水口与所述絮凝池连通,其位于水池上部的出水口通向所述中和池的进水口,其下部的污泥出口通向所述污泥处理管路中的污泥压缩池的进水口 ;所述中和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放流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的进水口与所述放流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砂滤罐的污水出口与所述废水池的砂滤废水进口连通,其第一清水出口与所述中水回收管路中的蓄水罐连通;其第二清水出口与所述蓄水池的进水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管路包括一个所述污泥浓缩池、压泥机以及污泥废水进水管道和污泥废水出水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 水回收管路包括一所述蓄水罐、一套中水回收设备以及中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池除有一个出水口和一个所述砂滤废水进口外,还有一个污泥废水进口与所述污泥废水出水管道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一废水池、一调节池、一絮凝池、一沉淀池、一中和池、一放流池、一砂滤罐、一蓄水池、一套中水回收管路以及一套污泥处理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的进水口与所述废水池的出水口连通,其出水口与所述絮凝池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对普通中和法产生的污泥、悬浮物等问题进行了处理,解决了污泥、悬浮物对整个处理系统的影响;提高了废水回收率;具有节能环保的效果,在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C02F1/52GK202369455SQ20112041091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8日
发明者庄云义 申请人:厦门福泉钢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