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液槽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6161阅读:87来源:国知局
废液槽净化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废液槽净化装置,以简单的结构利用臭氧等活性高的气体对厨房等产生的废液进行处理。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废液槽净化装置由沿净化槽流路方向设计的数块隔板间设置的用于导入曝气气体的导管以及设置于导管的基端侧的臭氧发生装置构成。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由臭氧发生体以及将臭氧发生体产生的臭氧气体经所述导管输出的输出泵构成。所述臭氧发生体和输出泵中的一方或双方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将臭氧发生装置收纳在箱体内,臭氧发生体设置在替换盒内部,所述替换盒可自由交换地收容于所述箱体一部分开设的槽中。
【专利说明】废液槽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净化饮食店等的厨房所排放的废液,并高效抑制废液所产生的臭气和污泥的装置,具体地,涉及ー种废液槽浄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业务用厨房所排放的废液,应当将其在净化层中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入下水道。已经公知的一般的浄化层由图4所示的结构构成,称为隔油池。图中,I为浄化槽,2为各自下方有间隙、上方伸展到液面以上的隔板,3为废液注入ロ,4为净化处理后的废液的废液排出ロ。另外,注入此净化层的废液,根据密度的不同被分离为油和水。密度大的水成分滞留在下侧,并通过废液排出ロ 4依次排出,密度小的油成分则通过真空管5定期抽吸回收。
[0003]在上述公知的浄化槽中,密度大的水成分通过隔板2依次流入浄化槽的下流一侧,然后通过废液排出ロ 4依次排出,并不会长期滞留,因而可以顺利排放。但是,密度小的油成分被分离后粘附到浄化槽表面,在通过真空回收以前长期滞留在表面。然后,这些滞留的油成分成为引发恶臭的直接原因,并将恶臭散发到浄化槽周围。而且,一般的浄化槽设在建筑物内部,若将其设置在厨房近旁,滞留的油成分引发的恶臭将会散发到厨房内部,造成厨房环境的极度恶化。因此,去除恶臭成为本浄化槽的一大问题。
[0004]现在应用的技术一般都是将臭氧曝气到废液中以改良废液。但是,结构复杂,且净化处理费用较高成为一大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与已有技术ー样使用臭氧等活性高的气体,但是由简单结构实现处理废液的技术。
[0006]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ー种使用负离子处理废液的技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废液槽浄化装置,包括设置于沿净化槽流路方向设计的数块隔板间的用于导入曝气气体的导管以及设置于导管基端位置上的净化物发生装置,所述导管包括主导管和支导管,所述主导管与支导管的交界处为分叉部,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包括净化物发生体以及将净化物发生体产生的净化物经所述导管输出的输出泵,所述净化物发生体和输出泵中的一方或双方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
[0008]进ー步地,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为臭氧发生装置,所述净化物发生体为臭氧发生体,所述净化物为臭氧气体。
[0009]进ー步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收纳在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体设置在替换盒内部,所述替换盒可自由交換地收容于所述箱体一部分开设的槽中。
[0010]进ー步地,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为离子发生装置,所述净化物发生体为离子发生器,所述净化物为负离子气氛。
[0011]进ー步地,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所述箱体内,进ー步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0012]进一步地,所述离子发生器中,离子发生体通过连结离子发生器主体与离子发生体的第一导线的延长设置在所述导管中途通往主导管分叉部的稍偏基端侧的位置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沿着导管外壁进行配线。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沿着导管内壁进行配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线在导管内侧通过支杆为支撑进行中空架设。
[0016]本实用新型由设置于沿净化槽流路方向设计的数块隔板间的用于导入曝气气体的导管以及设置于导管的基端侧的臭氧发生装置构成,上述臭氧发生装置由臭氧发生体、以及将臭氧发生体产生的臭氧气体经所述导管输出的输出泵构成,所述臭氧发生体和输出泵中的一方或双方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这种方案中,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气体通过输出泵从导管中输出。然后,臭氧气体经导管顶端曝气到废液中,曝气使废液产生搅拌作用的同时,根据臭氧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去除恶臭。
[0017]另外,更具体的方案是,将臭氧发生装置收纳在箱体内,臭氧发生体设置在替换盒内部,所述替换盒可自由交换地收容于所述箱体的一部分开设的槽中。采用上述方案,臭氧发生体能够通过替换盒结构进行简单装卸,即使由于臭氧发生体的寿命下降导致效果降低的情况下,也可立即替换。
[0018]而且,臭氧发生装置的箱体内,臭氧气体产生的同时,并用了由离子发生器产生负离子气氛的装置。然后,通过导管进行曝气,二者共同作用产生相辅相成的效果。
[0019]另外,作为单独实现负离子气氛的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由设置于沿净化槽流路方向设计的数块隔板间的用于导入曝气气体的导管,及设置于导管基端侧的离子发生装置构成,上述离子发生装置由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气氛经上述导管输出的输出泵构成,上述离子发生器和输出泵中的一方或双方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
[0020]另外,所述离子发生器同臭氧发生器并用,或是单独使用离子发生器的任何一种情况下,采用延长第一导线,所述导管中途通往主导管分叉部的稍偏基端侧的位置设置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体的方案。
[0021]另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沿导管外壁配线、沿导管内壁配线、进一步地采用在导管内侧通过支杆为支撑进行中空架设的方案。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对废液槽进行臭氧气体曝气,由曝气产生搅拌作用的同时,活性高的臭氧气体能够抑制表面滞留的油成分发出的恶臭,进一步地,能够实现适宜好气性气体繁殖的环境,改良废液的状态。由此,可以削减真空管抽吸油成分的次数,也可以削减设备运转成本。此外,通过负离子气氛的气体的曝气作用,也能发挥同样的效果。
[0023]另外,使负离子气氛的气体曝气的情况下,通过延长第一导线,在所述导管中途的通往主导管分叉部的稍偏基端侧的位置设置离子发生器的离子发生体,尽可能缩短离子发生体与废液的距离,增强负离子作用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表示适用本实用新型净化装置的位置的概略图。
[00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臭氧发生装置的电气框图。
[0026]图3为同一臭氧发生装置的结构图。[0027]图4为表示现有的浄化槽的概略图。
[0028]图5为表示本实用新型浄化装置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概略图。
[0029]图6A、6B、6C为离子发生体第一导线的配线方法的说明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I浄化槽
[0032]2 隔板
[0033]3废液注入ロ
[0034]4废液排出ロ
[0035]5真空管
[0036]6臭氧发生装置
[0037]7 导管
[0038]7a主导管
[0039]7b支导管
[0040]7c分叉部
[0041]8离子发生器主体
[0042]8a离子发生体
[0043]9第一导线
[0044]10 支杆
[0045]11 电源
[0046]12主电源开关
[0047]13输出泵
[0048]14计时器
[0049]15臭氧发生体
[0050]16电カ供给开关
[0051]17主电源信号灯
[0052]18臭氧发生体信号灯
[0053]19继电器
[0054]20端子板
[0055]21 箱体
[0056]22 槽
[0057]23替换盒
[0058]24第二导线
[0059]25确认窗
[0060]26 切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6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62]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装置概略的结构图,与图4附有相同附图标记的构成,表示的是同一构成。6为臭氧发生装置,7为将产生的臭氧导入净化槽I底部的导管,所述导管7是由主导管7a、向各块隔板2隔离的部分导入臭氧的支导管7b两部分组成。在此,由于臭氧气体是活性气体,废液中被曝气的臭氧气体变为气泡上升,将废液中含有的成分氧化。而且,由于将废液转移到酸性气氛,使得废液中的好气性细菌得以繁殖,可以分解废液中含有的有机物。进一步地,由于曝气产生的泡沫的作用,表面滞留的油成分被分割成小块,助长了根据细菌进行的分解。最终,抑制了恶臭,并且减少了表面的油成分,即使还有必要通过真空管吸取,吸取量也是很少的。
[0063]图1中的曝气对象为臭氧气体,为了产生臭氧气体设置了臭氧发生装置6,但是替代臭氧发生装置,设置将气体转换为离子气氛的离子发生装置也可以。由于负离子气氛的气体在曝气过程中与有正离子倾向的物质反应并使之中和,与臭氧气体一样成为减少恶臭的原因。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结构中的离子发生装置是必要的结构。
[0064]接着,对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臭氧发生装置6的具体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图2为显示臭氧发生装置6结构的框图,11是电源,12是主电源开关,通过接通主电源开关12,启动输出泵13的同时使计时器14运作。15是臭氧发生体,16是为臭氧发生体15供给电力的电力供给开关。即,不是仅仅通过接通主电源开关12就能产生臭氧,而是要进一步接通电力供给开关16,才能开始产生臭氧。此处,主电源开关12接通的情况下输出泵13才能启动,由输出泵的启动产生的气体流路中必要的是,输出泵13的吸入侧可以吸入充分的外部气体,以及输出侧的流路中途一定设有臭氧发生体15。这样,臭氧发生体15产生的臭氧气体能够按照输出泵13的能力排出。此外,17,18分别是主电源信号灯和臭氧发生体信号灯,19是由计时器14控制的继电器,20是端子板。
[0065]上述构成中,对主电源和臭氧发生体15的电力供给电源,作为主从关系进行了说明,但是,输出泵13的启动和臭氧发生体15的电力供给可以从电源开始,是完全不同的构成。这种情况下,最好让向计时器14供给的电力与向输出泵13供给的电力保持一致。此夕卜,图2装置一般收纳在一个箱体内。
[0066]接着,对图3的臭氧发生装置6中的臭氧发生体的结构进行说明。图为臭氧发生体15的替换盒结构,21为臭氧发生装置的箱体,22为箱体21的一部分上所设的收纳臭氧发生体的槽,23为臭氧发生体的替换盒。臭氧发生体的替换盒23的电力,通过第二导线24供给。另外,产生臭氧的具体结构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特有的技术,例如,可以使用根据端子间放出的火花来产生臭氧等公知的技术。25是火花的确认窗。另外,此处产生的臭氧气体,能够经替换盒23的切缝侧设有的数个切缝26处漏出外部,和由图2所示的输出泵13的启动而产生的空气流混合,经图1中的导管7导入。
[0067]另外,图3中对臭氧发生体15的设置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有时可以取代臭氧发生体15而使用负离子发生器。这种情况下,使用了与图3相同的替换盒结构。但是由于箱体21的内部实现负离子气氛,然后将所述气氛通过输出泵13输出到导管7,能够充分达到目的,因此可以不设置如图3所示的替换盒结构,而是将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箱体21内部的任意位置即可。
[0068]上述实施方式是以臭氧发生体15与离子发生器分开单独设置为前提进行的说明,两者也可以并用。这种情况下,作为结构的一例,设置图2与图3替换盒结构的臭氧发生体15的装置,再将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箱体21中。另外,可以设置各自的供给电源,分别控制臭氧气体的产生与负离子气氛的实现,也可以由ー个电源供给电力,不间断地同时作用即可。
[0069]接下来,进ー步说明别的实施方式,单独设置上述离子发生器,或者并用臭氧发生体和离子发生器的任ー情况下,如图5所示,将离子发生器中,至少是离子发生体(例如电扱)设置在上述导管7的途中通往主导管7a的分叉部7c稍偏基端的位置。图5中,与图1、图4附有同一附图标记的构成,表示同一构成。图5中,8为离子发生器主体,8a为离子发生体。另外,9为连结离子发生器主体8与离子发生体8a的第一导线。负离子与离子发生体距离越远,其效果也随之下降,因此尽量使离子发生体8a接近废液,以期提高曝气作用的效果。
[0070]另外,如上所述,作为离子发生器可以使用公知的离子发生器,其中,作为直接产生负离子的部分的离子发生体8a,可以使用例如电晕放电式和电子放射式中的正负电极,和各种公知的负离子发生物质。
[0071]接下来,图6中,以使用电极作为离子发生体8a为例,对该具体设置方法进行了说明。图A为沿导管7的外壁设置第一导线9的示意图,在图中主导管7a的分叉部7c稍偏基端位置,设置突出于导管内部的电极。另外,图B为沿导管7内壁设置第一导线9的示意图。可以根据臭氧发生装置6的设置位置和导管7的配管方法等,恰当选择采用何种配设第一导线的方式。另外,如图C所示,在导管7内通过支杆10为支撑进行中空架设第一导线9。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离子发生体8a大体位于导管的中央位置,产生负离子的效率得以提高。此外,本图中使用了 3根支杆用以支撑,支杆的数量和形状不局限于此,可任意设定。
[007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不仅可新设浄化槽,也可对既有的浄化槽进行简单的改进以适用,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沿净化槽流路方向设计的数块隔板间的用于导入曝气气体的导管以及设置于导管基端位置上的净化物发生装置,所述导管包括主导管和支导管,所述主导管与支导管的交界处为分叉部,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包括净化物发生体以及将净化物发生体产生的净化物经所述导管输出的输出泵,所述净化物发生体和输出泵中的一方或双方通过计时器控制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为臭氧发生装置,所述净化物发生体为臭氧发生体,所述净化物为臭氧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收纳在箱体内,所述臭氧发生体设置在替换盒内部,所述替换盒可自由交换地收容于所述箱体一部分开设的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物发生装置为离子发生装置,所述净化物发生体为离子发生器,所述净化物为负离子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的所述箱体内,进一步设置用于产生负离子的离子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中,离子发生体通过连结离子发生器主体与离子发生体的第一导线的延长设置在所述导管中途通往主导管分叉部的稍偏基端侧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沿着导管外壁进行配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沿着导管内壁进行配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液槽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线在导管内侧通过支杆为支撑进行中空架设。
【文档编号】C02F1/78GK203428969SQ201320353023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19日
【发明者】安泽嘉, 练悦亮 申请人:安泽嘉, 练悦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