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罐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370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罐体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设备,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罐体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在布料印染的过程中,经常需要配置各种各样的液体,由于生产中对液体的需求量特别大,所以现在的印染企业基本都是采用配液设备来实现配液的,如此一来可以使得每次配液量增大增加生产效率,二来可以避免人手工配液的时候出现安全问题。

在自动配液设备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在于配液的过程中所使用的配液罐,而配液罐在使用过后经常就会残留配液之后留下的液体,由于残留的液体基本都是化学物质,有些还有腐蚀性,所以假如不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那么就很容易损伤罐体,使得罐体泄露不能够再配液,而现有的清洗方式只是简单的注入清洗液进行冲洗,并未对罐体内部各个部位进行冲洗,所以这样清洗的时候就显得很不充分,很容易出现清洗不干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清洗罐体内部各个部位的罐体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罐体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外部罐体上的固定机构、对罐体内部进行喷淋的喷淋机构、带动喷淋机构进行旋转的旋转电机和设置在固定机构上的控制器,所述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耦接,控制器驱动旋转电机正转反转,所述喷淋机构包括伸入到罐体内的进液管、均固定到进液管上并与进液管内部连通的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二喷淋组件,所述进液管的上端与固定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组件为花洒头,所述花洒头固定在进液管的底端,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连接管和喷头,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进液管固定连接并与进液管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喷头固定并与喷头内部连通,所述喷头呈长条状设置,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孔,所述连接管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其上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的管壁和喷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在进液管上的圆盘状底座、若干个根一端均与底座铰接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一一对应的支撑气缸,若干根所述支撑杆沿底座边沿呈圆周分布,所述底座通过轴承套接到进液管上,所述旋转电机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进液管的上端穿过底座与旋转电机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进液管穿出底座部分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孔,所述进液管相对进液孔的位置上套接有进液轴承,所述进液轴承的侧面还设有进液接口,所述进液接口与进液孔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气缸与控制器耦接,所述支撑气缸的缸体均与进液管的管壁铰接,其推动杆分别与支撑杆一一对应铰接以推动支撑杆合拢或是打开,当支撑杆打开时,支撑杆背向底座的一端架在罐体的边缘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器包括:

开关,该开关的一端耦接于外部电源,另一端耦接于支撑气缸,以控制外部电源是否给控制器和支撑气缸供电;

延时电路,耦接于开关,以将外部电源的供电电流延时后输出;

脉冲产生电路,耦接于延时电路,以接收延时电路输出的延时后的供电电流,转换成脉冲电流后输出;

正反转电路,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还耦接于外部电源和旋转电机,以根据脉冲产生电路输出的脉冲电流控制外部电源供给旋转电机的电流的方向,使得旋转电机每隔一段时间后正转,每隔一段时间后反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延时电路包括:

第一反相器,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于开关;

第二反相器,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

电解电容,该电解电容的一端耦接于第一反相器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之间的节点,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脉冲产生电路包括:

定时芯片,该定时芯片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短接后耦接有电容后接地,还耦接于延时电路,电源端耦接有电源电路后耦接于外部电源,其中电源电路包括稳压芯片,该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耦接于外部电源,接地端接地,输出端耦接并联有电容后耦接于定时芯片的电源端,所述定时芯片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容后耦接于正反转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正反转电路包括:

一阶电路,该一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第一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电源,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端耦接于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第二端接地,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耦接于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形成的节点上,并还分别耦接有二极管后接电源和地。

二阶电路,该二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第一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电源,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端耦接于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第二端接地,所述旋转电机的相对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和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所形成的节点上,并还分别耦接有二极管后接电源和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均为MOS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固定机构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整个清洗装置固定到罐体上了,而通过喷淋机构的设置便可以有效的利用清洗液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洗,而通过控制器和旋转电机的设置,就可以带动喷淋机构对罐体内进行更为充分的清洗,而通过将喷淋机构设置成第一喷淋组件和第二喷淋组件,便可以利用第一喷淋组件清洗罐体底部,第二喷淋组件清洗罐体侧面,如此便可以实现多方位清洗,清洗的更加充分,而通过将第一喷淋组件设置成花洒头便可以优先的实现对罐体底部进行喷淋冲洗了,且结构简单方便,而通过将第二喷淋组件设置成连接管、弹簧和喷头,就可以利用连接管将进液管内的清洗液输送到喷头处,以利用喷头对罐体进行冲洗了,而通过将固定机构设置成底座、支撑杆和支撑气缸的设置,就可以利用支撑杆撑住罐体来实现固定了结构简单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清洗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为图2中电源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参照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罐体清洗装置,包括固定在外部罐体上的固定机构1、对罐体内部进行喷淋的喷淋机构2、带动喷淋机构2进行旋转的旋转电机4和设置在固定机构1上的控制器3,所述旋转电机4与控制器3耦接,控制器3驱动旋转电机4正转反转,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伸入到罐体内的进液管21、均固定到进液管21上并与进液管21内部连通的第一喷淋组件22和第二喷淋组件23,所述进液管21的上端与固定机构1连接,所述第一喷淋组件22为花洒头221,所述花洒头221固定在进液管21的底端,所述第二喷淋组件23包括连接管231和喷头232,所述连接管231的一端与进液管21固定连接并与进液管21内部连通,另一端与喷头232固定并与喷头232内部连通,所述喷头232呈长条状设置,其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孔,所述连接管231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其上套接有弹簧2311,所述弹簧2311的两端分别与进液管21的管壁和喷头2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机构1包括固定在进液管21上的圆盘状底座11、若干个根一端均与底座11铰接的支撑杆12以及与支撑杆12一一对应的支撑气缸13,若干根所述支撑杆12沿底座11边沿呈圆周分布,所述底座11通过轴承套接到进液管21上,所述旋转电机4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进液管21的上端穿过底座11与旋转电机4的转轴同轴固定,所述进液管21穿出底座11部分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进液孔211,所述进液管21相对进液孔211的位置上套接有进液轴承212,所述进液轴承212的侧面还设有进液接口2121,所述进液接口2121与进液孔211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气缸13与控制器3耦接,所述支撑气缸13的缸体均与进液管21的管壁铰接,其推动杆分别与支撑杆12一一对应铰接以推动支撑杆12合拢或是打开,当支撑杆12打开时,支撑杆12背向底座11的一端架在罐体的边缘上,在对罐体清洗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吊装设备将整个装置吊到罐体的上方,然后缓缓下降,在下降的过程中固定机构1就会动作,缓缓的将装置固定到罐体上,在固定机构1动作的过程中,首先控制器3就会向支撑气缸13输出打开信号,那么支撑气缸13就会伸长其推动杆,通过推动杆的运动,支撑杆12就会与跟打开雨伞时一样向外打开,打开之后支撑杆12的之间就大于罐体开口的直径,如此吊装设备放下整个装置之后,支撑杆12就会架在罐体的开口位置上,因而便实现了整个装置固定到罐体上的效果,在固定完成以后,就向喷淋机构2输入清洗液,同时控制器3就会驱动旋转电机4带动喷淋机构2旋转,在喷淋机构2进入清洗液的过程中,首先清洗液就会进入到进液接口2121内,然后进入到进液轴承212内,最后进入到进液管21内,如此便可以实现清洗液进入到进液管21内,且不会影响进液管21旋转的效果,在清洗液进入到进液管21内,就会分别流入到第一喷淋组件22和第二喷淋组件23内,在流入到第一喷淋组件22内的时候,就会直接从花洒头221喷出,对罐体底部进行喷淋清洗,在流入到第二喷淋组件23内之后,首先由于清洗液进入时会具有一定的压力,因而就会向外推开喷头232,在喷头232向外运动的过程中,弹簧2311就会被拉伸,同时连接管231被拉长,这样喷头232就可以贴近罐体内侧进行喷淋冲洗了,同时旋转电机4带动进液管21进而带动第一喷淋组件22和第二喷淋组件23正反转,以更好的对罐体内进行旋转清洗,而在清洗一段时间之后,罐体内就会积累大量的清洗液,这时在喷头232旋转的带动下,罐体内的清洗液就会产生涡流,冲刷罐体内各个部位,如此便可以有效的实现清洗罐体各个部位的效果了,在清洗完成以后,就不再注入清洗液了,那么清洗液产生的压力就会效果,所以喷头232在弹簧2311的作用下就会缩回,如此便可以利用吊装设备将清洗装置从罐体内拿出来了,如此便实现了罐体内部的自动化清洗,且清洗起来更加的充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3包括:

开关K,该开关K的一端耦接于外部电源,另一端耦接于支撑气缸13,以控制外部电源是否给控制器3和支撑气缸13供电;

延时电路31,耦接于开关K,以将外部电源的供电电流延时后输出;

脉冲产生电路32,耦接于延时电路31,以接收延时电路31输出的延时后的供电电流,转换成脉冲电流后输出;

正反转电路33,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32,还耦接于外部电源和旋转电机4,以根据脉冲产生电路32输出的脉冲电流控制外部电源供给旋转电机4的电流的方向,使得旋转电机4每隔一段时间后正转,每隔一段时间后反转,通过开关K的设置,便可以控制整个装置十分启动了,通过延时电路31的设置便可以实现支撑气缸13先打开支撑杆12之后旋转电机4再带动喷淋机构2旋转了,避免了在吊装的过程中旋转电机4带动喷淋机构2旋转的问题,同时实现了可以先打开开关K然后再进行吊装清洗的效果,而通过脉冲产生电路32的设置就可以产生脉冲信号给正反转电路33使得正反转电路33驱动旋转电机4正转一端时间后,驱动旋转电机4反转,如此便不需要通过智能控制芯片,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延时电路31包括:

第一反相器311,该第一反相器311的输入端耦接于开关K;

第二反相器312,该第二反相器312的输入端耦接于第一反相器311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32;

电解电容CX,该电解电容CX的一端耦接于第一反相器311输出端与第二反相器312的输入端之间的节点,另一端接地,通过第一反相器311和第二反相器312的设置,便可以将开关K输出的信号进行一段时间延迟,而通过电解电容CX的设置,就可以利用其充放电的作用,使得延迟时间增加,如此便能够更好的避免吊装过程中旋转电机4旋转的问题。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脉冲产生电路32包括:

555定时芯片321,该555定时芯片321高触发端和低触发端短接后耦接有电容C后接地,还耦接于延时电路31,电源端耦接有电源电路a后耦接于外部电源,其中电源电路a包括稳压芯片a1,该稳压芯片a1的输入端耦接于外部电源,接地端接地,输出端耦接并联有电容后耦接于555定时芯片321的电源端,所述555定时芯片321的输出端并联有电容后耦接于正反转电路33,通过555定时芯片321的设置,就可以利用555定时芯片321的特性在其输出端输出一个脉冲电流了,如此便很好的实现了控制正反转电路33带动旋转电机4正反转的效果了。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正反转电路33包括:

一阶电路,该一阶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Q4,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32,第一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电源,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端耦接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所述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第二端接地,所述旋转电机4的一端耦接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之间所形成的节点上,并还分别耦接有二极管后接电源和地。二阶电路,该二阶电路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脉冲产生电路32,第一端耦接有电阻后耦接于电源,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耦接于电源,第二端耦接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耦接于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第二端接地,所述旋转电机4的相对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和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的另一端耦接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和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之间所形成的节点上,并还分别耦接有二极管后接电源和地,由于脉冲产生电路32输出的电流是脉冲电流,所以在输入到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内的时候,当脉冲电流处于高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导通,电源的电流就会经过第一开关管Q1接地,那么输入到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所以第四开关管Q4导通,将旋转电机4的一端接地,同时第二开关管Q2断开,那么输入到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为高电平,那么第五开关管Q5就会导通,接通外部电源与旋转电机4那么电流方向就会从第五开关管Q5流过旋转电机4然后流过第四开关管Q4后接地,当脉冲电流处于低电平时,第一开关管Q1断开,那么输入到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为高电平,所以第三开关管Q3导通接通旋转电机4和外部电源,同时第二开关管Q2导通,那么输入到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为低电平,所以第六开关管Q6导通,所以电流方向就从第三开关管Q3流过旋转电机4然后流过第六开关管Q6后接地,其方向与之前第五开关管Q5流过旋转电机4然后流过第四开关管Q4后接地完全相反,所以就可以有效的实现旋转电机4正反转的效果,且正反转的时间为脉冲产生电路所产生脉冲电流的占空比。

作为改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均为MOS管,通过将六个开关管设置成MOS管,因为MOS管为电压控制型元件,所以用在这里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压降,减少电源输入到旋转电机4电流消耗,使得旋转电机4能够更好的旋转。

综上所述,通过固定机构1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将整个装置固定到罐体上了,而通过喷淋机构2的设置,就可以有效的对罐体内部进行冲洗了,而通过控制器3和旋转电机4的设置,就可以通过旋转电机4驱动喷淋机构2旋转了,如此便可以有效的实现喷淋机构2冲洗罐体内各个部位的效果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