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2385发布日期:2018-09-05 00:5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污泥干化设备普遍仅采用单独的烘干系统,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水份,因此若采用单独的烘干系统由于冷凝器制热的效果不明显,导致产生的热风在烘干污泥时效果不够明显;其蒸发器制冷效果不明显,对热风的降温效果差,水汽冷凝少,导致除湿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提高对污泥的烘干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以及污泥干化室;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依次串联成回路的第一蒸发器、第一分离器、第一压缩机、吸收所述第一蒸发器排出的气体的第一冷凝器以及第一膨胀阀;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依次串联成回路的第二蒸发器、第二分离器、第二压缩机、吸收所述第二蒸发器排出的气体的第二冷凝器以及第二膨胀阀;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设有循环风道,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将所述第一冷凝器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污泥干化室的第一风道,将所述污泥干化室内干燥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器的第二风道以及将所述第二冷凝器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器的第三风道。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第三风道设有热量交换器,所述热量交换器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污泥干化室之间。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循环风道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蒸发器输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热量交换器的第四风道以及将所述第四风道经所述热量交换器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器的第五风道。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第一膨胀阀之间串联有水冷冷凝器。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第一冷凝器与所述水冷冷凝器之间串联有辅助冷凝器。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水冷冷凝器入水口的入水温度为30°-40°。

上述污泥干化系统中,所述循环风道设置有风机。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包括:通过设置第三风道,使第一烘干装置与第二烘干装置结合成双烘干装置,通过第一蒸发器与第二蒸发器的作用,同时对潮湿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并经过第三风道将第二冷凝器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在处理排出第一蒸发器除湿的空气的同时也排出第二冷凝器处理的气体,提高冷凝器排出干燥气体的效率以及强度,增强对污泥的烘干效果;并通过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在污泥干化系统内形成风循环,在污泥干化室内干燥污泥后的气体继续输送至第一蒸发器,进行除湿处理,实现二次废气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蒸发器,2-第一分离器,3-第一压缩机,4-第一冷凝器,5-第一膨胀阀,11-第二蒸发器,21-第二分离器,31-第二压缩机,41-第二冷凝器,51-第二膨胀阀,6-污泥干化室,71-第一风道,72-第二风道,73-第三风道,74-第四风道,75-第五风道,8-热量交换器,9-水冷冷凝器,10-辅助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其包括第一烘干装置、第二烘干装置以及污泥干化室6;所述第一烘干装置包括依次串联成回路的第一蒸发器1、第一分离器2、第一压缩机3、吸收所述第一蒸发器1排出的气体的第一冷凝器4以及第一膨胀阀5;所述第二烘干装置包括依次串联成回路的第二蒸发器11、第二分离器21、第二压缩机31、吸收所述第二蒸发器11排出的气体的第二冷凝器41以及第二膨胀阀51;所述污泥干化系统设有循环风道,所述风道系统包括将所述第一冷凝器4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污泥干化室6的第一风道71,将所述污泥干化室6内干燥后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器1的第二风道72以及将所述第二冷凝器41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器4的第三风道73。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设置所述第三风道73,使所述第一烘干装置与所述第二烘干装置结合成双烘干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蒸发器1与所述第二蒸发器11的作用,同时对潮湿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并经过所述第三风道73将所述第二冷凝器41处理后的空气输送至所述第一冷凝器4,第一冷凝器4在处理排出所述第一蒸发器1除湿的空气的同时也排出所述第二冷凝器41处理的气体,提高冷凝器排出干燥气体的效率以及强度,增强对污泥的烘干效果;并通过所述第一风道71与所述第二风道72,在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内形成风循环,在所述污泥干化室6内干燥污泥后的气体继续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器1,进行除湿处理,实现二次废气回收。

所述第三风道73设有热量交换器8,所述热量交换器8设于所述第一蒸发器1与污泥干化室6之间,通过设置所述热量交换器8,降低所述污泥干化室6内输送至所述第一蒸发器1的空气的温度,提高所述第一蒸发器1的降温除湿效果。

所述循环风道还包括将所述第二蒸发器11输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热量交换器8的第四风道74以及将所述第四风道74经所述热量交换器8排出的气体输送至所述第二冷凝器41的第五风道75,通过所述第四风道74,使所述第二蒸发器11的除湿的气体经所述热量交换器的热交换后,提高所述第二蒸发器11处理的空气的温度,并经所述第五风道75与所述第二冷凝器41作用,通过提高空气温度来缩短所述第二冷凝器41的干燥时间,降低能耗。

所述第一冷凝器4与所述第一膨胀阀5之间串联有水冷冷凝器9,通过所述水冷冷凝器9,使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内部的高压制冷剂因冷凝而放出热量,保持制冷剂的温度。

所述第一冷凝器4与所述水冷冷凝器9之间串联有辅助冷凝器10,通过所述辅助冷凝器10,对剩余的饱和气体进行干燥处理。

所述水冷冷凝器9入水口的入水温度为30°-40°,优选的所述温度为35°,更好的实现制冷剂的放热。

所述循环风道设置有风机,通过所述分机实现所述循环风道对气体的运输功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