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副产品自动回收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4109发布日期:2019-08-17 02:17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副产品自动回收工作站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具体涉及锂电池生产装备,尤其是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机器人自动残料回收工作站。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采用锂电池,其中锂电池的阳极材料烧结过程中,钵是循环使用的;每次烧结之前都需要对使用过的烧钵进行内外壁除尘处理;否则残留粉末会影响钵的循环使用。另外,锂电池正极材料包含活性物质、导电剂、溶剂、粘合剂、基体等物质。烧结后,各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没有发生变化,因此,粘结在钵体内外表面的粉末(副产品)仍然可以回收利用。因锂电池正极材料较为昂贵,回收再利用会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传统除尘工艺采用旋转毛刷对钵体表面进行清扫,同时利用吸尘装置产生的负压将刷下的扬尘吸收至过滤袋。清理过程中由于毛刷半径不能适应各种衔接半径的钵体内壁,故清理后的钵体扔有死角处的灰尘残留,不仅烧钵的影响后续使用,同时也由于副产品回收不彻底造成经济损失。另外且因为负压口距离钵体表面距离较远,在吸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粉尘外溢,污染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副产品自动回收工作站,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是多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副产品自动回收工作站,包括工作台,在工作台上设置有运输辊道,定位挡停装置,清扫装置;顶部开口的钵体沿着运输辊道移动到定位停挡装置,经过清扫装置完成钵体清扫除尘,所述定位挡停装置包括传感器,挡停板,挡停气缸;挡停板安装在挡停气缸伸缩杆上;所述挡停气缸位于运输辊道下方,使挡停板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传感器安装在运输辊道两侧。

所述清扫装置包括钵内清扫机构和钵外清扫机构;所述钵内清扫机构包括多轴驱动组件,执行臂,执行气缸,转轴,连杆,连块,第一刷头,第一吸尘管,执行臂的上端安装在多轴驱动组件上;执行臂的下端安装有轴承,转轴安装在轴承上;连杆的一端与转轴固定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执行气缸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刷头固定在第一吸尘管壁上;第一吸尘管固定安装在连块上;所述连块固定安装在转轴上,由执行气缸带动第一刷头变向清扫钵体内部。

所述钵外清扫机构包括前面清扫组件,后面清扫组件,两侧面清扫组件,底面清扫面;所述前面清扫组件包括第二龙门架,第二气缸,第二连块,第二吸尘管,第二刷头;第二龙门架安装在运输辊道上,所述第二气缸安装在第二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第二吸尘管通过第二连块与第二气缸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刷头固定在第二吸尘管壁上,第二刷头正对清扫面。

所述后面清扫组件包括第三龙门架,第三气缸,第三连块,第三吸尘管,第三刷头;第三龙门架安装在运输辊道上,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第三龙门架的横梁上,所述第三吸尘管通过第三连块与第三气缸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三刷头固定在第三吸尘管壁上,第三刷头正对清扫面。

两侧面清扫组件包括第四刷头和第四吸尘管,所述第四刷头固定在第四吸尘管壁上,第四吸尘管位于运输辊道的两侧,使第四刷头正对清扫面。

底面清扫面组件包括第五刷头,第五吸尘管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五吸尘管通过第五连块与第五气缸伸缩杆连接,第五吸尘管从下向上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所述第五刷头固定在第五吸尘管壁上,第五刷头正对清扫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夹持连板,支撑块,第一夹持气缸,第一夹持块,夹持连板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上,支撑块安装在夹持连板上,支撑块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第一夹持气缸安装在夹持连板上,第一夹持块安装在第一夹持气缸伸缩杆上,第一夹持块与挡停板相对;第一夹持块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定柱,定夹持块,动夹持气缸,动夹持块;定柱安装在运输辊道的一侧,定夹持块安装在定柱上;动夹持气缸与定柱相对设置在运输辊道的另一侧,所述动夹持块安装在动夹持气缸伸缩杆上,所述动夹持块与定夹持块将钵体夹持。

进一步的,所述多轴驱动组件为scara机器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第三吸尘管,第四吸尘管,第五吸尘管结构相同,包括吸尘管本体、吸尘口、出尘口,吸尘口和出尘口分别设置在吸尘管本体的两端;所述吸尘口为条形,从吸尘口到出尘口的吸尘管本体逐渐缩小。

进一步的,所述出尘口通过软管连接到中央吸尘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吸尘管通过第四连块固定在第二龙门架的立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为对射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钵体内外进行全方位的清扫,并且还能将清扫的残粉通过通吸粉管吸走,降低粉尘污染;整个工作过程可靠,有效减少传统钵体除尘技术方案对内壁清理不彻底的问题;将钵体内,外壁除尘融合到同一工位进行,产能提高一倍;减小了负压口与钵体内外表面的距离,灰尘弥散前即被负压风吸取,有效提高环境友好度。

并且据粗略计算,与人工回收相比,每个自动回收工作站每月将多回收价值3万余元正极材料。因此,此工作站的批量使用,必将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经济效益、减少材料浪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挡停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无传感器);

图4是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夹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夹持组件中动夹持气缸与动夹持块示意图;

图9是内清扫组件结构示意图(无多轴运动臂);

图10是图9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1前面清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后面清洁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夹持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吸尘管与刷头配合示意图(去掉部分梳头);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工作台10,运输辊道20,匣钵50;70导向轴,71直线轴承;定位挡停装置30,传感器301,挡停板302,挡停块3021,挡停气缸303;

清扫装置40;钵内清扫机构401,多轴驱动组件4011,执行臂4012,执行气缸4013,转轴4014,连杆4015,连块4016,第一刷头4017,第一吸尘管4018,出尘口40181,吸尘口40182;钵外清扫机构402;前面清扫组件4021,第二龙门架40211,第二气缸40212,第二连块40213,第二吸尘管40214,第二刷头40215;

后面清扫组件4022,第三龙门架40221,第三气缸40222,第三连块40223,第三吸尘管40224,第三刷头40225;

两侧面清扫组件4023,第四刷头40231,第四吸尘管40232,第四连块40233;

底面清扫面组件4024,第五刷头40241,第五吸尘管40242和第五气缸40243,第五连块40244;夹持组件60,第二升降气缸6011,夹持连板6012,支撑块6013,第一夹持气缸6014,第一夹持块6015;定柱6021,定夹持块6022,动夹持气缸6023,动夹持块60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图1—图14所示,锂电池正极材料烧钵副产品自动回收工作站,包括工作台10,在工作台上设置有运输辊道20,定位挡停装置30,清扫装置40;顶部开口的钵体50沿着运输辊道移动到定位停挡装置30,经过清扫装置40完成钵体清扫除尘,所述定位挡停装置30包括传感器301,挡停板302,挡停气缸303;挡停板302安装在挡停气缸303伸缩杆上;所述挡停气缸303位于运输辊道20下方,使挡停板302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传感器301安装在运输辊道20两侧。所述传感器为对射传感器。

所述清扫装置40包括钵内清扫机构401和钵外清扫机构402。

所述钵内清扫机构包括多轴驱动组件4011,执行臂4012,执行气缸4013,转轴4014,连杆4015,连块4016,第一刷头4017,第一吸尘管4018,执行臂4012的上端安装在多轴驱动组件4011上;执行臂4012的下端安装有轴承,转轴4014安装在轴承上;连杆4015的一端与转轴4014固定连接,连杆4015的另一端与执行气缸4013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一刷头4017固定在第一吸尘管4018壁上;第一吸尘管4018固定安装在连块4016上;所述连块4016固定安装在转轴4014上,由执行气缸4013带动第一刷头4017变向清扫钵体50内部。

所述钵外清扫机构402包括前面清扫组件4021,后面清扫组件4022,两侧面清扫组件4023,底面清扫面4024。

所述前面清扫组件4021包括第二龙门架40211,第二气缸40212,第二连块40213,第二吸尘管40214,第二刷头40215;第二龙门架40211安装在运输辊道20上,所述第二气缸40212安装在第二龙门架402121的横梁上,所述第二吸尘管40214通过第二连块40213与第二气缸40212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刷头40215固定在第二吸尘管40214壁上,第二刷头40215正对清扫面。

所述后面清扫组件4022包括第三龙门架40221,第三气缸40222,第三连块40223,第三吸尘管40224,第三刷头40225;第三龙门架40221安装在运输辊道20上,所述第三气缸40222安装在第三龙门架40221的横梁上,所述第三吸尘管40224通过第三连块40223与第三气缸40222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三刷头40225固定在第三吸尘管40224壁上,第三刷头40225正对清扫面。

两侧面清扫组件4023包括第四刷头40231和第四吸尘管40232,所述第四刷头40231固定在第四吸尘管壁40232上,第四吸尘管40232位于运输辊道20的两侧,使第四刷头40231正对清扫面。

底面清扫面组件4024包括第五刷头40241,第五吸尘管40242和第五气缸40243,所述第五吸尘管40241通过第五连块40244与第五气缸40243伸缩杆连接,第五吸尘管40242从下向上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所述第五刷头40241固定在第五吸尘管40242壁上,第五刷头40241正对清扫面。所述第四吸尘管通过第四连块固定在第二龙门架的立柱上。

以上各刷头与钵表面接触端距离个吸尘管的吸口端部超过5mm,有效保证在刷头刷扫钵体表面时,吸尘管强力有效的吸尘。

工作流程如下:

如图1所示,钵体沿传输辊道20从一侧传动到达挡停装置30位置,挡停装置30默认为挡停气缸303是伸出的状态,对射传感器301检测到钵体到位后,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

钵内清扫机构401和钵外清扫机构402同时协作工作,完成钵体的内外清扫除尘;

其中多轴驱动组件4011(机器人)带动由第一刷头4017和第一吸尘管4018遍历钵体内部摆动清扫装置在钵体内部平移及旋转,遍历钵体内部下表面,完成清扫和吸尘;执行气缸4013伸出,带动连杆4015和连块4016,绕转轴4014旋转0—90°中任意一个角度,从而第一刷头4017和第一吸尘管4018可以实现任意形状钵体侧壁的清扫;内部侧壁,完成内部侧壁的清扫和吸尘。

与此同时,前面清扫组件4021中的第二气缸40212,带动第二吸尘管40214和第二刷头40215共同伸出完成钵体前侧的清扫及吸尘;在这里还设置有导向轴70和直线轴承71,直线轴承固定在第二龙门架上,导向轴的一端与第二气缸40212伸缩杆固定,导向轴的另一端穿在直线轴承上。

同理,后面清扫组件4022,中的第三气缸40222,带动第三吸尘管40224和第三刷头40225共同伸出完成钵体前侧的清扫及吸尘;同样设置有导向轴和直线轴承。

接下来,挡停气缸303缩回,挡停板302下降,钵体沿运输辊道20前进,经过两侧面清扫组件4023及底面清扫装置80时,完成对钵体外部侧面和地面的清扫及吸尘。刷头的末端超过吸尘管端部。

为了保证清扫的更加稳定,还包括夹持组件60,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组件和第二夹持组件,所述第一夹持组件与第二夹持组件夹持方向相互垂直。

第一夹持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气缸6011,夹持连板6012,支撑块6013,第一夹持气缸6014,第一夹持块6015,夹持连板6012安装在第二升降气缸6011的伸缩杆上,支撑块6013安装在夹持连板6012上,支撑块6013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第一夹持气缸6014安装在夹持连板6012上,第一夹持块6015安装在第一夹持气缸6014伸缩杆上,第一夹持块6015与挡停板302相对;第一夹持块6015从相邻两辊之间伸出。

第二夹持组件包括定柱6021,定夹持块6022,动夹持气缸6023,动夹持块6024;定柱6021安装在运输辊道20的一侧,定夹持块6022安装在定柱6021上;动夹持气缸6023与定柱6021相对设置在运输辊道20的另一侧,所述动夹持块6024安装在动夹持气缸6023伸缩杆上,所述动夹持块6022与定夹持块6022将钵体夹持。

在本发明中为了保证在清洁过程中,钵体不移动,保证清洁效果,增加了夹持组件,在这里首先通过平行于运输辊道20的第一夹持组件,将钵体夹持定位,之后再经过第二夹持组件将钵体夹住,完成前后的清扫工作,具体过程是:

第二升降气缸6011伸出,推动夹持连板6012上升,支撑块6013伸出,将钵体举升到位;然后第一夹持气缸6014带动第一夹持块6015伸出,使第一夹持块6015与挡停板302(在挡停板上可以设置与挡停块)之间形成夹紧,将钵体前后位置固定。

动夹持气缸6023伸出,使动夹持块6024随之伸出,动夹持块6024与定夹持块6022将钵体左右夹持,然后开始钵体前后的清扫、同时钵体内部也进行清扫;最后释放钵体回到运输辊道上,接着进行钵体的左右和底部清扫。

进一步的,所述多轴驱动组件为scara机器人。scara机器人有3个旋转关节,其轴线相互平行,在平面内进行定位和定向。另一个关节是移动关节,用于完成末端件在垂直于平面的运动。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多轴驱动组件可以采用其他形式,例如转动关节是电机,平移通过丝杠组件实现;各处的控制采用逻辑控制,具体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常规设计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吸尘管,第二吸尘管,第三吸尘管,第四吸尘管,第五吸尘管结构相同,包括吸尘管本体、吸尘口10182、出尘口40181,吸尘口和出尘口分别设置在吸尘管本体的两端;所述吸尘口为条形,从吸尘口到出尘口的吸尘管本体逐渐缩小。进一步的,所述出尘口通过软管连接到中央吸尘器。在吸尘的过程过程中,长条形的扁口,可以吸尘范围更大,吸尘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中,所有气缸的运行都配合有导向轴和直线轴承,保证运行的稳定与到位准确。

另外本发明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或是其他逻辑控制系统,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3所示,对于吸尘管的夹持采用连块4016(第二到第五结构相同):

所述连块4016包括夹持部40162,夹持部40162的一侧设置有弹性变形口40161,另一侧设置有弹性开口40163,在弹性开口40163的两侧设置锁紧通孔40164,螺纹穿过锁紧通孔让弹性开口40161变小,使夹持部40162箍在吸尘管外表面。以保证夹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