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管路配置方法

文档序号:4889424阅读:18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曝气管路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尤其是曝气管路的配置方法。
众所周知,国内水处理中曝气器材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从钢质穿孔管,到表面曝气机、金山一号、散流式曝气器、微孔曝气器、可变孔曝气器,再到塑料穿孔管。也就是说从最简单的方式开始,经过了复杂的发展过程,最后又回复到最简单的方式。
钢质穿孔管由于出气孔口锈蚀和管道内剥落的氧化物而容易堵塞。塑料穿孔管虽然解决了钢质穿孔管锈蚀剥落的弊病,但是由于管路配置不合理,仍然会发生堵塞。现有的曝气管路配置如附

图1所示,曝气管接在干管的中部。当风机从供风转为停风时,污泥、生物膜会随着水流回灌到干管的内部。风机重新供风时,一部分污泥、生物膜虽可冲出管外,但仍有一部分被挤压到管底。在压力作用下,这部分污泥逐渐干结、变硬,长期反复,终会堵塞管路。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公开一种不会堵塞的曝气管路配置方法。
曝气管路配置方法为先将进气主管与干管联接,再将干管与支管联接,支管上开曝气孔,或者安装曝气器。支管接在干管的底部。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是现行的曝气管与干管的联接方法主视图,附图2至8是本发明曝气管路配置方法实施例一至七的主视图或示意图。附图2是曝气管与干管的联接方法主视图,附图3是环路曝气管路配置方法示意图,附图4是平面布置单边梳子形曝气管路配置方法示意图,附图5和6是平面布置双边梳子形曝气管路配置方法示意图,附图7是双环路曝气管路配置方法示意图,附图8是四环路曝气管路配置方法示意图。
如附图2至8所示,曝气管路配置方法为先将进气主管5与干管1联接,再将干管1与支管3联接;当然,也可以倒过来联接。支管3上开曝气孔4,或者安装曝气器6。附图2、4、5、6和8所示的实施例一、三、四、五和七的支管3上开曝气孔4,附图3和7所示的实施二和六的支管3上安装曝气器6。
如附图2至8所示,支管3下弯,接在干管1的底部。支管3与干管1的联接方法,通常采用三通,用缩接或大小头逐步变至所需管径,造价较高,而且必须截断干管1,干管1的平直度和机械强度受到损伤。如果采用本申请人的联接件2,即“塑料管路变径联接件”(CN97204513·9),则可不截断干管1而进行任意变径,有效地保证干管1的平直性和机械强度,同时还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管径变异越大经济效益越明显。
显而易见,将支管3由接在干管1的中部改为底部以后,当风机停止送风后重新启动送风时,停留在支管3以及干管1内的污泥会立即自行排出管外,不会停留在管内,不会堵塞支管3或干管1。因此,这种配置方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不会堵塞管路,可广泛应用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例如水源水微污染预处理工艺中应用等等。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实施一干管1的尺寸为DN150,支管3为CN40。实施例二至六进气主管5的尺寸为DN200,干管1为DN125,支管3为DN40。实施例七的进气主管5为DN250,干管1为DN150,支管3为DN15。
权利要求
1.一种曝气管路配置方法,先将进气主管(5)与干管(1)联接,再将干管(1)与支管(3)联接,支管(3)上开曝气孔(4)或者安装曝气器(6),其特征在于支管(3)接在干管(1)的底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尤其是曝气管路的配置方法。曝气管路配置方法为,先将进气主管与干管联接,再将干管与支管联接。支管接在干管的底部。这种配置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会堵塞管路,可广泛应用于水、废水或污水的生物处理领域,例如水源水微污染预处理工艺中应用等等。
文档编号C02F3/20GK1226517SQ9810651
公开日1999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1998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21日
发明者叶善园, 叶善训 申请人:叶善园, 叶善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