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029585阅读:来源:国知局
17,筒底倾斜,最低处附近连有排渣管18,排渣管18上设置阀门19,用于控制开闭。
[0029]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沉淀室11下部侧壁的倾角α为45° ;浮渣收集筒17底面与侧壁的夹角γ为100° ;污泥分级器13下部椎体的锥角β为20°。在这些角度下的装置,具有良好的颗粒分级率。
[0030]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反应室5高径比为8~10:1,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气体抬升力。
[0031]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上升水流管7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上升水流管7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和沉淀区III (即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的长度之比为2~8:1。
[0032]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内回流管8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污泥内回流管8在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和沉淀区III (即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的长度之比为1:2~8。
[0033]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4~6ο
[0034]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浮渣收集筒17直径之比为1:4~6。
[0035]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料管12的进料口高于溢流堰15顶部0.2?1.2mο
[0036]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进料管12与污泥下降管6直径均为100mm,以保证流体一定的流动速率。溢流管14直径为50mm。
[0037]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可用有机玻璃或钢板制作,其工作过程如下:含氨氮与亚硝氮废水由进水管3流入,经旋流布水器2向上进入反应器,与通过回流口 4的回流液和污泥下降管6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厌氧氨氧化反应区II的反应室5,含氮废水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混合后,上升水流通过上升水流管7进入沉淀区,沉淀区部分污泥经污泥内回流管8返回反应室5混合。反应室5所产生的气体汇集于上部,在上升力作用下,气体携带颗粒污泥与浮渣经进料管12提升,切向进入污泥分级器13,经旋流作用后,部分颗粒污泥由污泥下降管6重力自流返回混合区I,气体与浮渣经溢流管14向上排出,浮渣沉积到浮渣收集筒17中,聚集一定数量后,打开排渣阀19由排渣管18排空。沉淀室11内部水流则经溢流堰15由出水管16排出。
【主权项】
1.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反应器包括排泥口(I)、旋流布水器(2)、进水管(3)、回流口(4)、反应室(5)、污泥下降管(6)、上升水流管(7)、污泥内回流管(8)、密闭横隔板(9)、排泥管(10)、沉淀室(11)、进料管(12)、污泥分级器(13)、溢流管(14)、溢流堰(15)、出水管(16)、浮渣收集筒(17)、排渣管(18)和阀门(19); 反应器主体从上到下设置密闭相连的沉淀室(11)和反应室(5 ),沉淀室(11)和反应室(5)之间通过密闭横隔板(9)分隔,横隔板(9)上对称设置有上升水流管(7)与污泥内回流管(8),且污泥内回流管(8)的底部低于上升水流管(7)的底部; 反应室(5)底部中心设有排泥口(1),下部侧壁设有进水管(3)和回流口(4);反应室(5)内底部安装与进水管(3)相连的旋流布水器(2); 沉淀室(11)下部外壳直径由上至下渐缩,其倾斜侧壁上设有排泥管(10);沉淀室(11)中部外壁上设有回流口(4),上部外壁设有溢流堰(15)和出水管(16); 污泥分级器(13)设置于沉淀室(11)的中心轴上,其下部呈空心锥体,锥体顶部高于溢流堰(15);污泥分级器(13)顶部设有溢流管(14),侧壁连有进料管(12),进料管(12)下端与反应室(5)顶部相通;污泥分级器(13)底部连有污泥下降管(6),污泥下降管(6)穿过密闭横隔板(9)到达回流口(4)上方;污泥分级器(13)外设有浮渣收集筒(17),筒底倾斜,最低处连有排渣管(18),排渣管(18)上设置阀门(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沉淀室(11)下部侧壁的倾角α为45° ;浮渣收集筒(17)底面与侧壁的夹角γ为100° ;污泥分级器(13)下部椎体的锥角β为20°,以保证良好的颗粒分级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室(5)高径比为8~10:1,以保证产生足够的气体抬升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升水流管(7)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上升水流管(7)在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部分的长度之比为2~8: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内回流管(8)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6~12,污泥内回流管(8)在反应室(5)和沉淀室(11)中部分的长度之比为1:2~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反应室(5)直径之比为1:4~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污泥分级器(13)上部直径与浮渣收集筒(17)直径之比为1:4~6。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12)的进料口高于溢流堰(15)顶部0.2-1.2m。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管(12)与污泥下降管(6)直径均为100mm,以保证流体一定的流动速率,溢流管(14)直径为50_。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流污泥分级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反应器本体从下到上依次设混合区、厌氧氨氧化反应区、沉淀区和旋流分级区。混合区设底部排泥口、旋流布水器、进水管和回流口;厌氧氨氧化反应区设厌氧氨氧化反应室和污泥下降管,厌氧氨氧化反应区与沉淀区通过密闭横隔板相连,横隔板上对称分布上升水流管与污泥内回流管;沉淀区设排泥管、沉淀室、回流口、溢流堰和出水管;旋流分级区设浮渣收集筒和排渣管,浮渣收集筒内部设污泥分级器、进料管、溢流管和污泥下降管。本实用新型利用污泥分级器的旋流作用有效分级分离浮渣、上浮污泥与可沉降污泥,结构简单,空间占地小,利用自身产气升力,无需外部动力,分级效率高,可维持反应器的稳定性。
【IPC分类】C02F3/28
【公开号】CN204939083
【申请号】CN201520735973
【发明人】郑平, 康达, 胡倩怡, 张萌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