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064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 及一种动力混合机,具体说是一种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
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于电子浆料、光伏银浆、锂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油墨、硅胶、助焊膏、陶瓷、化妆品、制药、食品、润滑脂及其他化工行业的行星混合分散机可实现各种特性物料的快速润湿分散及搅拌混合,其分散和搅拌都是绕搅拌轴及行星齿轮箱中心作自转和公转进行的,这样可使物料能充分混合而很少存在搅拌死角。目前的双行星混合分散机,大多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机体下移,在完成一个料桶的分散与混合后,更换另一个料桶继续分散和混合时,是利用人工更换料桶和清空物料的,同时料桶是通过脚轮从地面移动至挤压装置的,此种方式在大批量生产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且运输极不方便,不仅妨碍整个机器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也很难完成大批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工作效率且工作安全的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 包括料桶、机体和安装在该机体上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中空竖直主轴,该主轴下端固设有行星齿轮箱;由搅拌电机带动转动的搅拌轴依次竖直穿过主轴和行星齿轮箱,该搅拌轴下端固设有伸入料桶内的搅拌桨,所述行星齿轮箱内安装有由搅拌轴驱动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竖直设置于搅拌轴两侧的两分散轴转动,每一分散轴上设有伸入料桶内的至少一个分散盘;所述料桶由驱动机构带动上下运动。本实用新型还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所述料桶两侧设有与机体连接的竖直空心立柱,水平设有分别沿两立柱上下移动的两滑块,每一滑块的一端伸入对应的空心立柱内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每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料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为液压缸或气缸。所述料桶下侧水平纵向间隔设有两导轨,所述料桶底部对应设有沿两导轨前后移动的滑轮,与所述两导轨呈十字交错状设有左右移动的支架,该支架上纵向设有数对导轨; 所述两导轨分为前后两段,每一对导轨与两导轨的前后两段形成所述滑轮滑动的轨道;所述两导轨前段延伸至所述分散机,后段延伸至挤压料桶内物料的挤压装置。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料桶上下移动,并可使其在搅拌和分散时与行星齿轮箱形成密闭真空状态,满足产品加工的工艺条件,有利于搅拌桨和分散盘对料桶内的物料充分均勻地搅拌混合与分散;同时也避免了整个机体的升降,从而使得本机器在工作时更加平稳、安全。加之,本实用新型通过十字交叉的导轨,可在完成一个料桶的分散与混合后,可快速更换另一个待加工的料桶,有效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和中转移动料桶时所耗人力物力。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导轨与分散机、挤压装置配合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两导轨与数对导轨的右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本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包括可真空加热的料桶1、机体2和安装在该机体上由减速电机31带动转动的中空竖直主轴3,该主轴3下端固设有行星齿轮箱4,并带动行星齿轮箱转动;由高速的搅拌电机51带动转动的搅拌轴5依次竖直穿过主轴3和行星齿轮箱 4,搅拌轴与行星齿轮箱由轴式机械密封连接并密封,避免了传统方式的盘根密封时所产生的真空度不够、密封性能不佳等问题;所述搅拌轴5下端固设有伸入料桶内的一个或多个搅拌桨52,其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混合,所述行星齿轮箱4内安装有由搅拌轴驱动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1,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竖直设置于搅拌轴两侧的两分散轴6转动, 且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可随着行星箱公转;每一分散轴6上设有伸入料桶内的至少一个分散盘61,本实用新型在每一分散轴上设有两个分散盘,且两个分散盘错位式安装,以达到充分搅拌混合均勻之功效。在实施过程中,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可以有二种不同的升降方式。其一可由机体带动行星齿轮箱、搅拌桨和分散盘等一起升降,此种方式保持料桶在地平面上, 一般适用小于1000升的批次产品进行搅拌混合;其二是机体固定不动,料桶由驱动机构7 带动上下运动,此种方式适用于1000升以上的批次产品进行搅拌混合。本实用新型不仅可对物料进行充分搅拌分散,而且通过驱动机构7驱动料桶上下移动,避免了整个机体的升降,从而使得本机器在工作时运行更加平稳、使用更加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减速电机31采用链条传动,可避免采用皮带传动时皮带磨损后所产生的皮带灰,从而污染搅拌混合时的物料产品;还可采用双框式结构的搅拌桨和双轴双分散盘结构对物料进行混合分散。在实际应用中,行星齿轮箱或机体上可安装延伸到料桶内的刮壁器,在刮壁器上设置贴近料桶侧壁的PDFE材质的刮壁刀,这可进一步减少混合分散过程中的死角,并保证物料充分润湿与搅拌混合;还可在真空的料桶内设置温度控制系统,可方便实时监视料桶内物料温度的变化;同时在料桶上还设置视窗和与视窗配套的射灯,可方便实时监视料桶内物料的变化。在实施过程中,料桶1两侧设有与机体2连接的竖直空心立柱71,还水平设有分别沿两立柱上下移动的两滑块72,每一滑块的一端伸入对应的空心立柱内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可为液压缸或气缸,每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料桶连接,两滑块位于料桶两侧,可通过气缸或液压缸平稳带动料桶上下移动。在实施过程中还可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驱动机构带动料桶上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料桶1下侧水平纵向间隔设有两导轨8,所述料桶1底部对应设有沿两导轨前后移动的滑轮11,与所述两导轨呈十字交错状设有左右移动的支架9,该支架上纵向设有数对导轨91 ;所述两导轨8分为前后两段,每一对导轨91与两导轨8的前后两段形成所述滑轮滑动的轨道,所述两导轨前段可延伸至所述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 后段可延伸至挤出机的挤压装置10。当一个料桶加工完成后,可沿着两导轨的前段将该料桶移动至支架上的位于十字交叉处的一对导轨上,然后沿着两导轨的后段将该料桶移动至挤压装置10进行挤压;同时在支架上的另一对导轨上放置有另一个待加工的料桶,然后通过移动支架,将待加工的料桶移动至十字交叉处,并沿着两导轨前段移动至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通过十字交叉的导轨将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与挤压装置之间的料桶运输通道连通,其不仅可在完成一个料桶的分散与混合后,可快速进行挤压,而且可快速更换另一个待分散与混合的料桶,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有效提高了机器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可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达到自动化生产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多轴、多转速、搅拌轴可做多种复合运动的双行星双动力真空混合分散机,其真空度可达到-0. 098bar以上,并通过导轨与挤压装置进行配套使用,此套设备具有多转速、大扭矩、大批次、易换料桶、易出料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将固体颗粒在粘稠液体中进行润湿与分散,同时还具备剪切、混合物料的能力。本机器通过机械或液压式往复机构可在既自转又公转的分散轴上附加往复运动,并可使搅拌桨的搅拌轨迹实现不重合的空间轨迹运行。本机器通过公转将整个料桶内物料带动起来充分润湿与混合分散,而自转则是将料桶中心与侧边的物料混合起来,并将粘附在料桶内壁上的物料带到料桶中心,其改变了以往单一运动的平面搅拌分散方式,有效地克服了搅拌料桶内的死区,增加了混炼和捏合效能,能够实现在料桶内壁和底面上没有附着残留物的质地均勻的混炼和分散,即便是粉末、颗粒的凝聚团也能打散,同时可缩短混炼、捏合的时间,还能提高产品质量。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1.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桶(1)、机体(2)和安装在该机体上由电机(31)带动转动的中空竖直主轴(3),该主轴下端固设有行星齿轮箱(4);由搅拌电机(51)带动转动的搅拌轴(5)依次竖直穿过主轴和行星齿轮箱,该搅拌轴下端固设有伸入料桶内的搅拌桨(52),所述行星齿轮箱(4)内安装有由搅拌轴驱动的行星齿轮传动机构 (41 ),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带动竖直设置于搅拌轴两侧的两分散轴(6)转动,每一分散轴上设有伸入料桶内的至少一个分散盘(61);所述料桶(1)由驱动机构(7)带动上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两侧设有与机体(2)连接的竖直空心立柱(71),水平设有分别沿两立柱上下移动的两滑块(72), 每一滑块的一端伸入对应的空心立柱内与所述驱动机构(7)连接,每一滑块的另一端与料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 (7)为液压缸或气缸。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1)下侧水平纵向间隔设有两导轨(8),所述料桶底部对应设有沿两导轨前后移动的滑轮(11), 与所述两导轨(8)呈十字交错状设有左右移动的支架(9),该支架上纵向设有数对导轨 (91);所述两导轨分为前后两段,每一对导轨与两导轨的前后两段形成所述滑轮滑动的轨道;所述两导轨(8)前段延伸至所述分散机,后段延伸至挤压料桶内物料的挤压装置(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分散机,具体说是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其包括料桶、机体和安装在机体上由电机带动转动的中空竖直主轴,该主轴下端固设有行星齿轮箱;由搅拌电机带动转动的搅拌轴穿过主轴和行星齿轮箱,搅拌轴下端固设有伸入料桶内的搅拌桨,行星齿轮箱内安装有由搅拌轴驱动的行星传动机构,行星传动机构带动设置于搅拌轴两侧的分散轴转动,每一分散轴上设有伸入料桶内的分散盘,料桶由驱动机构带动上下运动。本双行星双动力混合分散机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料桶上下移动,避免了整个机体的升降,从而使得本机器在工作时更加平稳、安全;而且通过十字交叉的导轨,可有效提高机器的工作效率,并可减少工作人员数量,达到自动化生产目的。
文档编号B01F7/30GK202070307SQ20112010644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3日
发明者雷立猛 申请人:雷立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