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96191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包括窗架,其特征在于,窗架内安装三层过滤材料,外层为纤维过滤材料,中间层为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内层为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纤维过滤材料为涂有聚丙烯涂层的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用于过滤大粒径的微尘,聚丙烯涂层可诱导小粒径的微尘更易产生极性;驻极体纤维材料,除机械阻挡作用外,通过静电力作用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微粒,也可诱导空气中的中性微粒产生极性并将其捕获,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亚微米粒子;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用于减轻清理窗口防护装置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并保护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有效净化从室外流入室内的空气,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专利说明】—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涉及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粉尘、化学物质、有害微生物,特别是空气中的PM2.5等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空气中的PM2.5实现全面控制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可优先控制室内的PM2.5,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的PM2.5等有害物质是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0003]普通的纤维过滤材料制作的纱窗主要依靠布朗扩散截留惯性碰撞、重力沉降等机械阻挡作用来过滤空气中的微粒,对粒径较小的粒子过滤效果不理想。PM2.5的粒径都是亚微米级或纳米级,只有当纤维过滤材料十分密实时才能高效地捕获这些微小的颗粒,这将造成过滤材料空气阻力增大,进而导致空气过滤器运行能耗和成本增加,应用于呼吸防护会增加呼吸负担。
[0004]因此,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其他有效过滤空气中微小颗粒,并不增加空气流通阻力的过滤装置,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PM2.5,实现从室外流向室内空气的净化。
[000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包括窗架,其特征在于,窗架内安装三层过滤材料,外层为纤维过滤材料,中间层为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内层为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
[0007]所述的纤维过滤材料为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由粗纤维和细纤维编织形成,组、细纤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μπι。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中粗细纤维配合编织,可以显著改善其过滤性能,其中粗纤维起支撑作用,并使过滤材料具有较高的孔隙率;细纤维将粗纤维形成的较大孔隙分割为更细小的孔隙,提高过滤精度,并表现出较好的压差特性和较大的纳污容量,有效阻挡粒径大于20 μ m的微尘颗粒。
[0008]所述的纤维过滤材料表面涂覆聚丙烯涂层,聚丙烯涂层可催化小粒径的微尘,使其化学性质更加活泼,更易被诱导产生极性。
[0009]所述的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的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10 μ m,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除原有的机械阻挡作用外,还通过静电力直接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微粒,也可诱导空气中的中性微粒产生极性再将其捕获,在不增加空气流通阻力的情况下,可有效过滤经外层纤维过滤材料过滤后的小粒径颗粒以及粒径小于2.5 μ m微粒,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还具有杀菌能力。
[0010]所述的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的玻璃丝纤维直径为30?80 μ m,玻璃丝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 μ m,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清理窗口防护装置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并保护中间层驻极体材料。
[0011]所述的三层过滤材料间隔安装在窗架内,三层过滤材料之间平行设置。
[0012]所述的窗架两个侧面、窗架顶端和底端采用薄板材料进行密封,防止空气中的微尘未经过滤从窗架两个侧面或上、下两端直接进入室内。
[0013]所述的窗架顶端安装一个小型振动电机,用于通过振动清理过滤材料上阻挡的微
/1、土。
[0014]所述窗架的底部设置收尘盒,收尘盒上部开口,用于收集各层过滤材料上阻挡的微尘;收尘盒与窗架底部通过抽拉方式连接,便于清理收尘盒。
[0015]所述的窗架顶端和窗架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滑动槽,方便窗口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滑动,改变其所处位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实用新型所述装置,采用三层过滤材料对从室外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逐层过滤净化,实现了对普通纱窗的功能化改进效果;各层过滤材料间隔设置,可增加各层过滤材料的纳污容量,并便于对各层过滤材料进行清理。
[0018]2.外层纤维过滤材料采用涂覆聚丙烯涂层的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由粗纤维和细纤维配合编织形成,可有效提高纤维过滤材料的过滤能力和纳污能力;聚丙烯涂层可诱导小粒径的微尘更易产生极性,促进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对微小粒子进行静电吸附。
[0019]3.中间层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采用静电力方式吸附空气中的亚微米粒子,可有效过滤空气中的PM2.5 ;通过振动方式可及时清理中间层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中阻挡堆积的微尘,提高对空气中PM2.5的过滤效率,显著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0020]4.所述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拆卸及清理方便,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下面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1为PM2.5窗口防护装置拆除窗架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收尘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纤维过滤材料,2、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3、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4、窗架,5、小型振动电机,6、收尘盒,7、滑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6]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包括窗架4,其特征在于,窗架内安装三层过滤材料,外层为纤维过滤材料1,中间层为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内层为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3。
[0027]所述三层过滤材料间隔安装在窗架4内,三层过滤材料之间平行设置。
[0028]所述窗架4由铝合金薄板制成,窗架两个侧面、窗架顶端和底端采用铝合金薄板进行密封,防止空气中的微尘从窗架两个侧面或上、下两端直接进入室内。
[0029]所述的纤维过滤材料I为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表面涂覆聚丙烯涂层,纤维过滤材料由粗纤维和细纤维编织形成,组、细纤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 μ m,可有效阻挡粒径大于20 μ m的微尘颗粒;聚丙烯涂层可催化小粒径的微尘,使其化学性质更加活泼,更易被诱导产生极性。
[0030]所述的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的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10 μ m,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除原有的机械阻挡作用外,还通过静电力直接吸附空气中的带电微粒,也可诱导空气中的中性微粒产生极性再将其捕获,在不增加空气流通阻力的情况下,可有效过滤经外层纤维过滤材料I过滤后的小粒径颗粒以及粒径小于2.5 μ m微粒,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还具有杀菌能力。
[0031]所述的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3的玻璃丝纤维直径为30?80 μ m,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 μ m,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清理窗口防护装置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并保护中间层驻极体材料,同时起到一定的美观作用。
[0032]所述的窗架4顶端外层纤维过滤材料I和中间层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之间的部位安装一个小型振动电机5,用于采用振动方式清理过滤材料上阻挡的微尘。
[0033]所述窗架4的底部设置收尘盒6,收尘盒6上部开口,用于收集各层过滤材料上阻挡的微尘;收尘盒6与窗架4底端通过抽拉方式连接,便于将收尘盒6取出,进行清理。
[0034]所述的窗架4顶端和底端中间位置设置滑动槽7,方便窗口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进行滑动,改变其所处位置。
[0035]所述PM2.5窗口防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过滤除尘步骤包括:1.外层纤维过滤材料I吸附大粒径微尘,小粒径微尘被聚丙烯涂层催化,更易被诱导产生极性;2.小粒径微尘荷电;3.小粒径荷电微尘被吸附在中间层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2上;4.小粒径微尘聚集并由于重力作用落入除尘盒6中,或在小型振动电机的振动作用下落入除尘盒6中;5.内层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3阻挡清理窗口防护装置时产生的二次扬尘污染。
【权利要求】
1.一种PM2.5窗口防护装置,包括窗架,其特征在于,窗架内安装三层过滤材料,夕卜层为纤维过滤材料,中间层为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内层为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过滤材料为纤维斜纹织布过滤材料,包括粗纤维和细纤维,粗、细纤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μπ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过滤材料涂覆聚丙烯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驻极体纤维过滤材料的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10 μ 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丝纤维过滤材料的玻璃丝纤维直径为30?80 μ m,玻璃丝纤维之间形成的孔隙尺寸为20?30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层过滤材料间隔安装在窗架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窗架两个侧面、窗架顶端和底端采用薄板材料进行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顶端安装一个小型振动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底端设置收尘盒,收尘盒与窗架底端通过抽拉方式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口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架顶端和窗架底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滑动槽。
【文档编号】B01D50/00GK204034499SQ201420495877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季家友, 王奥林, 刘鹏达, 李月星, 孙亚兰, 任政, 胡振双, 吕鹏, 林旺凤, 彭畅彬 申请人:武汉工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