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81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就是用加热的方法,将含有不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加热至沸腾状况,使部分溶剂汽化并被移除,从而提高溶剂中溶质浓度的单元操作。蒸发器主要包括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通常情况下,可在蒸发室外设置加热层,加热层内通入热介质为蒸发室提供热量。另一方面,加热蒸汽被直接通入蒸发室中,完成蒸发和分离的过程。但是,在通入热介质的过程中,由于热介质与管壁之间相对运动较缓,热介质与管壁之间的滞留层较厚,对热量的传递具有一定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以提高换热效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室,及设于蒸发室外表面的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包括热介质入口和热介质出口,热介质通过加热层的热介质入口通入,在加热层内与蒸发室之间发生热交换,为蒸发室加热,所述加热层内还设有蒸汽盘管,所述蒸汽盘管的蒸汽输入端与外部的蒸汽发生装置连接后,其管身通过加热层的盘管入口进入加热层,再通过盘管出口伸出,再由蒸发室的侧壁通入蒸发室内,所述蒸汽盘管与加热层的盘管入口、盘管出口、蒸发室之间均为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盘管由下至上缠绕在蒸发室的外表面,以保证蒸汽盘管与热介质最大的接触面积,为热介质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蒸汽输出端由蒸发室的上部侧壁切向通入,以提供切向的喷射力,使物料在蒸发室的内侧壁上强制成膜,极大增强了蒸发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室内还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由蒸发室顶部延伸至底部的搅拌轴,设置在搅拌轴上的搅拌叶,和设于搅拌叶端部的刮板,所述刮板与蒸发室内壁相抵,所述搅拌轴由电极驱动转动。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将热蒸汽通过蒸汽盘管为加热层二次加热,使加热层中的热介质实现再沸,热介质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液混合物,湍流程度加剧,冲散了热介质与管壁之间的滞留层,换热效果得到极大提高。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该蒸发器充分利用热蒸汽的热量,对加热层的热介质进行二次加热,使热介质处于沸腾状态,使分子运动加剧,大大减小了热介质与管壁之间的滞留层厚度,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蒸汽由蒸发室的侧壁切向通入,将物料直接喷向蒸发室的内侧壁上强制成膜,极大增强了蒸发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蒸汽盘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膜再沸式蒸发器,具有如图1和2所示的结构,包括蒸发室1,及设于蒸发室1外表面的加热层2,所述加热层2为一种热油加热层2,包括热介质入口21和热介质出口22,加热的热油通过热介质入口21通入,在加热层2内与蒸发室1之间发生热交换,为蒸发室1加热。为了减小加热层2与蒸发室1之间的滞留层,提高热交换效率,本实施例在加热层2内设有蒸汽盘管3,所述蒸汽盘管3的蒸汽输入端与外部的蒸汽发生器连接,其管身通过加热层2的盘管入口进入加热层2,再通过盘管出口伸出,其蒸汽输出端由蒸发室1的侧壁通入。在此过程中,通入的热蒸汽为热油进行二次加热,加热过程中,部分热油气化,形成气体,分子运动加剧,热介质的湍流程度会加剧,冲散滞留层,提高换热效率。

所述蒸汽盘管3沿着蒸发室1的外表面盘绕上升,其蒸汽输出端通过加热层2的盘管出口伸出后,由蒸发室1的上部侧壁切向通入,所述蒸发室1上还设有搅拌装置4,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由蒸发室1顶部延伸至底部的搅拌轴41,设置在搅拌轴41上的搅拌叶42,设于搅拌叶42端部的刮板43,所述刮板43与蒸发室1内壁相抵,所述搅拌轴41由电机44驱动转动。工作时,热蒸汽切向喷入蒸发室1内,将物料喷射到蒸发室1的内壁上,同时搅拌装置4通过刮板43的运动将物料强制成膜,极大增强了蒸发效率,且停留时间长。

以上为本发明一种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是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