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4429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米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米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平常食用的大米是通过原粮清理、砻谷、谷糙混合物分离、分离出糙米中的未熟粒、碾米、白米分级、色选、抛光、白米分级、配米、打包等步骤加工而成,每个步骤缺一不可,有着重要的作用。

配米过程中,是将大米分级加工完毕后,大米按照不同的种类储存在不同的储米仓内,当需要不同粒度组合或者不同工艺要求的大米时,现有的做法是,通过将不同储米仓内的大米称重分别盛入配米仓内,然后在配米仓内混合均匀后进行装袋密封打包,完成大米的最后加工,这种配米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配米的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米装置,解决了在配米过程中,费时费力,而且配米的精度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米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通道,沿通道内长向设置有绞龙,绞龙一端与通道活动连接,绞龙的另一端穿出通道且与发动机相连接,通道的顶端设置有送料装置,通道底端设置有鼓风装置和出料口,出料口位于靠近绞龙与通道活动连接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送料装置包括与通道相连接的料斗,料斗上设置有气动蝶阀,气动蝶阀位于靠近料斗与通道的连接处,在气动蝶阀与通道之间设置有电磁流量计a。

鼓风装置包括风筒,风筒一端连接鼓风机,风筒的另一端连接通道,风筒与通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

出料口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b。

送料装置不少于两组。

鼓风装置不少于两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米装置通过采用绞龙进行不同种类的米粒的混合和传输移动,同时通过鼓风机进行鼓风,加速米粒之间的混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料斗设置电磁流量计a、出料口设置电磁流量计b,增加了配米时的精度,结构简单,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道,2.绞龙,3.发动机,4.出料口,5.料斗,6.气动蝶阀,7.电磁流量计a,8.风筒,9.鼓风机,10.筛网,11.电磁流量计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配米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通道1,沿通道1内长向设置有绞龙2,绞龙2一端与通道1活动连接,绞龙2的另一端穿出通道1且与发动机3相连接,通道1的顶端设置有送料装置,通道1底端设置有鼓风装置和出料口4,出料口4位于靠近绞龙2与通道1活动连接的一端。

送料装置不少于两组,有利于不同种类的米粒的配合使用,包括与通道1相连接的料斗5,料斗5上设置有气动蝶阀6,控制米粒流入通道;气动蝶 阀6位于靠近料斗5与通道1的连接处,在气动蝶阀6与通道1之间设置有电磁流量计a7,电磁流量计a7记录流入通道的米粒的体积。

鼓风装置不少于两组,利于通道1内米粒的有效混合,包括风筒8,风筒8一端连接鼓风机9,风筒8的另一端连接通道1,风筒8与通道1的连接处设置有筛网10,不同孔径的筛网10一方面使风能进入通道1,筛网10另一方面也能阻止米粒落入鼓风机中。

出料口4上设置有电磁流量计b11,记录流出米粒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通电后,通过调整不同气动蝶阀6的开合,配比出不同工艺口感大米,米粒从料斗5内流出,电磁流量计a7记录流出的体积,当米粒流入通道1中,绞龙2在发动机3的作用下开始运动,同时鼓风机9通过鼓风,加快通道1内米粒混合,最后,米粒从出料口4排除,电磁流量计b11记录排出的体积。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绞龙2进行不同种类的米粒的混合和传输移动,同时通过鼓风机9进行鼓风,加速米粒之间的混合,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在料斗5设置电磁流量计a7、出料口4设置电磁流量计b11,增加了配米时的精度,结构简单,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