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258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用于雾化治疗的医用雾化器和应用于室内空气加湿的加湿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的雾化装置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雾化程度高和小型化的雾化装置应运而生。

现有的一些雾化装置通常包括相互独立的瓶体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雾管道和雾化室。外接气泵泵入压缩气体,压缩气体经过进气管道进入雾化室,瓶内的液体通过进液管道进入雾化室,气体和液体共同在雾化室进行雾化,并形成雾化空气。

但是该方案仍存在不足,问题在于瓶体和雾化组件相互独立,进液管道设于雾化组件的下部,进气管道设于雾化组件的一侧,并且瓶体和雾化组件需要较长的进液管道进行液体的运输,装配时需要较大的空间且装配复杂。同时雾化过滤效果并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以及雾化效果好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雾化组件,应用于容器的开口处,包括第一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出雾管道、U型进气管道和雾化分离室,第一进气管道与U型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进液管道、雾化分离室和U型进气管道的另一端相互连通,雾化分离室与出雾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雾化分离室设有用于阻挡大颗粒雾化空气的挡板、用于将大颗粒雾化空气回流至容器内的回流口和雾化出口,雾化出口与出雾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混合通道,混合通道的一端与雾化分离室连接,混合通道的另一端与U型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混合室,混合室分别与混合通道、U型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雾化装置,包括可密封的容器,以及位于容器的开口处的第一进气管道、进液管道和出雾管道,还包括U型进气管道和雾化分离室,第一进气管道与U型进气管道的一端连接,进液管道、雾化分离室和U型进气管道的另一端相互连通,雾化分离室与出雾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雾化分离室设有用于阻挡大颗粒雾化空气的挡板、用于将大颗粒雾化空气回流至容器内的回流口和雾化出口,雾化出口与出雾管道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混合通道和混合室,混合室分别与混合通道的一端、U型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相互连接,混合通道的另一端与雾化分离室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容器的开口处的二流体器件和第二部件;

二流体器件包括进液管道、L型进气管道和通孔,L型进气管道与第二部件设有的第一进气管道连接并构成U型进气管道;

第二部件包括凸面、第一进气管道、雾化分离室、回流口以及,与通孔对应的盲孔,凸面设有混合通道,凸面与二流体器件的顶部构成所述混合室;;

盲孔与二流体器件的通孔配合使紧固件穿过,以连接第二部件。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部件,第一部件设有倒扣的第一扣合件、第二进气管道以及出雾管道,第一进气管道与第二进气管道连接,第二部件的上部设有的第二扣合件与第一扣合件扣合连接。

进一步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设于第一部件,第二挡板设于第二部件,第一挡板的底部和第二挡板的顶部相互配合以阻挡大颗粒雾化空气,分离后的小颗粒雾化空气通过雾化出口流至出雾管道。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

一、将雾化部件设置在容器的开口处,使空气和液体在容器开口处进行雾化,一来简化了结构,大大减少了装置的占用体积和简化了装配步骤,只需连接气泵装置即可,二来可一次性使用,先统一装配好液体再投入使用,避免了采用人工添加造成误差或引入杂质的问题,因此大大提高了用液安全,同时不需要添加抛射剂;

二、采用了U型进气管道,改变气体的方向,使得进气方向和出雾方向成180度,会更加方便操作和更加美观,不需要在容器开孔作为出雾的管道因而增加工艺成本;

三、设置了挡板,用于将大颗粒雾化空气阻挡,并通过回流口回流至容器内,小颗粒雾化空气通过出雾管道喷出,因此能达到更好的雾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雾化组件的一种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未画出密封圈);

图2为图1中二流体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二流体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二流体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二流体器件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二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二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第二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第二部件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第一部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第一部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第一部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第一部件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未画出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在研发过程中,为了将容器和雾化组件一体化,可将雾化组件设于容器的开口处,在容器的侧部开孔加工形成出雾管道。其中雾化组件包括进气管道、进液管道、混合通道和混合室。混合室分别与混合通道、进气管道和进液管道连接。混合通道与瓶体内部空间连通。压缩气体经过进气管道、混合室和混合通道后进入到瓶体内部液面上方的空间,液体被吸入进液管道后经过混合室和混合通道后进入瓶体内部液面上方的空间,液体与气体共同在瓶体内部液面上方的空间进行雾化,雾化空气通过出雾管道进入大气中。

虽然该装置也能将雾化组件设置于容器的开口处,结构紧凑且较美观,但是由于瓶体内部液面上方的空间作为雾化室,而雾化空气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因此液面只能降低,这样就会减少装液量,容器空间利用率下降,同时每一装置的使用寿命就会缩短。同时雾化室并没有用于分离大颗粒雾化空气和小颗粒雾化空气的分离装置,因此雾化效果较差。

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U型进气管道,将压缩气体的运动方向改变180度,使得改变后的压缩气体的流动方向与液体被虹吸的方向相同,从而在雾化分离室更好地雾化,再通过出雾管道喷射出大气中,因此第一进气管道的开口和出雾管道的开口为同一个方向,而不需要在容器液面上方预留空间,也不需要在容器侧部加工出雾管道。因此同时解决了装配结构复杂、容器空间利用率低和增加加工步骤的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主要应用于容器的开口处,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二流体器件200、第一部件300和第二部件400。二流体器件200和第一部件300分别与第二部件400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扣合连接、粘合、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等。顶盖500覆盖于第一部件300上,用以保护杂质进入装置内影响雾化空气的质量。下面具体描述雾化组件的结构。

请参见图3至图6,二流体器件包括帽体210、进液管道220、L型进气管道230和通孔270。进液管道220的一端设有出液口250,进液管道220的另一端设有用于吸入容器100(如图2)内部的液体的进液口260。L型进气管道230的一端设有出气口240。出气口240设有帽体210并且穿过帽体210。进液管道220和L型进气管道230之间可相互连通。通孔270设于二流体器件的下部。

请参见图7至图10。第二部件包括护筒410、凸面420、第二挡板430、第一进气管道440、第二扣合件450、雾化分离室460、雾化出口461和回流口470。护筒410的下部设有用于与二流体器件200(如图1)连接的盲孔480,连接方式为:盲孔480与二流体器件200的通孔270(如图6)相对,用紧固件穿过通孔480和盲孔270以连接。优选地,第二部件400与二流体器件200的帽体210(如图6)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部件400的底部与二流体器件200之间设有密封圈。第二扣合件450设于护筒410的上部,用于与第一部件300(如图1)连接。护筒410内部设有第一进气管道440、第二挡板430、雾化分离室460和凸面420。第一进气管道440与L型进气管道230(如图6)连接并构成U型进气管道,使压缩空气改变气流方向,因此进气方向与出雾方向平行,进气口和出雾口都可以设在容器的开口处,不必在容器上制作开孔,简化工艺。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凸面420设有混合通道490。由于凸面420的上部是半球,下部是圆柱,可以减少空气流动的阻力,加快空气的前进速度。凸面420与帽体210连通,在凸面420与帽体210之间构成用于使雾化空气和待雾化液体混合的混合室。混合室分别与出气口240(如图6)、出液口250(如图6)和混合通道490连接。混合通道490与雾化分离室460连接。第二挡板430的俯视图可为C字形的圆环,圆环形状能够减少雾化空气的阻力,加速雾化空气的流速。第二挡板430也可以是一整块平板,或者组合平板等。雾化出口461设于雾化分离室460,其可为圆环的空隙处,雾化出口461与出雾管道340(如图11)连通。回流口470用于将过滤后的大颗粒雾化空气回流至容器100内。

请参见图11至图14,第一部件300的外周设有倒扣的第一扣合件310,第一扣合件310与第二扣合件450(如图10)相互扣合连接使得第一部件300和第二部件400(如图2)连接。第一扣合件300内部设有第一挡板320、第二进气管道330以及出雾管道340。第一进气管道440(如图10)套接于第二进气管道330。第一挡板320的底部和第二挡板430(如图10)的顶部相互配合构成挡板,以阻挡大颗粒雾化空气,过滤后的小颗粒雾化空气通过雾化出口461(如图9)流至出雾管道340。经过分离后,雾化空气的颗粒更加细微,喷射到空气中更加均匀,避免喷射过程中夹杂大颗粒液体,从而造成喷射量不稳定和喷射不均匀等不良影响。

请参见图14。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雾化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的雾化装置包括用于装有待雾化液体的容器100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用于雾化液体的二流体器件200、第一部件300和第二部件400,雾化组件设于容器100的开口处。二流体器件200和第一部件300分别与第二部件400连接。连接方式可以是扣合连接、粘合、焊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部件300、第二部件400和容器100共同扣合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粘合或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顶盖500覆盖于第一部件300上,用以保护杂质进入装置内影响雾化空气的质量。其中,容器可以是罐等。本实施例中的雾化组件与图1至图13所示的一种雾化组件相同。

本实施例工作时,外加气泵将压缩气体往第二进气管道泵入,压缩气体依次通过第二进气管道、第一进气管道和L型进气管道,到达出气口后进入混合室。由于虹吸作用,待雾化液体通过进液口进入进液管道后,经过出液口进入混合室。压缩空气和待雾化液体在混合室进行混合,并共同通过混合通道进入雾化分离室进行雾化,在雾化过程中产生大颗粒雾化空气和小颗粒雾化空气,大颗粒雾化空气由挡板阻挡,经回流口回流到容器内,小颗粒雾化空气经过雾化出口进入出雾管道,通过出雾管道喷射到大气中。

本申请可广泛应用于雾化治疗、美容产品、杀虫剂、防锈剂、脱模机、空气清新剂等。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