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132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废气净化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气也越来越多,为满足环保的要求,现有的工业废气净化装置种类繁多,其中脱硫脱硝净化设备的净化技术分湿法和干法二大类,湿法技术多是以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喷淋液,喷淋液与废气中含硝和硫等元素的物质反应,反应后的液体经过处理后排出,从而达到对废气净化的效果,这种技术虽比较成熟,但是用水量大,大量浪费水资源。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333379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脱硫脱硝除尘除味一体机,包括喷淋罐和喷淋液循环箱,所述喷淋罐具有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具有废气入口,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喷淋液循环箱相连通而用于喷淋所述喷淋液循环箱中的液体,所述喷淋罐具有将所述喷淋装置的喷淋液流入所述喷淋液循环箱的流液口;所述脱硫脱硝除尘除味一体机还包括吸附罐,所述吸附罐具有净化气出口,所述吸附罐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喷淋罐相连通,所述吸附罐内设置有吸附材料。所述脱硫脱硝除尘除味一体机能除去含硫和硝等元素的废气,可循环用水。可用于橡胶制品厂、橡胶再生厂、轮胎厂等化工、机械轻工业行业的废气的脱硫脱硝除尘除味处理。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喷淋罐仅对废气进行简单的喷淋,不能保证废气中的含硝和硫等元素的物质与喷淋出的液体充分反应,不能保证充分净化废气,进而不能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其使含硫和硝等元素的废气在其内部充分反应,进而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包括喷淋塔,所述喷淋塔内设置有喷淋装置、顶部设置有废气入口以及下部设置有与吸附塔相连通的废气出口,所述喷淋塔底部连接有喷淋液循环箱,所述喷淋装置从喷淋液循环箱伸入并贯穿在所述喷淋塔内,所述喷淋装置包括从所述喷淋塔底部伸入并贯穿所述喷淋塔的引水管以及若干与引水管连通的射流管,所述射流管从所述引水管延伸至靠近所述喷淋塔的内壁处,所述内壁设置有从所述内壁处延伸至靠近所述引水管处的导流组件,所述导流组件设置在所述射流管的上下两侧并在所述射流管处形成气液撞击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从废气入口进入喷淋塔内,引水管向射流管通入喷淋液,喷淋液从射流管喷出在喷淋塔中形成水幕,废气通过射流管形成的水幕,喷淋装置贯穿整个喷淋塔同时射流管从引水管延伸至靠近内壁处,使喷淋装置遍布在整个喷淋塔内,大大增加了喷淋塔内水幕的覆盖面,使废气的净化更加充分,设置有若干个射流管增加了水幕的密度,可以使废气充分与喷淋液反应,提高净化效果,在导流组件形成的气液撞击区与喷淋液振荡运动,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含硝和硫等元素的物质会直接快速的与喷淋液发生化学反应,使废气与喷淋液反应更加充分,从而提高净化率,保证良好的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管与所述引水管呈垂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射流管形成的水雾也会垂直引水管,同时设置有多个射流管,使喷淋塔内设置有多层平行设置的水幕,从而使喷淋塔内水幕密度均匀,有利于废气与喷淋液充分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与所述内壁的连接处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液撞击区没有容易堆积异物的死角,防止废气与喷淋液反应生成的固体产物的堆积,且便于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包括若干环形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交替设置在所述射流管的上下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若干个导流板在若干个射流管处形成若干个气液撞击区,即在喷淋塔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层气液撞击区,从而使废气从上至下在过个气体撞击去内发生多次反应,进一步的提高了净化率,保证了净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板从所述内壁处向所述引水管处呈倾斜向下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喷淋液沿导流板流下,从而加快了气液撞击区内喷淋液的循环,使废气的净化更加充分,提高了净化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管沿所述引水管呈螺旋状排列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排列的射流管在喷淋塔内形成螺旋状的水幕,增加了水幕的路径,即增加了废气净化的路径,从而使废气净化的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流组件沿所述内壁呈螺旋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状的导流组件在射流管处形成螺旋状的气液撞击区,增加了的气液撞击区的路径,从而增加了废气净化的路径,从而使废气净化的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管设置有若干射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喷淋液从射流孔射出,即使喷淋液可以从射流管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喷淋液均匀分布在在射流管周围,有利于废气再喷淋塔内充分反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孔两侧沿所述射流管长度方向延伸有射流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射流孔堵塞时,液体对射流管的管壁压力增大,此时射流缝利用射流管材料自身的张力张开,使射流孔变大,堵塞物顺势排出,随后液体对射流管的管壁压力减小,射流缝又利用射流管材料自身的收缩力恢复到以前的状态,防止射流孔堵塞而造成水幕中水雾密度减小,始终保证水幕的均匀与密度,保证对废气的净化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射流孔的截面呈梯形设置且位于所述射流管的外壁的底面为梯形的下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射流孔喷射出的水雾呈喇叭状,增加了单个射流孔喷射出的水雾的面积,从而增加水幕中水雾的密度,使更多的喷淋液与废气反应,对废气的净化更加彻底,从而保证良好的净化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喷淋塔内形成密度均匀的水幕,并形成有利于废气与喷淋液反应的气液撞击区,增加了废气的反应路径,从而使含硫和硝等元素的废气在喷淋塔内部充分反应,进而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提高了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射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射流管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喷淋塔;101、废气入口;102、废气出口;110、引水管;120、射流管;121、射流孔;122、射流缝;130、导流板;140、气液撞击区;2、吸附塔;21、废气输出管道;22、连通管;3、喷淋液循环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如图1-3所示,包括喷淋塔1、吸附塔2以及设置在喷淋塔1与吸附塔2底部的喷淋液循环箱3,吸附塔2的顶部设置有废气输出管道21、底部设置有与设于喷淋塔1底部的废气出口102相连通的连通管22,废气输出管道21处设置有抽风的风机(附图中未画出),喷淋塔1顶部设置有废气入口101、内部设置有从喷淋液循环箱3伸入并贯穿在喷淋塔1内的引水管110、内壁设置有若干从内壁处延伸至靠近引水管110处的环形导流板130,垂直引水管110连通有若干射流管120,导流板130与内壁的连接处呈弧形设置且导流板130从内壁处向引水管110处呈倾斜向下设置,导流板130交替设置在射流管120的上下两侧且在射流管120处形成气液撞击区140,射流管120设置有若干截面呈梯形设置的射流孔121且位于射流管120的外壁的底面为梯形的下底,射流孔121两侧沿射流管120长度方向延伸有射流缝122,射流缝122可以呈直线型或曲线型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中的射流缝122为直线型。

废气从废气入口101进入喷淋塔1内,引水管110向射流管120通入喷淋液,喷淋液从射流管120喷出在喷淋塔1中形成多层平行设置的水幕,废气通过射流管120形成的水幕,在气液撞击区140与喷淋液振荡运动使废气中的固体颗粒、含硝和硫等元素的物质会直接快速的与喷淋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后的液体沿导流板130流下,从喷淋塔1底部进入喷淋液循环箱3,反应后的气体继续向下进入下一层气液撞击区140进行反应,经过多次反应后的气体通过连通管22进入吸附塔2后,经吸附塔2处理从废气输出管道21被排出。

实施例二:脱硫脱硝废气净化一体机,如图4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射流管120沿引水管110呈螺旋状排列设置,导流板130在射流管120上下两侧沿内壁呈螺旋状设置,在射流管120处形成螺旋状的气液撞击区140,增加了的气液撞击区140的路径,从而增加了废气净化的路径,从而使废气净化的更加充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