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外空气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321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室外空气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保护压力日益严峻。其中大气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天气不断增加,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

对于大气污染一般采用室内设备吸附室内空气中的尘埃。而到了室外公共场合就只能依靠口罩,缺少有效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结构简单的室外空气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室外空气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风扇2、滤网3、前隔栅4、后隔栅5、立架6和控制装置7;

所述壳体1为两边设有开口的腔体,一边开口为进气口,另一边为排气口;所述风扇2设置于壳体1内;所述滤网3设置于进气口处;前隔栅4设置于进气口处,用于保护滤网3;后隔栅5设置于排气口处,用于保护风扇2;所述风扇2能将空气从前隔栅4引入,经滤网3,从后隔栅5排出;

所述立架6同壳体1连接,将壳体1支撑于地面;

所述控制装置7同风扇2连接,控制风扇2启动、关闭和转速。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隔栅4包括两端开口的桶形侧壁和隔栅网,隔栅网设置于侧壁一端,侧壁另一端可拆卸的同壳体1连接;所述滤网3设置于桶形侧壁另一端端口处,能同前隔栅4一同拆卸。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外还设有空气检测装置8,空气检测装置8同控制装置7连接,能根据空气污染值来控制风扇2的启动、关闭和转速。

当空气检测装置8测量到周围空气污染超过设定数值时,发射信号给控制装置7,启动风扇2并调节转速进行过滤;当空气检测装置8测量到周围空气污染不超标时,发射信号给控制装置7,关闭风扇2停止过滤。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控制装置7包括控制风扇转动的信号接收端和带有风扇控制开关的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和信号发射端为无线连接,信号接收端设置于壳体1内,同风扇2连接;

所述信号接收端有若干个,设置于不同的室外空气过滤装置中,统一由一个信号发射端控制。信号发射端可以设置在室内总控制室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滤网3为多片组合式滤网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前隔栅4和后隔栅5的隔栅网为百叶帘结构,能够开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立架6为路灯灯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1、滤网3、前隔栅4和后隔栅5截面都是圆形。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场地设置多个,将一个户外场地集中净化空气,降低改区域的空气污染,如公园广场,户外篮球场,户外足球场等。也可以直接改造现有路灯,设置于现有路灯灯杆上,同路灯供电取电,改装便捷。

本实用新型能随时在室外各个场所中,对大气中的灰霾进行主动过滤收集,减少空气中的含灰量,提高周围空气洁净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

图中标号:1为壳体,2为风扇,3为滤网,4为前隔栅,5为后隔栅,6为立架,7为控制装置,8为空气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包括壳体1、风扇2、滤网3、前隔栅4、后隔栅5、立架6、控制装置7和空气检测装置8。

所述壳体1采用abs材料,圆柱形桶形,圆直径60cm;两边开口,一边开口为进气口,另一边为排气口;壳体1内设有一个风扇支架2;风扇2设置在风扇支架上;控制装置7也设置在风扇支架上。

所述滤网3、前隔栅4和后隔栅5截面都是圆形;前隔栅4和后隔栅5上设置百叶帘结构的隔栅网,能够开闭,防止鸟类等小动物误入壳体1内。

所述前隔栅4和后隔栅5都是通过螺纹同壳体1连接;前隔栅4包括一个圆桶形侧壁和圆形隔栅网;隔栅网设置于侧壁一端,侧壁另一端可拆卸的同壳体1连接;侧壁另一端靠近端口处的内部上设置有卡接滤网3的卡扣;滤网3能卡接在卡扣上,网面对着风扇2;滤网3能同前隔栅4一同拆卸,便于滤网的更换。

所述滤网3为多片滤网组成滤网组,按照颗粒大小分配。

所述立架6为金属管,设置在壳体1下,支撑于地面。立架6可以是利用现有路灯的灯柱。

所述控制装置7分为控制电路板和控制开关两部分,控制电路板设置在风扇支架上,能接受控制开关的信号;控制电路板同风扇2线路连接,能控制风扇2启闭以及转速。

所述控制开关设置在立架6上;或者控制开关为远程无线控制器,设置在一个控制室中。

所述空气检测装置8设置在壳体1的顶部,测量空气污染值。并同壳体1内的控制电路板连接,能根据空气污染值,自动启动风扇、关闭风扇或者调节风扇转速。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一个区域设定若干个,如,室外小广场、篮球场,可以围绕广场,间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将排气口对着广场中心,运行时将净化的空气不断排入该区域。

本实用新型能随时在室外各个场所中,对大气中的灰霾进行主动过滤收集,减少空气中的含灰量,提高周围空气洁净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