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5549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搅拌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



背景技术:

生物科技是利用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农业或其他方面进行改造的技术。它是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将生物科技定义为“生物科技包含一系列的技术,它可利用生物体或细胞生产我们所需要的产物,这些新技术包括基因重组,细胞融合和一些生物制造程序等”。

搅拌是通过搅拌器发生某种循环,使得溶液中的气体、液体甚至悬浮的颗粒得以混合均匀。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需要通过强制对流、均匀混合的器件来实现,即搅拌器的内部构件。搅拌是有机制备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操作,目的是能使反应物间充分混合避免由于反应物浓度不均匀局部过大,受热不均匀,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有机物分解。通过搅拌,使反应物充分混合、受热均匀,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产率。

现有的增力搅拌器存在搅拌不均匀的缺点,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搅拌均匀的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在搅拌器搅拌不均匀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均匀的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包括有手轮、螺母、支板、轴承座、螺杆、转轴、钢球、搅拌箱、搅拌叶片、第一弹性件、敲块、移动杆、第二弹性件、第一把手、底座、第三弹性件、密封毛毡、导向板和固定架;底座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和导向板,支板位于导向板的左方,底座顶部左侧设有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位于支板和导向板之间,第三弹性件的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底座连接,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搅拌箱连接,支板上开有第一通孔,搅拌箱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有密封毛毡,搅拌箱外顶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第二通孔和密封毛毡,转轴的下部焊接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的末端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搅拌叶片的末端连接,第一弹性件末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钢球,搅拌箱外顶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末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螺母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杆,螺杆上端焊接有手轮,螺杆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转轴上端连接,导向板上开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内设有移动杆,移动杆左端焊接有敲块,敲块位于搅拌箱的正右方,移动杆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导向板左侧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一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把手连接,第二弹性件的末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敲块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塞、第二把手和固定杆,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左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把手,底座顶部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第三弹性件和导向板之间。

优选地,还包括有橡胶垫,敲块左侧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厚度为1cm。

优选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优选地,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均为弹簧。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需要搅拌的适量液体放入到搅拌箱内,人工手动正转手轮,带动螺杆向上运动且正转,进而带动转轴向上运动且正转,进而带动搅拌叶片向上运动且正转,由于第一弹性件弹力作用,从而使得钢球敲击搅拌箱内的左壁和右壁,由于搅拌箱底部设有第三弹性件,使得搅拌箱发生晃动,从而将液体搅拌均匀,同时人工向右拉动第一把手,带动移动杆向右运动,第二弹性件被压缩,进而带动敲块向右运动,当敲块向右运动至适当位置时,工作人员松开第一把手,由于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敲块敲击搅拌箱右壁,使得搅拌箱发生晃动,进一步将液体搅拌均匀,当人工手动正转手轮一段时间后,人工手动反转手轮,带动搅拌叶片向下运动且反转,从而使得钢球敲击搅拌箱内的左壁和右壁,将液体搅拌均匀,当液体搅拌均匀后,工作人员停止转动手轮和拉动第一把手。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塞、第二把手和固定杆,第一通孔内设置有橡胶塞,橡胶塞左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把手,底座顶部焊接有固定杆,固定杆位于第三弹性件和导向板之间,工作人员向右推动第二把手,带动橡胶塞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搅拌箱向右运动,从而将搅拌箱固定,所以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取出液体时搅拌箱发生晃动。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敲块左侧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的厚度为1cm,所以可以保护敲块不会受到损坏。

(3)有益效果

本发明达到了搅拌均匀、装置操作简单和装置结构简单的效果,通过设置橡胶塞、第二把手和固定杆,将搅拌箱固定,所以可以避免工作人员取出液体时搅拌箱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a部分放大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手轮,2-螺母,3-支板,4-第一通孔,5-轴承座,6-螺杆,7-转轴,8-第三通孔,9-钢球,10-搅拌箱,11-搅拌叶片,12-第一弹性件,13-敲块,14-移动杆,15-第二弹性件,16-第一把手,17-底座,18-第三弹性件,19-第二通孔,20-密封毛毡,21-导向板,22-固定架,23-橡胶塞,24-第二把手,25-固定杆,26-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物科技医用增力搅拌器,如图1-4所示,包括有手轮1、螺母2、支板3、轴承座5、螺杆6、转轴7、钢球9、搅拌箱10、搅拌叶片11、第一弹性件12、敲块13、移动杆14、第二弹性件15、第一把手16、底座17、第三弹性件18、密封毛毡20、导向板21和固定架22;底座17顶部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支板3和导向板21,支板3位于导向板21的左方,底座17顶部左侧设有第三弹性件18,第三弹性件18位于支板3和导向板21之间,第三弹性件18的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底座17连接,第三弹性件18的另一端通过挂钩的方式与搅拌箱10连接,支板3上开有第一通孔4,搅拌箱10顶部中间开有第二通孔19,第二通孔19内设有密封毛毡20,搅拌箱10外顶部中间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轴承座5,轴承座5内的轴承通过过盈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转轴7,转轴7穿过第二通孔19和密封毛毡20,转轴7的下部焊接有搅拌叶片11,搅拌叶片11的末端设有第一弹性件12,第一弹性件12左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搅拌叶片11的末端连接,第一弹性件12末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连接有钢球9,搅拌箱10外顶部右侧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固定架22,固定架22末端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母2,螺母2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螺杆6,螺杆6上端焊接有手轮1,螺杆6下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转轴7上端连接,导向板21上开有第三通孔8,第三通孔8内设有移动杆14,移动杆14左端焊接有敲块13,敲块13位于搅拌箱10的正右方,移动杆14右端焊接有第一把手16,导向板21左侧设有第二弹性件15,第二弹性件15一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把手16连接,第二弹性件15的末端通过挂钩连接的方式与敲块13连接。

还包括有橡胶塞23、第二把手24和固定杆25,第一通孔4内设置有橡胶塞23,橡胶塞23左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把手24,底座17顶部焊接有固定杆25,固定杆25位于第三弹性件18和导向板21之间。

还包括有橡胶垫26,敲块13左侧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垫26,橡胶垫26的厚度为1cm。

第一把手16和第二把手2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

第一弹性件12、第二弹性件15和第三弹性件18均为弹簧。

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需要搅拌的适量液体放入到搅拌箱10内,人工手动正转手轮1,带动螺杆6向上运动且正转,进而带动转轴7向上运动且正转,进而带动搅拌叶片11向上运动且正转,由于第一弹性件12弹力作用,从而使得钢球9敲击搅拌箱10内的左壁和右壁,由于搅拌箱10底部设有第三弹性件18,使得搅拌箱10发生晃动,从而将液体搅拌均匀,同时人工向右拉动第一把手16,带动移动杆14向右运动,第二弹性件15被压缩,进而带动敲块13向右运动,当敲块13向右运动至适当位置时,工作人员松开第一把手16,由于第二弹性件15的弹力作用,带动敲块13敲击搅拌箱10右壁,使得搅拌箱10发生晃动,进一步将液体搅拌均匀,当人工手动正转手轮1一段时间后,人工手动反转手轮1,带动搅拌叶片11向下运动且反转,从而使得钢球9敲击搅拌箱10内的左壁和右壁,将液体搅拌均匀,当液体搅拌均匀后,工作人员停止转动手轮1和拉动第一把手16。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塞23、第二把手24和固定杆25,第一通孔4内设置有橡胶塞23,橡胶塞23左侧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二把手24,底座17顶部焊接有固定杆25,固定杆25位于第三弹性件18和导向板21之间,工作人员向右推动第二把手24,带动橡胶塞23向右运动,进而带动搅拌箱10向右运动,从而将搅拌箱10固定,所以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取出液体时搅拌箱10发生晃动。

因为还包括有橡胶垫26,敲块13左侧通过粘接连接的方式连接有橡胶垫26,橡胶垫26的厚度为1cm,所以可以保护敲块13不会受到损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