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18143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背景技术:

固液混合时,为了使物料混合更加均匀,通常通过搅拌器进行搅拌,现有搅拌器的搅拌叶片大多为平面直板,容易造成搅拌死角,使固体物料沉淀不能充分与液体物料混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液体混合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在转轴圆周方向的搅拌,也能够实现在转轴轴线方向的搅拌,不产生沉淀,搅拌效率高,搅拌均匀。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包括筒体,筒体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主轴,主轴上传动连接有电机,电机设置在筒体的外侧,主轴上设有搅拌叶片,主轴上还固定连接有搅拌盘,搅拌盘的上盘面上连接有直角三角形搅拌叶片,搅拌盘的下盘面上固定连接有设有至少一根支撑杆,支撑杆的轴线与搅拌盘的轴线平行设置,支撑杆一端与搅拌盘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筒体内设有四个辅助搅拌装置,搅拌盘通过与支撑杆连接的滚轮与辅助搅拌装置传动连接;

四个辅助搅拌装置环绕在主轴的轴线均匀设置,每个辅助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筒体底部的Z型支撑架,Z型支撑架的一端与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Z型支撑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支撑臂上铰接有搅拌板,搅拌板的其中一端设有连接板,搅拌板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搅拌板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的底部,支撑杆通过滚轮压紧在连接板上并可沿连接板的板面滚动,连接板的板而上位于滚轮的运动轨迹上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凸起滚轮在连接板上运动时可经过凸起。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能够实现在转轴圆周方向的搅拌,也能够实现在转轴轴线方向的搅拌,搅拌效率高,搅拌均匀,不产生沉淀。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筒体;2-主轴;3-电机;4-搅拌叶片;5-搅拌盘;6-直角三角形搅拌叶片;7-辅助搅拌装置;8-Z型支撑架;9-支撑臂;10-搅拌板;11-弹簧;12-连接板;13-支撑杆;14-凸起;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液体混合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内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主轴2,主轴2上传动连接有电机3,电机3设置在筒体1的外侧,主轴2上设有搅拌叶片4,主轴2上还固定连接有搅拌盘5,搅拌盘5的上盘面上连接有直角三角形搅拌叶片6,搅拌盘5的下盘面上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根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轴线与搅拌盘5的轴线平行设置,支撑杆13一端与搅拌盘5固定连接,支撑杆1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5,筒体1内设有四个辅助搅拌装置7,搅拌盘5通过与支撑杆13连接的滚轮15与辅助搅拌装置7传动连接。

四个辅助搅拌装置7环绕在主轴2的轴线均匀设置,每个辅助搅拌装置7包括固定在筒体1底部的Z型支撑架8,Z型支撑架8的一端与筒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Z型支撑架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臂9,支撑臂9上铰接有搅拌板10,搅拌板10的其中一端设有连接板12,搅拌板10的另一端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的一端与搅拌板10连接,弹簧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筒体1的底部,支撑杆13通过滚轮15压紧在连接板12上并可沿连接板12的板面滚动,连接板12的板面上位于滚轮15的运动轨迹上设有一个半圆形的凸起14,滚轮15在连接板12上运动时可经过凸起14。

工作时,电机3带动主轴2转动,主轴2带动搅拌叶片4及搅拌盘5转动,通过搅拌叶片4进行一次搅拌;搅拌盘5转动带动支撑杆13转动,滚轮15在连接板12上滚动,当滚轮15运动到凸起14处时将连接板12向B方向压下,搅拌板10沿C方向运动,搅拌板10通过弹簧11复位,实现二次搅拌;直角三角形搅拌叶片6可辅助搅拌叶片4在圆周方向进行搅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