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8518发布日期:2018-07-07 08: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床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加工的正常进行需要采用冷却系统进行冷却,如果冷却系统将冷却液直接引入水箱,冷却液在回收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滤及沉淀,使得冷却液中含有较多的杂质,不利于冷却液的进一步处理,且容易堵塞管道,切削机床之类的切削加工设备上都安装有切削液过滤装置,用来过滤切削液过程中的切削液,以便实现切削液的循环利用,传统的切削过滤装置,切削液过滤后留下的切削液越积越多,难以清理,严重影响切削液的循环畅通,另外传统装置只对切削液进行过滤处理,缺少对切削液进行降温的措施。

中国专利“CN 205287771 U”公开了一种方便清洗的机床冷却液净化箱,包括净化箱和上盖,所述净化箱上端设有上盖,上盖顶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下方的净化箱中设有缓冲板,缓冲板上均匀布有透水孔,缓冲板下方的净化箱中设有平行设置的上净化板和下净化板,上下净化板上都设有过滤网,上净化板和下净化板右端穿过净化箱右侧壁,并且连接封板,封板所在的净化箱侧面设有插孔,插孔的宽度大于净化板的厚度,净化箱左侧内壁还设有与净化板左端相配合的插槽,上净化板和下净化板之间的净化箱左侧设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净化效果好,方便了后期的除杂,在实现切削液降温的同时也提高加工环境的空气质量,实用性强。

上述的方便清洗的机床冷却液净化箱,在上下净化板上都设有过滤网,冷却液从上方用过上下净化板的过滤网时,过滤网过滤冷却液,会使得中的杂质会在过滤网上同一个部位越积越多,并且该方便清洗的机床冷却液净化箱不便于清理聚集在上下净化板的冷却液中的杂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本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在第二上腔室内设置有过滤构件,并且过滤构件可拆卸下来更换;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三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可以将切屑液中的细菌消灭,可以保持切屑液不易变质,使用时间长,降低成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箱体,其为由矩形底板、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竖直板组成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矩形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行走轮,且所有行走轮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净化箱体内设置有将其中空腔依次分为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且与所述两个第一竖直板平行的两个竖直隔板,所述第一空腔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盖板,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第一竖直板的外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进液孔,所述进液孔用于通过回流切削液的回流管,并且该第一竖直板的外表面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排污孔,所述排污孔内设置有排污盖板,所述第二空腔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空腔内设置有将其分为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且与所述第二盖板平行的平直隔板,其中一个第二竖直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下腔室连通的注液孔,所述注液孔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注液盖板,且所述注液孔与所述注液盖板密封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之间的竖直隔板设置有贯通其两个表面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位于靠近所述平直隔板的上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二通孔位于靠近所述平直隔板的下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三空腔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三盖板,所述第三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另一个竖直隔板设置有贯通其两个表面且靠近所述平直隔板的上表面的第三通孔,另一个第一竖直板的外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出液孔;

筛网组件,其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且位于所述进液孔的下方,所述筛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内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内表面的上部连接的平置导向杆、套设在所述平置导向杆上的滑动套、与两个所述滑动套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两个平置导向杆中间的筛筒以及驱动所述筛筒沿所述两个平置导向杆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所述筛筒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筛筒的上端开口位于所述回流管的端口下方,所述筛筒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筛网且其下端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筛网;

流动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底部的第一液泵、一端与所述第一液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上腔室的第一输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腔室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连接的过滤构件、一端与所述过滤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二输液管、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的第二液泵、一端与所述第二液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出所述出液孔的出液管、容置在所述第二下腔室的第三液泵以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液泵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延伸至第一空腔内的注液管。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还包括:

平置支撑板,其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平置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贯通在其下表面且与所述筛筒相对应的套接孔,以使所述平置支撑板套设在所述筛筒上,所述平置支撑板的下表面与两个所述滑动套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平置导向杆的杆壁且靠近其一端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的竖直圆板、设置在所述竖直圆板的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表面且靠近其边缘的平置连接杆以及一端与所述平置支撑板的竖直侧壁连接且与所述平置导向杆平行的平置驱动杆,所述平置连接杆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平置驱动杆活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筛筒沿所述平置导向杆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平置驱动杆另一端且套设在所述平置连接杆上的竖直矩形框和设置在所述平置连接杆另一端的挡板,所述竖直矩形框的内框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竖直圆板的直径,所述竖直矩形框的内框宽度等于所述平置连接杆的直径,以使所述竖直矩形框能套设在所述平置连接杆上,所述平置连接杆在所述竖直矩形框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所述过滤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平置过滤管、一端与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通管、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平置过滤管、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平置过滤管,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所述第一连通管和所述第二连通管均为连通弯管,以使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以及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与所述两个第二竖直板平行。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以及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的两端均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是,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位于所述第一空腔的矩形底板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竖直搅动电机,所述竖直搅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叶轮,所述搅拌叶轮位于所述凹槽外部,且所述搅拌叶轮设置有防护网罩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不仅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以及成本低廉,而且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设置筛网组件,其容置在第一空腔内且位于进液孔的下方,并且通过驱动构件驱动筛筒沿平置导向杆进行往复运动,可以使得整个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均匀的对切屑液进行过滤,并且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均可拆卸下来,方便将聚集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切屑液杂质去掉。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在第二上腔室内设置有过滤构件,并且过滤构件可拆卸下来更换;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三盖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可以将切屑液中的细菌消灭,可以保持切屑液不易变质,使用时间长,降低成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筛网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筛网组件的结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中过滤构件的结构俯视图。

图中标记:

101-矩形底板;102-第一竖直板;103-第二竖直板;104-行走轮;105-竖直隔板;106-第一盖板;107-进液孔;108-第二盖板;109-平直隔板;110-第三盖板;111-出液孔;10-第一空腔;11-回流管;20-第二空腔;21-第二上腔室;22-第二下腔室;30-第三空腔;1021-排污孔;1022-排污盖板;1031-注液孔;1032-注液盖板;1051-第一通孔;1052-第二通孔;1053-第三通孔;1101-紫外线照射灯;1011-凹槽;1012-竖直搅动电机;1013-搅拌叶轮;1014-防护网罩;

201-平置导向杆;202-滑动套;203-筛筒;2031-第一筛网;2032-第二筛网;204-平置支撑板;2041-套接孔;20515-驱动电机;2052-竖直圆板;2053-平置连接杆;2054-平置驱动杆;2055-竖直矩形框;2056-挡板;

301-第一液泵;302-第一输液管;303-第二输液管;304-第二液泵;305-出液管;306-第三液泵;307-注液管;3081-第一平置过滤管;3082-第一连通管;3083-第二平置过滤管;3084-第二连通管;3085-第三平置过滤管;3086-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包括:

净化箱体,其为由矩形底板101、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竖直板102以及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二竖直板103组成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开口的长方体结构,所述矩形底板101的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三个行走轮104,且所有行走轮104不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净化箱体内设置有将其中空腔依次分为第一空腔10、第二空腔20和第三空腔30且与所述两个第一竖直板102平行的两个竖直隔板105,所述第一空腔10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一盖板106,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第一竖直板102的外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进液孔107,所述进液孔107用于通过回流切削液的回流管11,并且该第一竖直板102的外表面靠近其下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排污孔1021,所述排污孔1021内设置有排污盖板1022,所述第二空腔20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二盖板108,所述第二空腔20内设置有将其分为第二上腔室21和第二下腔室22且与所述第二盖板108平行的平直隔板109,其中一个第二竖直板103设置有与所述第二下腔室22连通的注液孔1031,所述注液孔1031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注液盖板1032,且所述注液孔1031与所述注液盖板1032密封连接,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和所述第二空腔20之间的竖直隔板105设置有贯通其两个表面的第一通孔1051和第二通孔1052,所述第一通孔1051位于靠近所述平直隔板109的上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二通孔1052位于靠近所述平直隔板109的下表面的位置,所述第三空腔30的上端设置有可开启或闭合的第三盖板110,所述第三盖板110的下表面设置有紫外线照射灯1101,另一个竖直隔板105设置有贯通其两个表面且靠近所述平直隔板109的上表面的第三通孔1053,另一个第一竖直板102的外表面靠近其上端的位置设置有贯穿至其内表面的出液孔111;

筛网组件,其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内且位于所述进液孔107的下方,所述筛网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空腔10内的两个相互平行的竖直内表面的上部连接的平置导向杆201、套设在所述平置导向杆201上的滑动套202、与两个所述滑动套202可拆卸连接且位于所述两个平置导向杆201中间的筛筒203以及驱动所述筛筒203沿所述两个平置导向杆201进行往复运动的驱动构件,所述筛筒203的内部中空且上端和下端均设有开口,所述筛筒203的上端开口位于所述回流管11的端口下方,所述筛筒203的内部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一筛网2031且其下端开口处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筛网2032;

流动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底部的第一液泵301、一端与所述第一液泵301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051并延伸至所述第二上腔室21的第一输液管302、设置在所述第二上腔室21内且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302连接的过滤构件、一端与所述过滤构件的另一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孔1053并延伸至所述第三空腔30内的第二输液管303、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30内的第二液泵304、一端与所述第二液泵304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出所述出液孔111的出液管305、容置在所述第二下腔室22的第三液泵306以及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液泵306的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1052并延伸至第一空腔10内的注液管307。

平置支撑板204,其容置在所述第一空腔10内,所述平置支撑板204的上表面设置有贯通在其下表面且与所述筛筒203相对应的套接孔2041,以使所述平置支撑板204套设在所述筛筒203上,所述平置支撑板204的下表面与两个所述滑动套202可拆卸连接。

所述驱动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平置导向杆201的杆壁且靠近其一端的驱动电机2051、设置在所述驱动电机2051输出端的竖直圆板2052、设置在所述竖直圆板2052的远离所述驱动电机2051的表面且靠近其边缘的平置连接杆2053以及一端与所述平置支撑板204的竖直侧壁连接且与所述平置导向杆201平行的平置驱动杆2054,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通过驱动部与所述平置驱动杆2054活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电机2051驱动所述筛筒203沿所述平置导向杆201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驱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平置驱动杆2054另一端且套设在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上的竖直矩形框2055和设置在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另一端的挡板2056,所述竖直矩形框2055的内框长度大于等于所述竖直圆板2052的直径,所述竖直矩形框2055的内框宽度等于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的直径,以使所述竖直矩形框2055能套设在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上,所述平置连接杆2053在所述竖直矩形框2055内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往复运动。

所述过滤构件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液管30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平置过滤管3081、一端与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3081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一连通管3082、一端与所述第一连通管3082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平置过滤管3083、一端与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3083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通管3084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二连通管3084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的第三平置过滤管3085,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308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液管30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一连通管3082和所述第二连通管3084均为连通弯管,以使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3081、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3083以及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3085与所述两个第二竖直板103平行。所述第一平置过滤管3081、所述第二平置过滤管3083以及所述第三平置过滤管3085的两端均设有过滤网3086。

位于所述第一空腔10的矩形底板101的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凹槽1011,所述凹槽1011内设置有竖直搅动电机1012,所述竖直搅动电机1012的输出端设置有搅拌叶轮1013,所述搅拌叶轮1013位于所述凹槽1011外部,且所述搅拌叶轮1013设置有防护网罩1014。

所述行走轮104为带刹车功能以及静音功能的TPR软胶包边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操作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时,打开第三盖板110,将切屑液加入到净化箱体中的第三空腔30内,将紫外线照射灯1101、第一液泵301、第二液泵304、第三液泵307以及驱动电机2051接通外部市电,启动第二液泵304将切屑液通过第二输液管305输送到机床上使用,经过使用的切屑液通过回流管11回到净化箱体中的第一空腔10内,切屑液由回流管11的端口流到筛筒203内,启动驱动电机2051,驱动电机2051带动竖直圆板2052转动,平置连接杆2053在竖直圆板2052上做圆周运动,同时在竖直矩形框2055内做上下的往复运动,以驱动平置驱动杆2054带动平置支撑板204以及筛筒203沿平置导向杆201座往复运动,这样切屑液以及切屑液中的杂质可均匀通过第一筛网2031和第二筛网2032进行过滤,操作者启动第一液泵301,将经过筛筒203过滤的切屑液通过第一输液管302输送到第二上腔室21内的过滤构件,过滤构件包括第一平置过滤管3081、第一连通管3082、第二平置过滤管3083、第二连通管3084以及第三平置过滤管3085,可以再次的对切屑液进行过滤,将其中的金属屑泥完全过滤掉,切屑液进入第三空腔30内,启动紫外线照射灯1101,可以进一步的将切屑液中的细菌消灭掉,再通过第二液泵304进行循环使用;筛网组件和过滤构件是可拆卸的,当机床作业完成后,操作者可将筛网组件和滤过构件拆卸下来进行清洗,以便于重复使用;

另外,操作者可将将清洗液加入到第二下腔室22内,通过第三液泵306将清洗液通过第三输液管307输送至第一空腔10内,对第一空腔10内沉积的切屑液进行冲洗浸泡,将竖直搅拌电机1012接通外部市电,启动竖直搅拌电机1012,可以通过搅拌叶轮1013带动清洗液对切屑液进行清洗,再打开排污盖板1022,将清洗的切屑液排出,以保持第一空腔10内的清洁,提高本应用于机床切削液的净化装置的使用寿命。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