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切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91815发布日期:2019-09-03 20:34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模切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模切机底座。



背景技术:

模切机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主要用于相应的一些非金属材料、不干胶、双面胶、电子、手机胶垫等的模切、压痕和烫金作业、贴合、自动排废,模切机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模切机作为印后包装印刷品加工的主要设备,已经在我国形成不同的档次、针对多种印刷包装产品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设备家族,基本上满足了国内对设备的需求。模切机在工作时,需要利用机油辅助产品的裁切。

机油通常汇集于模切机的底座的储油槽中,然后通过所述储油槽对机油进行回收。然而,现有的模切机底座在对机油的回收过程中机油会收到外界的污染,杂质会随着机油一同进入新的循环中,影响机油的使用,降低了模切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切机底座,其通过过滤组件能够对集油槽内的机油进行过滤,减小机油中的杂质,提高机油被回收后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切机底座,包括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上竖直方向开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一侧的机体上竖直方向开设有储油槽,所述集油槽内开设有与所述储油槽连通的排油孔,所述排油孔内固定连接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油孔内的外壳以及与外壳连接的滤网组,滤网组由多个滤网互相套设组成,滤网的直径和过滤孔径由外至内的依次减小,滤网呈立方体状;所述外壳沿其轴线贯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槽用于收集带有杂质的机油,过滤组件用于将带有杂质的机油过滤,储油槽用于收集被过滤后的机油;由于机油的流速较水的流速更慢,设置多个过滤网,且过滤网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多个过滤网同轴连接在排油孔内部,更值得一提的是,过滤网均呈截面为U型的筒状结构,且由外至内过滤网的孔径依次减小,所以过滤组件能够对机油提供更加全面的过滤效果。

较佳的: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不与所述过滤网的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外壳内侧壁与过滤网的侧壁之间留出空隙,进一步提高了过滤网与机油接触的面积;当一处过滤网长期对机油进行过滤后,该处过滤网的过滤效果会降低,而通过增加过滤网与机油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过滤网的使用寿命,提高过滤效果。

较佳的:所述外壳呈环状,所述滤网组包括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第三滤网;滤网均呈筒状且其截面呈U字型,所述滤网的底端与所述外壳的顶面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供较大的滤网组与机油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速度。

较佳的:所述集油槽的底面高于所述储油槽的底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集油槽内的机油在自重作用下更快速的进入储油槽内,提高了过滤速度。

较佳的:所述排油孔靠近所述储油槽设置,所述排油孔包括竖直段和水平段,所述过滤组件连接于所述竖直段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排油孔的长度,由于机油相对于水的流动性较差,所以这样设置能减小机油在排油孔内的堆积,减小清理难度;过滤组件竖直设置能够利用机油的自重提高机油通过过滤网时的速度,提高了过滤效率。

较佳的:所述集油槽的顶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油槽的顶面连通的回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过滤组件堵塞的时候,通过回油槽使集油槽内将要满溢的机油流入储油槽内,减小对环境的污染。

较佳的:所述储油槽的顶面固设有隔离网,隔离网将储油槽的顶部开口覆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减小机油在经过过滤组件过滤并进入储油槽内后,再次受到外界污染的可能。

较佳的:所述储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漏孔,所述漏孔处铰接有将带有漏孔的储油槽封闭的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将储油槽内的机油取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过滤组件实现了对需要回收利用的机油提供过滤效果,进而提高了机油质量和模切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是图1中为表示挡板位置的A部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中为表示排油孔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为表示过滤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为表示滤网组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本体;11、集油槽;12、储油槽;13、漏孔;14、挡板;15、固定插槽;16、活动插槽;17、插杆;18、回油槽;2、排油孔;21、水平段;22、竖直段;3、隔离网;4、过滤组件;41、滤网组;42、外壳;43、第一滤网;44、第二滤网;45、第三滤网;4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模切机底座,参见图1和图2,包括呈长方体状的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上开设有集油槽11,集油槽11的截面呈长方向,集油槽11一侧的底座本体1上开设有储油槽12,储油槽12的截面呈与集油槽11的截面不同的长方形。集油槽11和储油槽12沿底座本体1的长度方向分布。储油槽12远离集油槽11的侧壁上开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的漏孔13,漏孔13将储油槽12与外界连通。漏孔13处铰接有形状与漏孔13配合并能够将漏孔13堵住的挡板14,挡板14的铰接端在其背对储油槽12一侧的下端,挡板14能够朝向远离储油槽12的方向转动,进而打开漏孔13,使储油槽12与外界连通,挡板14朝向储油槽12方向转动,漏孔13的未被堵塞的部分越来越小,最终会被完全堵住。挡板14与储油槽12相背的侧面的顶端固设有活动插槽16,活动插槽16有两个且对称的分布在挡板14背对储油槽12的侧面的顶端的两侧。在相对于两个活动插槽16的外侧的底座本体1上固设有两个固定插槽15,两个固定插槽15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插槽15的侧壁在挡板14将漏孔13完全堵住时分别与两个活动插槽16的侧壁抵接。两个固定插槽15和两个活动插槽16上插接有同一根插杆17,仅当挡板14将漏孔13完全堵住时,插杆17水平的插接在固定插槽15和活动插槽16内。集油槽11与储油槽12之间开设有回油槽18,回油槽18位于集油槽11和储油槽12之间的底座本体1的顶面上,回油槽18的截面呈半圆状。

参见图1和图3,集油槽11和储油槽12的底面均水平设置,集油槽11的底面高于储油槽12的底面。集油槽11内开设有排油孔2,排油孔2包括竖直段22和水平段21,竖直段22和水平段21的截面均呈圆形。竖直段22竖直的开设在集油槽11内,且竖直段22的顶端开设在集油槽11底部靠近储油槽12的一侧。水平段21水平设置,水平段21的一端与竖直段22连通,另一端与储油槽12连通,且水平段21与储油槽12连通的一端的截面与储油槽12的底面相切。竖直段22内连接有过滤组件4,过滤组件4的顶面与集油槽11的顶面平齐。

参见图4和图5,过滤组件4包括滤网组41和外壳42。滤网组41包括第一滤网43、第二滤网44以及第三滤网45。第一滤网43、第二滤网44以及第三滤网45具呈筒状结构,且其三者的截面均呈倒置的U型。第三滤网45的直径小于第二滤网44的直径,第二滤网44的直径小于第一滤网43的直径,第三滤网45的过滤孔径小于第二滤网44的过滤孔径,第二滤网44的过滤孔径小于第一滤网43的过滤孔径。外壳42呈圆环状,外壳42的中心位置竖直方向开设有贯穿外壳42的通孔46。第三滤网45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外壳42固定连接在竖直段上,且外壳42的轴线竖直设置。第三滤网45螺纹连接于外壳42上,第二滤网44螺纹连接于外壳42上、第一滤网43螺纹连接于外壳42上,第三滤网45与第二滤网44以及通孔46同轴线,第二滤网44与第一滤网43同轴线,且第三滤网45位于第二滤网44的内部,第二滤网44位于第一滤网43的内部,第一滤网43、第二滤网44以及第三滤网45的侧壁互不抵接,第一滤网43的外侧壁不与竖直段22的内壁抵接。

该模切机底座使用时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时,机油会先被集中收集在集油槽11内部,然后通过排油孔2流入储油槽12内。在机油经过排油孔2时,过滤组件4能够对机油提供过滤作用,通过滤网组41对机油进行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普通平面网状的过滤网能带来的更全面的过滤效果,机油流速慢,所以在大量机油向排油孔2内流入时,液面会缓慢的在排油孔2与第一滤网43的外壁之间的区域升高,常规的平板状过滤网难以像本申请中记载的过滤组件4一样提供快速全面的过滤效果。隔离板能够减小外界杂质对储油槽12内的机油的污染,通过拔出插杆17转动挡板14能够使储油槽12内的机油从漏孔13排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